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大奉太子爷 > 第290章 缅国臣服
    闻言,缅国国主狂喜,当即承诺道,“若是灭了摩国,我缅国全国上下五百多万子民永生永世都是大奉的子民...”
    大树底下好乘凉。
    这道理缅国国主明白。
    而且,这次大军要前往阴毒。
    那里可有广袤的河山。
    一旦阴毒都成了大奉的地盘,自己这一亩三分地如何能自保?
    唯有早做打算,才能保证国祚的平安。
    一场宴会,宾主尽欢。
    大军在缅国安营扎寨,缅国国主也没有吝啬,很识趣的提供了大量的军需物资。
    同时,狄青也见识到了异域风情。
    缅国竟然有象兵!
    众人都是第一次见到大象,惊奇不已。
    据说摩国也有不少象兵,最少有数千。
    但是,狄青根本不慌。
    因为此次他们出征不但携带了大量的火药罐,还携带了大量的火箭。
    顾名思义,在普通的箭矢上绑着火药包。
    有了火箭,对付象兵这种庞然大物将无往不利。
    大军休整几日后。
    狄青派两万大军出征摩国。
    这次的战斗,令人大跌眼镜。
    摩国的军队,简直就是乌合之众。
    连个像样的铠甲都没有。
    用的武器也是花里胡哨各式各样的。
    甚至还有原始的青铜器。
    战斗没有一丝悬念,不到半日就结束了。
    大奉的国旗,再次悬挂在摩国国都之上。
    同时,缅甸国主的国书以及使团出发,前往了大奉。
    当消息抵达京城时,全城沸腾。
    开疆裂土,郭天翊做到了。
    先是征服了高句丽,随后有彻底收服南夷诸国。
    现在,西南夷地区也落入了大奉的囊中。
    “诸位爱卿,朕决定丰缅国国主为侯爵,从孟加国到摩国的广袤土地皆可以划出一个新的封地来,尔等意下如何?”
    金銮殿内,郭天翊面带笑容,宣布了这一决定。
    “吾皇圣明!”
    文武百官无一人反对。
    这是大好事。
    要修桥修路,必须要派一位臣子去这里的封地。
    而且,也能大大加深对西南蛮夷的掌控。
    西南蛮夷基本上都封了爵位,此时派一位王爷前去,更能震慑他们。
    “陛下,不知道可有合适的人选?”
    一位内阁老臣站了出来,客气询问道。
    郭天翊看了此人一眼,威严道,“此事待阴毒甘波国复国后再说,朕暂时还没有安排封地的打算。”
    说话的老臣,名叫张丰泽。
    是老太太的外戚。
    这时候站出来,自然是想为了其他皇子求情。
    但是,郭天翊都这样说了,张丰泽也只好识趣地退了回去。
    “报!”
    “八百里加急!”
    忽然,一名锦衣卫风尘仆仆跑入了紫禁城,直奔金銮殿。
    郭天翊瞳孔一缩,忽然心中有一股不好的预感。
    “启禀陛下,山东道近日天河决堤,大水肆虐山东道北部地区,波及三府六州三十多县....”
    “山东道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巡抚大人,节度使大人请求陛下火速赈灾...”
    报信的锦衣卫话还没说完,就晕了过去。
    连夜疾驰,他已经到了极限。
    偌大的朝堂,顿时弥漫着一股紧张而又压抑的气氛。
    “来人,带他下去休息。”
    “诺!”
    “诸位爱卿,山东道发大水,谁愿意去赈灾?”
    郭天翊心情沉重,此时已经到了秋收的季节。
    这个时候决堤,无异于是沉重的打击。
    山东道北部的百姓不但流离失所,而且颗粒无收。
    山东道大了去了。
    那里的人口密度也相当发达。
    自己登基以来,最怕的就是出现旱灾,水灾,蝗灾等自然灾害。
    别说是古代,就算是科技发达的后世,也有发大水的时候。
    这几年兴修水利是头等政策。
    可是,该来的依旧来了。
    若是时间充裕,再巩固几年,自己保证不会轻易发大水。
    宇文辕震第一个带头,出列道,“陛下,老臣愿往。”
    太尉王渊亦是出列道,“陛下,老臣愿往。”
    “陛下,臣愿意前去赈灾...”
    “陛下....”
    “陛下....”
    在丞相与太尉大人开口后,其余的臣子们亦是先后开口。
    郭天翊不养闲人。
    且此时国家经济有所好转,赈灾也不是多么艰难的事情。
    再者,陛下也不一定就能选到自己。
    这些老臣,一个比一个鸡贼。
    赈灾这种事,干好了好,干不好那就会惹一身骚。
    看着一个个出列请愿的臣子,郭天翊将目光定格在了吕思远的身上。
    恩科金榜第一吕思远,已经从翰岭院提拔到了户部。
    而且,此人跟王渊一派的关系极为不错。
    也该让年轻人出去历练历练了。
    “户部尚书。”
    “臣在。”
    “朕限你在明天天亮前调集二十万石粮食,用于赈灾。”
    “臣遵旨。”
    “吕思远!”
    “臣在。”
    “朕命你为此次赈灾的钦差大臣,明日随赈灾粮食一道出发,务必要安抚好灾民。”
    “臣遵旨!”
    “秦一川,顾乾。”
    “臣在。”
    “朕命尔等辅佐吕思远,明日一道前往山东道。”
    “臣等遵旨!”
    吕思远等人大喜。
    他们都是金榜题名的士子。
    如今,终于到了派上用场的时候。
    而且这次赈灾非同小可,三府六州三十多县得有多大?
    若是干好了。
    他们就可以出人头地了。
    其实,郭天翊心中也没谱。
    如今户部的情况他非常清楚。
    储备粮并没有多少。
    而且还要供养几十万军队。
    这次赈灾,可不是儿戏。
    同时,郭天翊又颁布了一条政令。
    山东道天灾,凡天下梁商,皆要无条件捐粮食赈灾。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以天子的名义下达圣旨后,敢抗旨的粮商也得掂量掂量。
    同时,也限制了粮商恶意涨价的漏洞。
    每次有天灾时,总有人要发国难财。
    这种人,死不足惜。
    翌日。
    吕思远等人就出发了。
    但是粮食车队的前进速度太慢,吕思远等人商议过后,决定先行一步快马前往山东道。
    第二天,众人就抵达了山东道。
    眼前的景象,深深震撼着吕思远等人。
    遍地都是灾民。
    无数房屋被泥石流冲毁,饿殍遍野。
    而且...
    就在昨天到今天的时间里,大水再次泛滥。
    受灾面积也再度扩大。
    “该死。”
    “陛下花了那么多银子来兴修水利巩固河堤。”
    “这山东道的官员肯定有问题。”
    吕思远看着眼前的一切,攥紧了拳头愤怒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