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开局土木堡,大明战神有点慌 > 第402章 新发明
    空军奇袭成功,却不能占领。
    接下来的攻城略地,还需要宁王的兵马去执行。
    乌斯藏的军队本就苦不堪言,经此一战,死伤惨重,就练阐化王也死于混战之中,侥幸活下来的,要么原地乞降,要么四散逃离,再无任何抵抗。
    宁王的兵马轻而易举深入高原腹地,自此,乌斯藏彻底大明版图,而非名不副实的属地。
    于谦和科学院等人已经回到京师,缴还圣旨。
    朱祁镇大喜,当即给梅纯封了个正三品的羽林卫指挥使。
    这些天,他已经考虑清楚,将羽林左卫、羽林右卫和羽林前卫合并为羽林营,并改科学院孔明灯研究所为空气动力研究所,归羽林营。
    从此,大明的第一支空军部队成立了。
    贝琳等人也各自论功行赏,所有出征的研究人员,每人赏了一件飞鱼服。
    “皇上,何事如此欢喜?”
    钱皇后看到朱祁镇咧着大嘴笑个不停,知道定是有什么喜事。
    “哈哈,哈哈……”
    朱祁镇笑得更开心了,然后说道:“小小的孔明灯,竟抵得上千军万马!”
    钱皇后有些不理解,问道:“什么……孔明灯?”
    “皇后有所不知,科学院此番立下不世奇功,真乃大明之福也!”
    钱皇后还是没听懂,却没有再问下去,而是吩咐道:“贞儿,去将参汤端来。”
    “是,皇后娘娘!”
    万贞儿小心翼翼地端着一碗参汤过来,恭敬道:“皇上,这是娘娘亲手熬的参汤。”
    朱祁镇接过,看着万贞儿,似乎想到什么,便说道:“你那两个弟弟……”
    噗通!
    话音未落,万贞儿已经跪倒在地,俯身道:“奴婢恳请皇上恕罪!”
    “你先别急,他们两个……其实也没什么事,都查清楚了。”
    万贞儿两个弟弟私下里买了些硝石硫磺,虽然这些东西属于管制类,但是,在民间管得并不严,只是禁止大宗交易。
    像药铺就有硫磺,至于硝石,石料厂多的是。
    锦衣卫将事情的来龙去脉查清楚,发现万家这哥俩其实也没什么特殊渠道,只是听姐姐说太子殿下需要这玩意,便想方设法弄过来。
    至于太子殿下拿来做什么,他们完全不清楚。
    “谢谢皇上开恩,谢谢皇上……”
    万贞儿又惊又喜,不住抹眼泪。
    “你哭什么啊,朕就是告诉你一声,都没事了,起来吧!”
    朱祁镇摆了摆手,万贞儿才缓缓起身。
    “跟朕说一下,这些天皇后的身体如何?”
    万贞儿擦干眼泪,说道:“回皇上,皇后娘娘身体恢复的很顺利,只是,太医院的汤药还是要继续吃一段时间,防止旧疾复发。”
    朱祁镇点点头,又看向钱皇后,问道:“皇后觉得呢?”
    钱皇后嫣然一笑,道:“妾身也感觉身子很轻松,昨日来了月事,不过,已经没有腹痛的感觉了。”
    “是吗,那太好了!”
    朱祁镇脸上再度出行笑容,道:“那皇后早些歇着吧!”
    “妾身……身子不便,不如……”
    钱皇后迟疑片刻,然后说道:“就让贞儿服侍皇上就寝吧。”
    万贞儿闻言,脸红到了脖子根,低着头不知如何是好。
    朱祁镇却笑着摇了摇头,道:“朕今日有些乏,先去睡了。”
    要说起来,万贞儿生的也算是花容月貌,不过这个女人……
    由于某些原因,不合适……
    翌日一早,贝琳和童轩匆匆而至。
    “皇上,您说的那个电话,已经弄出来了!”
    “是吗,在哪了,让朕看看!”
    朱祁镇顿时来了兴致,当初童轩鼓捣出电灯,他便顺手画了个电话的图纸,没想到,这么快就搞出来了。
    童轩从背后拿过一个袋子,说道:“臣把东西带来了!”
    打开后,里面是两个圆筒,中间用铜线相连。
    朱祁镇大致看了看,和自己想象中的差不多。
    “走,是试试!”
    君臣几人来到御书房,将一个话筒留在里面,然后童轩拿着另一个走出去,关上门。
    其实,这东西还算不上真正的电话,充其量叫个传声筒。
    童轩拿到图纸的时候也很疑惑,既然没有接电,为什么叫电话呢?
    实则是朱祁镇叫习惯了,而且,电话也就是根据传声筒的原理设计出来的。
    就在童轩拿着图纸发呆的时候,电力研究所的一名学员突然说了一句,这不就是墨子书里的听翁吗?
    童轩闻言,立刻去找来墨子书,翻阅之下,果然在《备穴篇》发现相关记载。
    大致就是一种口小腹大的罐子,使用时埋在地下,在瓮口蒙上一层薄薄的皮革,有侦测需要时,侧耳伏在上面,便可听出周边的动静。
    如果有需要,甚至可以让专业情报人员坐于瓮中,听辨声响。
    有时候,为了减少情报失误,常会培训盲人来执行任务。因为盲人的听力往往强过常人,方圆数十里的动静都能通过听瓮听出来。
    童轩得到启发,继续翻阅古籍,很快,他又在宋代沉括的《梦溪笔谈》中也看到了类似的记载,不过,已经不叫听翁,而叫失服。
    这是一种特制的箭袋,主要用在战场上侦查敌情。
    需要窃听时,拿出箭失,吹足气,夜里枕在头下,几里以内人马声都能听到。
    另外,民间常用的类似装置还有“听管”,所谓“隔墙有耳”就是这么来的。
    只是这些装置都是单独的,从来没人想过,可以把两个听管连起来。
    童轩将古人的记载整理之后,再根据朱祁镇提供的图纸,很快便做出第一个传声筒。
    两个听筒之间用铜线连接,铜的导音能力极强,隔着老远便听的清清楚楚。
    朱祁镇拍了拍话筒,然后在耳边,不多时,便传来童轩的声音:“皇上,能听得见吗?”
    “听到,你能听到吗?”
    “臣也能听到!”
    “很好,回来吧!”
    童轩拿着话筒回到御书房,然后就看到朱祁镇翻出一张图纸。
    “这才是真正的电话!”
    贝琳只看了一眼,便皱起眉头。
    童轩不解,上前两步,然后就看到图纸上密密麻麻的零件和标注。
    再看看自己手里的“电话”,好像……根本不是一回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