88读书网 > 我本无意成仙 > 第348章 故人来访
    第348章 故人来访
    “二位,还请饮茶。”
    “多谢先生。”
    两人纷纷捧起茶杯,先观色,再闻香,饮完茶后,又赏余香。
    “好茶。”
    原先的刘郡守刘长峰叹了句。
    “这茶……与御贡给宫中的龙团倒有七八分相似。”俞坚白不确定的说道。
    “俞公果然是爱茶之人,在下如此粗陋的茶艺,俞公竟也品得出来。”宋游对他说道,“是陈子毅陈将军赠来的,托了他的福,我等山野道人也能尝到天子才能喝到的茶。”
    “先生说笑了,先生想喝什么茶喝不到。”俞坚白摇摇头,放下茶杯,又惭愧的说,“说来惭愧,最近公务繁忙,先生回京这么久,我等竟然都不知晓先生回京了,直到现在才来拜访,实在枉为故人。”
    “俞公所言甚是。”刘长峰笑道,“俞公常常念起先生,若是这次又不小心与先生错过,怕是肠子都要悔青。”
    “两位言重了。”
    “刘大人说得对,当初多亏先生点醒,才有俞某的今天,知晓了如何做官,才知前半生有多糊涂,得与先生道一声谢。”俞坚白说着,便抬起双手坐在原位作揖屈身,行了一礼,“说来还得多亏陈将军,若不是前几天趁着陛下大寿在宫中与陈将军相谈几句,说起先生,俞某真是直到现在都不知晓先生回京,这声谢还不知要等到什么时候。”
    “使不得。”
    宋游无奈的对他们说:“既是故人,该饮茶叙旧,这些繁琐无趣之事,还是放下才好。”
    “先生言之有理。”俞坚白说道,“这些年虽与先生分别,但却时常听说先生的故事,尤其被调回长京之后,别人听了或许不知道但我们一听,却都知道那就是先生。相比起先生的事迹,俞某以往听说过的神仙故事,都算不得什么了。”
    说完不禁摇头叹了一句:“先生骗得俞某好苦啊……”
    虽是感叹,却并无懊悔。
    这时他的心境已与六年前有了极大差异。
    “在下从未骗过俞公。”宋游却摇头说道,“在下确实不是神仙,也确实不会长生之法,俞公当初问我的长生,无论与天地同寿,还是与日月同存的人与仙神,在下都是从未听说过。”
    “哈哈……”
    俞坚白笑了两声,已不在意了。
    一朝开悟,便与曾经不同。
    这时的他已走上了另一条路。
    很快几人便谈到了前几日的君王大寿,还有宴席上的陈将军。
    原先的刘郡守靠着在禾州普郡的出色政绩以及混官场的高超本领,加上几乎担任副相的俞坚白的提携,在长京一路高升,前几日他也蹭到了皇帝大寿的末席,如今讲来,那叫一个绘声绘色。
    画面好似都出现在了宋游眼前。
    前几日皇宫当中,皇帝大宴文武,其中最惹人注意的,无疑便是刚从北边回朝复命的武安侯陈子毅。
    酒到酣时,皇帝命他舞剑。
    这时的陈子毅,掌控整个镇北军,占了整个大晏军队的大半战力,若一齐发难,也许能倾覆朝廷。出于各种各样的原因,这时的朝中,到处都有陈子毅功高震主、意图谋反的谣言,即便陈子毅身正不怕影子斜,怕是也得被其影响,紧张不已。
    不说功劳,只说武力。
    陈子毅是谁?
    斗将出身,未尝一败,多少名将死在他的槊下,若是赤手空拳,宫中侍卫也许还能拦下,若兵刃在手,要取皇帝性命,就在一息之间。何况那日是皇帝的寿宴,只有文武大臣,根本没几个侍卫。
    大臣们一直劝皇帝防备着他,皇帝却偏要请他进宫饮酒夜谈。
    今日也如此,偏叫他舞剑。
    大臣们都紧张不已。
    谁也不知陈子毅是否真的想谋反,也不知他原先是假的,会不会被逼得变成了真的,更不知朝中压力之下,会不会发了疯。
    那日的宫廷,布满了剑光。
    若陈子毅真受不了朝廷百官的捕风捉影、栽赃陷害,受不了屈辱和压力,发了疯了,可能一个瞬间,皇帝就会人头落地。
    皇帝却一点不怕,看得兴起。
    一时好似比前边的将军更不可一世。
    舞剑结束,陈子毅还了长剑,便请命交出三镇兵权,自己只拿远治城、朔风城两镇兵权,请求回归北方,并领兵深入塞北,为朝廷开疆。
    皇帝当场应允。
    朝中议论了一年多的风雨就此落地,武安侯似乎直到这时才真正变成武安侯,立马炙手可热起来,不知多少人去与他攀谈。
    刘长峰讲完,忍不住叹了一句:“陛下真是好魄力。”
    旁边的俞坚白眯起眼睛,似乎也陷入了那天的回忆,同样充满感叹,却是叹道:“那日武安侯的剑舞,惊艳了不知多少人,谁能想到,纵横沙场所向无敌的陈子毅,竟然还有这么一手舞剑的本领呢?”
    大晏尚武,舞剑在大晏很流行。
    有些顶级的剑舞者,在京城的名声不逊于一些知名诗人或青楼名妓。
    不过武艺和舞剑是不同的,二者起初还有不少差别,但越高深,差别越大。例如长京和宫廷顶级的剑舞者,一般都是身材纤细的女子,这时的剑舞已经成了纯粹的以剑为媒的舞蹈,观赏性也达到了极致,甚至连剑都换成了为剑舞而专门打造的特制剑,有时剑舞起来,飘逸出尘,长剑与衣袂同飞,不似凡人,好似天上的女剑仙下凡,而那些身强力壮的武人,一身肌肉,往往是出不了这个效果的。
    不过宋游倒见过不少北方武人的剑舞。
    “北方军营苦寒枯燥,有时晚上便会在营中升起篝火,弹奏铜琵琶而踏歌,将军校尉舞剑助兴,倒是与长京不一样的风格。”宋游说道。
    “先生云游天下,见识广博。”俞坚白说道,“可惜我这把老身骨,就算想去北方见识见识,也支持不住了。”
    随即几人继续饮茶闲聊。
    以清谈为主,不问政事,不讲天下民生,就聊当初逸都的事,聊那抚琴的松庐杨公,聊那年的大地震,聊长京的晚江姑娘,十分尽兴,直到快中午的时候他们才起身与宋游道别,随即离去。
    与故人相谈,就是如此才最有趣。
    《千字文》翻开反盖在桌上,一头露出猫儿的脑袋,依然紧闭着眼睛,一头露出她的尾巴,却是一下一下的摇着,轻拍桌面。
    宋游拨了拨她胡须她也没醒。
    按住她的尾巴,它就不动了,手一放开,立马又继续摇晃拍桌。
    直到外头传来脚步声。
    “刷!”
    猫儿睁开了眼睛,抬起头看向外头。
    走过来的正是邻居女侠。
    直到猫儿抬头看她,她才走到门口,同时跨步进来,瞄向他们:
    “吃饭没?”
    “还没。”
    “喵……”
    “也没啥事只给你们说一声,听说蔡神医回昂州了,前些时间在东和县义诊,不知道他是怎么走的,我算了算,如果是回京的话,这个时候的他应该已经回到北钦山了,我准备去找一找他。”吴女侠说道,“今下午就出发,快马加鞭,早去早回,我等不及了。”
    “今下午就走?”
    “是啊。”吴女侠答道,“主要是不知道能不能找得到,就算找到了,我问他,也不确定他会不会说,所以早去为好。”
    宋游目光却瞄向桌上的猫儿。
    三娘娘越来越像个小孩子了。
    似乎方才就已经醒了,只是不愿意醒,像是听见家中长辈在屋外客厅与别的亲戚聊得正欢的小孩子一样,睡醒了,但就是不愿出门,直到亲戚走了而自己认识的人来了,清醒便只需要一瞬间。
    宋游却是想了想才说:
    “也不知女侠是否知晓,其实我与三娘娘行走北方,经至禾州时,也曾见识过蔡神医风采,有一段缘分,算是故人。女侠此番前去,若是顺利找到了蔡神医,请务必为我带一声好,告诉他,我年前也定去拜访他。”
    “嘿!你想帮我?”
    “故友之间,理应如此。”
    “那倒不必,他愿意说就说,不愿意说就算了,反正我也只差个最终确定,其实不管能否从他那得到答复,我都差不多查清楚了。”
    “也还是请女侠帮我带一句,年前我会去拜访他,免得届时我又跑一个空。”
    “也行,我问完再说。”
    “多谢。”
    宋游对她道谢,不多说什么。
    对于她的事,宋游倒知道得不多,只听她说她的父亲以前曾经官至吏部尚书,结果受奸人陷害,满门覆灭,于是她在长京查了五年,想查清谋害全家的人是哪些人,那时的蔡神医还在京城中开馆坐诊,被许多达官贵人奉为座上宾,也许知道些什么。
    查清之后,多半她就要离京了。
    “那你还读书吗?”
    三猫抬头看她,愣愣问道。
    “当然要读,我新买了两本书,我准备带上有空就看。”吴女侠说道,“之后若再见到三老师,向伱请教,你可不要答不出来啊。”
    “肯定不会!”
    “那就好。”
    “那三娘娘驱邪降魔呢?”
    “你不是都和衙门搭上线了吗?哪还需要我来给你介绍生意。”
    “是哦……”
    “何况我也没法给你介绍了,我那武德司的老友前几天死求了。说是被皇子给砍了。妈哟,这群人,自诩高贵,不把别人的命当命的。”
    吴女侠愤愤不平。
    愤怒之下,也不想说什么,对道人摆了摆手,又对猫儿拱一拱手,便直接走了出去。
    伴她多年的黄鬃马已等在了门外。
    “我应该还要回来一趟的。”
    吴女侠留下一句,便直接牵着马走了。
    屋中只剩下道人与猫儿。
    猫儿扭头看着道人,道人轻抚着猫儿背上的毛发,一人一猫对视,道人沉默着,不知想什么,久久没有说话。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