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干宋 > 第四百二十九章 “秦桧”与王氏所生的神童(求月票!)
    </br>…
    从泉州开往南京的火车,像一条黑色的巨龙在中国的土地上划过一道美丽的轨迹。
    车厢内,旅客们安详地休息着,沉浸在这宁静的夜晚当中。
    窗外,田野里的风景在明亮的月光的照耀下一一闪过,仿佛一幅幅流动的画卷。
    在这趟火车的一个顶级包厢当中,只有一位保养得很好但眼角还是能看见几道微不可察的鱼尾纹的妇人和一个只有不到十岁大的男孩。
    这个男孩有着一头乌黑的头发,一双明亮如星的眼睛,充满了智慧和灵动,他的脸庞线条分明,显得精致而俊朗,平和的嘴角透露出他有着与年龄完全不相符的沉稳。
    看着男孩的这张几乎跟她脑中那个男人一般无二的脸,妇人,也就是当朝大学士、开府仪同三司、海贸部尚书秦桧的夫人王氏,再一次想起她永生难忘的一晚。
    没错。
    这个男孩就是“秦桧”与王氏所生的儿子秦榛。
    而那个让王氏无法忘记的男人,正是大乾王朝当今皇帝——李存!
    虽然已经过去了快十年,可是,在这十年当中的无数个失眠的夜晚,王氏都忍不住想起那一夜,想起李存给她带来的让她回味了这么多年的猛烈冲击,甚至于,在好几个似梦似醒之间,她仿佛见到李存又来到了她的身边,然后抱住了她……
    可每到这个关键时刻,王氏都会彻底醒过来,随即铁一般的事实就会告诉王氏,她又做美梦了,李存根本没有再来找过她。
    是的。
    那件事发生了之初,王氏反复告诫过她自己,千万不能迷醉李存的霸道与技巧,哪怕李存再来找她,她也必须用矜持来向李存说明她并不愿意伺候李存,因为她是有夫之妇。
    可时间长了,又不见李存对她展示出来任何性趣,王氏的心中不禁有些不平起来,她不觉得自己比李清照差,所以她想不通为什么李存经常去偷李清照而对她不理不睬?
    慢慢的,王氏开始幻想李存能来找她,尤其是在王氏看明白了秦桧真的要跟她做一辈子表面上的夫妻了之后。
    王氏并不是一个善良的女人,不,应该说她骨子里就是一个自私自利的女人。
    见秦桧始终过不去心里这道坎以及不敢跟李存碰过的女人有任何逾越之举,王氏不无恶毒的想:“好你个秦王扒,你不是愿意当这个活王扒嘛,那老娘就让你当个够!”
    然而,让王氏憋闷的是,她有心再绿秦桧几次,可李存压根儿就不再给她这个机会。
    找别人?
    王氏不是没动过这样的心思。
    可首先来说,吃过满汉全席的她,是真看不上那些街边小吃。
    关键,连位高权重的秦桧都不敢让李存有所误会,她吃了熊心豹子胆,敢绿李存?不要命了,还是想抱着全家一块找死?
    所以,哪怕是玉火焚身,王氏也只能是无比幽怨的埋怨李存占着茅坑不拉屎。
    其实——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让王氏坚持恪守妇道。
    这个原因就是,王氏生下了一个神童,她不能给自己的神童儿子带来污点,毁了自己的神童儿子的前途。
    秦榛从小就极为聪明机智,能言善辩,深受包括秦榛在内的所有人的喜爱。
    所以,在秦榛刚刚启蒙开始,不管秦桧公务有多繁忙,秦桧都会亲自过问秦榛的教导,甚至亲自教导秦榛。
    毫不夸张的说,在秦榛的教育上,秦桧是不留余力的,只怕就是对亲生儿子,秦桧都不会如此尽心尽力。
    在秦桧的言传身教之下,秦榛在六岁的时候,就能吟诗作对,他那时所做的诗就全诗流畅自然,极具文采。
    秦榛还能双手同时拿着笔,左圆右方的画着,口中则一字不漏地背诵文章,同时也能准确无误地数着正在吃草的羊群数目。他的脑子也没有闲着,正构思着一首五言诗,并用脚夹着笔把这首五言诗工工整整地写在地面的纸上。
    秦榛能同时做着这六件不同的事,每一件都完成得非常好,目睹者无不惊讶万分。
    关键的关键,别看秦榛年纪小,他在政治上却有着极为惊人的天赋。
    在秦榛八岁的时候,秦榛见秦桧常常收取贿赂,有一天主动对秦榛劝谏道:“执政为民,民心所向;掌权为己,自取灭亡也。还望父亲三思,不要为小利而失大义。不如以家私兴建一座水电站,造福一方,以利国家福祉。”
    秦榛的言辞,尽管天真而质朴,却让秦桧心神臣震。
    秦桧看着眼前的这个年仅八岁大的黄口小儿,心中无比复杂!
    假戏真做?还是经被权力的诱惑所吸引,被贪婪的欲望所驱使?秦桧真的已经分不清楚了。
    不过没关系,因为不论是哪种情况,都跟秦桧的目的并不冲突。
    所以,秦桧震惊的根本就不是秦榛话中的内容,而是他万万没想到,一个八岁大的孩子,不仅年幼识大义,还能看出来水电站对大乾王朝的重要意义!
    这真是太难能可贵了!
    那一瞬间,早已经修炼出来了荣辱不惊心境的秦桧,内心深处不禁泛起来了他对李存压都压不下去的嫉妒。
    “玩了我老婆!还生下了一个如此注定不凡的麟儿!陛下啊!陛下,你真是得天之独厚啊!”
    说真的,秦桧是多么多么多么希望,秦榛是他的亲生儿子!!!
    如果是那样的话,秦桧一定会听秦榛的,舍得他那数千万家财,为父子俩博取一个好名声,为后世留下一段佳话。
    只可惜,这个让秦桧哪哪都无比喜欢的儿子不是秦桧的亲儿子,而是千古一帝李存的儿子。
    所以,凝视了秦榛良久,秦桧说:“吾儿还小,不知为父苦衷,且先退去罢。”
    让秦桧更嫉妒李存的是,秦榛并没有因为秦桧拒绝他的劝谏就心生不满,更没有不知分寸的继续劝谏,而是虽然很失望但他还是很有分寸的立即就退了下去。
    在那之后,秦榛没再劝谏过秦桧,只是更加刻苦的读书了。
    而且,秦榛再读书,读得都是《资治通鉴》等政治方面的书籍。
    一年以后,也就是不久之前,王氏问秦榛:“吾儿为何不再劝谏老父了?”
    让王氏万万没想到的是,秦榛竟然一语道破秦桧贪腐的目的:
    “父亲在学萧何贪腐保命耳,非孩儿能规劝之。”
    事实上,也是经过了这么多年的观察、询问和思考,王氏才逐渐明白,为什么自从她被李存玩了又珠胎暗结了之后,秦桧会性情大变,变得巨贪无比,俨然变了一个人似的。
    王氏真是万万没想到,这么小的秦榛仅用了一年时间竟然就能看破老谋深算的秦桧的打算。
    更让王氏没想到的是,秦榛随后又说:“只是母亲大人,孩儿始终有一事不解,还望母亲大人为孩儿解惑。”
    看得出来,秦榛真的被这件事困扰很长时间了,他竟然不等王氏答应,就自顾自的问道:“汉高祖起于闾巷,文不成,武不就,统兵一生无胜绩,故而生性多疑,孩儿翻看史书总结,汉高祖判断臣子是否可靠,仅能力耳。无能者,信之;能者,可撼其位者,疑之;可取而代之,才杀之。”
    接着,秦榛评价道:“此法并不光明,然确有其高明之处……”
    王氏虽然不像李清照那样读书数十万卷,但她也是一个饱读史书之人。
    可就是这样的王氏,都没有听说过有谁这么评价刘邦的。
    关键,王氏仔细想想。
    韩信,有大本事,有大才,战功卓著,无人可比,所以刘邦对他最不信任。
    纵观刘邦一生对韩信的态度都是,大用,大疑。
    和韩信类似的还有彭越和黥布。
    这些人全都是才华出众,战功卓著,封一方诸侯。
    但是,刘邦对这些人,全都不信任,最后将他们全都弄死,他才心安。
    张良呢?
    张良也是大才,肯定得大用。
    可张良虽然聪明绝顶,但他却一生不带兵,不碰权力,光出谋划策,身体又不好,动不动还请个病假什么的,可以说,对刘邦没有任何威胁,手下没有一兵一卒,还什么都不管。
    刘邦对张良是大用,不疑。
    周勃、灌婴、夏侯婴,这些人叫中才,而且这些人呢,手里的权力都不足以对刘邦构成威胁。
    所以刘邦对他们是重用不疑。
    而萧何呢?
    萧何有才,萧何也有权,经营关中经营得非常好,在刘邦集团和在民众中都极有威望,肯定是能威胁到刘邦的地位,甚至有取刘邦而代之的可能。
    但是,萧何又非常忠诚。
    刘邦对萧何是大用,小疑。
    ——刘邦这一生三次猜忌萧何,可以说,虽然刘邦知道萧何忠诚,可他还是不断的试探萧何。
    直到萧何自污,毁了他自己在民众中良好的口碑,使得他自己无法威胁到刘邦。
    刘邦才对萧何大用,不疑。
    疑或不疑,都取决于刘邦的认定。
    刘邦的认定又取决于刘邦的判断。
    而刘邦的判断又取决于臣子的表现和臣子的能力。
    王氏仔细一想,觉得秦榛对于刘邦的评价,可谓是一针见血。
    如果不是亲耳从秦榛口中听到这些,以前也不曾听过有这样的论调,王氏绝不会相信,这是出于一个九岁孩童的评价。
    震惊过后,王氏满欣喜。
    是。
    李存拥有女人无数,拥有儿子无数。
    可是,哪个女人给李存生的儿子,有她王氏给李存生的儿子优秀?!
    王氏甚至野心勃勃的想:“或许我儿子将来有一天能成为太子,不,是成为皇帝也不一定,那样的话,我就是皇后或者太后了!”
    这个想法让王氏无比兴奋,她觉得,也许她会母凭子贵,被李存接进后宫。
    然后,王氏脑中全都是少儿不宜的画面……
    可一想到王氏这么多年都没能完全放下的秦桧,王氏脑中浮想联翩的画面随即戛然而止。
    再想到,她就算是入了李存的后宫,也得跟一两万个女人抢一个男人。
    王氏不由得患得患失起来。
    就在王氏yy着,要是李存诏她入宫,不,是诏她去当皇后,她到底去不去的时候,秦榛继续说道:“汉高祖不阶尺土之资,不权将相之柄,又无赫赫之功,如此行事,无可厚非。”
    然后,秦榛语气一转:“而我大乾皇帝陛下,文韬武略,奋三尺之剑,驱乌集之众,招集英雄,连灭数国,数年之中,遂成帝业。又用数年间,至天下大一混。今又横扫胡虏,它日必复汉唐全境。光有天下,功盖汉武唐宗。”
    说到这里,秦榛将他的疑惑抛出:“别说我大乾皇帝陛下,豁达大度,知人善任,宽仁大度,不嗜杀人,从未行过诛杀功臣之事。只说,我父虽在海贸一事上有些许建树,然我父从未统过兵,手下未有一兵一卒,又未曾位极人臣,与我大乾皇帝陛下半点威胁皆无,我父为何要以自污而自保?”
    秦榛用他纯净又充满智慧的大眼睛看着王氏,问:“可是有何我所不知之事?”
    王氏总不能现在就告诉秦榛,你亲爹就是你言语当中无比钦佩的大乾皇帝陛下李存,你养父秦桧要是不将刀柄交到你亲爹的手上,任你亲爹随时宰杀,你养父岂能一直受重用到今日,怕只怕你养父都活不到今日!
    王氏只能对秦榛说:“人与人之间,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你觉得陛下豁达大度,知人善任,宽仁大度,不嗜杀人,那只因那些人与陛下利益一致,如若不然……”
    后面的话,王氏没有说出口。
    但王氏相信,以秦榛的聪明,肯定能猜到她想说的是什么。
    果然!
    听了王氏此言,秦榛沉默了。
    自古君王皆薄幸,最是无情帝王家。
    如果与皇帝的利益不一致,那么你就看皇帝杀不杀你就完了。
    别看秦榛年纪小,这点道理他还是能想得明白的。
    总而言之,在秦桧和王氏不留余地的教导之下,本就是一个妖孽的秦榛,被教育成了天下闻名的神童。
    这次,大乾王朝彻底收复箕地,完成了汉唐两朝都没能完全完成的成就,在大乾王朝的一众大臣的强烈建议下,李存答应举行一场盛大的祭祀活动普天同庆。
    同时,李存的很多女儿都长大了,李存想为自己的女儿搞一场大型择婿的聚会。
    于是,李存下令,大乾王朝的适龄青年才俊,也一并到京都来参加祭祀,他会不拘一格选驸马。
    作为大乾王朝的重臣,秦桧肯定得参加这场重要的祭祀。
    让秦桧和王氏很意外的是,礼部竟然让秦桧将秦榛也带上。
    谁都有可能去参加皇帝择婿,只有秦榛肯定不可能。
    王氏心想:“定然是陛下听说了我儿优秀,故而想以此为由见我儿一面。”
    这让王氏的心变得无比火热以及泛起压不下去的期待。
    尽管王氏很清楚,她要是也跟着去南京金陵城,肯定会再次伤害到秦桧,也会让她和秦桧本就已经名存实亡的婚姻变得更加糟糕。
    可王氏还是没能忍不住再见李存、亲眼看看李存见到她给李存生了一个如此杰出的儿子时会有什么样的表情以及亲眼看一看李存到底忘没忘记她的冲动,然后以一个“她想去京师看望一下表姐李清照”的蹩脚借口,跟着秦桧和秦榛一块做火车北上。
    夜深了,火车行驶在茫茫的夜色中,窗外的世界被夜色笼罩,只能看到微亮的灯光和模糊的轮廓,星光在夜空中闪烁,与火车的灯光交相辉映。火车的轮子在铁轨上不停地滚动,发出有节奏的轰鸣声,仿佛是夜的旋律。
    车厢内灯光昏暗,秦榛早已进入了梦乡,而王氏则是就这么毫无睡意的坐在窗旁,默默地想着李存、想着她自己的心事……
    ……
    ……
    月底了,哥哥们手上的月票留着也没用,不如就投给小弟吧。
    小弟最近在外面陪孩子考级,忙的焦头烂额,不断更就不错了,实在是没时间给哥哥们加更。
    但小弟保证,只要哥哥们的月票给力,小弟忙完这阵下个月一定给哥哥们加几更!
    如有食言,小弟愿意粪坑蝶泳!!!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