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凤山巨变 > 第二十三章 科技兴业
    这种判断,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得到了肯定和灵验。
    经过一段时间奋斗的养鸡走廊,规模不断扩大,经济效益不断提高,原有设施、场地已不能适应生产的需要。
    正是龙飞的运筹帷幄,使养鸡走廊进一步发展壮大,在经营模式上实现新的变革。
    当时,天河镇每家每户都有养鸡的传统,由于这条养鸡走廊在当地规模宏大,颇有名气,村民纷纷慕名前来购买鸡苗。
    方圆几十里有志养鸡的村民,在饲养过程中都觉得自己去城镇买饲料、卖鸡所付出的时间和成本高,不如委托凤山养鸡协会代购饲料、代为卖鸡来得划算。
    机遇往往钟情于善于捕捉信息抓住的人。
    龙飞了解到这一信息,敏锐地捕捉到,村民的这种需要,也就是说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商机,养鸡走廊新的转机就要到来了。
    龙飞又果断作出采取“养鸡走廊与方圆几十里的养鸡户村结合”、“代购代销”的方法。龙飞称之为“养鸡走廊+养鸡户”模式。
    不久,这一模式被业内称为“凤山模式”。
    这种模式将大量的养鸡户由单家独户的状态变成一股合力,有效地促使这条养鸡走廊的经营效益和经济效益得到了大幅提高。
    在养鸡实践中,龙飞的一个建议,一个点子,催生了一个使整条养鸡走廊生机盎然的模式。
    这种模式把7百里养鸡走廊带上了超常规、跨越式发展的“快车道”。闪耀着一名在火热时代锻炼成长起来的有志青年的思辨精神和经营智慧,使这条养鸡走廊的挂钩农户大增,肉鸡的数量也随之猛增。
    只可惜,好景不长。
    这一年下半年,国内市场发生了激烈变化,肉鸡滞销,价格猛跌。
    危难当头,龙飞经过一番认真思考,果断提出:“我们要转变思路,把原来的代购代销变为保价收购!”
    保价收购,既可以保护农户的利益,也保护了农户与养鸡走廊合作的积极性,实乃两全其美之举!
    全体养鸡走廊员工在协会的带领下,一路高歌猛进,当初靠小小的一间间鸡场连起来的养鸡走廊,已经华丽转身,成为龙门县凤山食品集团有限公司。
    随着养鸡规模的不断扩张,公司的现有科技不足以使公司发展得更好更快更稳定。
    养鸡最担心遇上鸡瘟,一旦遇上了辛苦白干不说,还会“鸡飞蛋打”蚀老本。
    龙飞每每想起这些,还心有余悸,半夜惊醒,一身冷汗。
    为了确保养鸡取得的经济效益,龙飞又提出:公司要发展,必须科技先行。
    然而,他这一计策并没有得到其他场长和大部分高层的认同。
    因为,引进科技意味着大成本的投入。
    在事关科技兴业这一重大问题上,昔日闻风来投的石文斌等己成为公司高层和大股东,他们采取相信龙飞的眼光,坚定地站在了龙飞一边,顶住一边倒的巨大压力,与反对派展开激烈的争论。
    在龙飞的坚持下,龙飞提出的“科技兴业”终于得以在公司实施。并成功邀请龚正道教授和广信农科院动物科学系相关专家以技术入股的方式加盟公司,以10%的股份形式换取专家教授的技术支持。
    ……
    在凤山大地,人们经常看到一位陌生的中年人。
    他身材魁梧、带着眼镜、操着流利的普通话。
    他往往是星期六来,住一个晚上,星期天便走,偶尔也一连住上几天。
    他来凤山村,不计客套,不区小节,径自往合作养殖户的鸡舍里走;
    有时到种鸡场里,检查种鸡的生长情况;
    更多的时候是站在协会黑板前,向会员们灌输他的养鸡理论。
    他叫龚正道,是广信农学院动物系里的一位教授。
    他是全国知名的禽病专家,在养禽业颇有影响力,接触面也很广。
    他,是进入凤山食品集团有限公司的第一位科技人员。
    当然,他仅是一位“星期六工程师”。
    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必须靠科学技术作保障!
    事实终于让股东们懂得了:只有依靠科学技术,企业才会有跨越式的发展!
    此前,龚正道也曾应龙飞邀请去过凤山村,给协会会员和其他养鸡户讲过课。
    龚正道对他的高足龙飞毕业回村办鸡场早有所闻,也曾联系过他,邀请他去讲课。
    如今,龙飞以最大的诚意,用技术干股的形式,要求系里与之合作,龚正道不得不认真考虑。
    学院领导对此认真开会讨论。
    结果,所有与会领导一致认为:可以合作。
    因为,龙飞用10%的股份形式换专家教授的技术,亏损没影响,赚钱有分红,这是很合算的合作意向。
    自然,有权益,也就有责任。
    广信农学院得提供防病养殖技术,得提供信息人才的支持,得提供生物安全的保障。
    不过,他们产生了这样的疑问:一家地处边远山区的小企业,怎么舍得花这么大的代价换技术?
    为慎重起见,系主任王斌决定让龚正道前去实地考察。
    凤山村,地处粤西边远山区。那时,从省城岭南去封闭的凤山村,感觉路途非常坎坷遥远,一路崇山峻岭,行船加行路,要行上一天。
    既然想合作,龚正道就顾不上这些辛劳了。
    他穿着布鞋,抽着“双喜”香烟,虽然面容清瘦,脸膛微黑,但却十分精神。这是龚正道来到凤山村见到龙飞的第一印象。
    那一次,在凤山村养鸡协会,龚正道与龙飞聊开了。
    让龚正道意想不到的是龙飞并不像暴发户那样的人,虽然他为人低调,但他意识超前,情绪乐观向上,且对未来农村的发展充满了无限地希冀,这让龚正道很受感动。
    作为一所有社会责任感的高校,为社会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是应该的,更何况龙飞给出的条件是如此令人满意,又是从该校毕业的学生。
    龚正道越想越觉得值得:与龙飞合作,是双赢的合作!
    在龙飞与广信农学院正式签订合作协议之前,龚正道还多次到凤山村,与龙飞进行深层次交流。
    龙飞阴白,龚正道教授是懂得理论与实际操作的养殖行家,常常去参加全国各地的行业会议,对国家整个养殖业的政策法规很熟悉,与这样的行家合作,未来的前景一定会更好。
    深谈之中,龚正道了解到龙飞回乡创业的曲折艰辛,理解他壮大养殖事业、惠及广大农民的人生情怀,更增添了对他的事业敬意。
    经过多次了解,广信农学院初步确定了与龙飞的合作计划。。
    广信农学院畜牧系主任郑诚等专家专程来到凤山,与龙飞正式签订技术合作协议。
    从此,广信农学院畜牧系与凤山企业成了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