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大秦:糟糕,我爹是扶苏 > 第194章 皇帝不下乡
    大律府。
    嬴城愣神的盯着冯世杰递上来的陈书。
    脑海之中不由的想到了一个词……直辖!
    是的!
    内史地就是直辖地,只不过没有直辖这个概念。
    大秦天下四十二郡采用的更类似于分封形式的郡县制,郡县拥有非常大的自治权。
    对百姓而言。
    头顶最大的天,就是郡县!
    而直辖的概念。
    便是直接归属于中央朝廷管辖的郡。
    这和内史地本来的属性并没有什么区别,变得只是级别。
    当然。
    成为直辖的属性也显而易见的,朝廷的支持力度也是空前的。
    “直辖郡!”
    在嬴城这里,处理政务的事情,很简单粗暴。
    分为三个步骤就好。
    陈述,问题,解决!
    “直辖郡?”冯去疾眉头一皱。
    嬴城拍板道:“是的,直辖郡,隶属于咸阳朝廷直辖的区域,称之为直辖。”
    “对于直辖郡,咸阳朝廷会派遣直辖郡署进行布政实政。”
    “至于陛下那边,既然我已监国,不必事实请命于陛下,有什么问题,陛下来找我就好了。”
    嬴城顿了顿,道:“不过,内史郡的建立,还是要有完全的准备。”
    “究竟设立多少县,县内一应官员,乡里之选以及划分,都是要安排妥当的,这部分冯内史较为熟悉,呈报上来一道严谨的布政流程出来,没有问题便进行改制。”
    当即。
    冯去疾和冯世杰二人施礼道:“老臣(下官)遵命!”
    说罢。
    嬴城也没有多问。
    冯去疾和冯世杰二人便告退离开。
    嬴城则是继续安静的批阅奏章。
    “陇二月十一日,雪,小雪起寒风,夜冻浮冰,各县亦然,迟春耕七日,如有所变,再寻他法。”
    这是陇西郡郡守紧急递上来的文书。
    什么意思,就是说陇西下雪了,雪并不大,但是温度降低了很多,夜晚一盆水放在外面,有一寸厚的浮冰,陇西各个郡县的情况都差不多。
    因此,陇西郡郡守请命,春耕的时间要往后推迟七天的时间,等待天气回暖。
    如果陇西继续下第二次雪,就继续延期,直到天气回暖进行春耕。
    春耕是大事。
    涉及到这样的事情决策,陇西郡就要上报请命。
    延误春耕是犯罪的。
    “准!”
    嬴城迅速的在上面落笔一个准字。
    表示同意了陇西郡郡守的请命。
    这没办法。
    惊蛰日在二月十八日,推迟七日便是要在二十五日才开始春耕。
    而这马上就到惊蛰了,十一日下雪,十八日天气还是寒冷的,只要外面一盆水还能结冰,就不能耕种。
    即便是把种子种在地里面,种子受冻也是不能发芽。
    种了也白种。
    “准!”
    嬴城为了加快速度处理,都是让内侍将文书铺开他直接一眼扫过去。
    然后一半脑子想,一半脑子看。
    刚写完一个准字,第二个文书上面的准字就又写了下去。
    “济北有山匪下山请降,共三千余,行诛恶安民之策,置田地房居,是为良民!”
    什么意思。
    济北郡在一个叫庆云的地方,有山匪向官府投降了,总共有三千多人,济北郡郡守想要实行只诛杀恶首,将其余人安置,并给这些人田地,让这些人自建房屋,这些归入良民之列。
    这是可以允许的。
    虽然,这可能会将罪徒归入到良民之行列。
    但是。
    这也是给这些人活路,不能一棒子全打死。
    在华夏。
    秦律是死的,人才是活的,活的是人而不是律法。
    有些政令的实施,并不是一定要遵从律法严格来执行的。
    尤其是。
    除了那些主动占据山林为非作歹的匪徒,大多数山匪只是战乱避难之地。
    就咸阳,在秦岭之内。
    如果真的下力去找人。
    至少能找到十万人就隐藏在秦岭之内。
    而这还不包括野人。
    求活之心在华夏大地从来没有断绝,即便是华夏大地尸横遍野的时候,人从来不会断绝。
    乱世入山,盛世出山。
    从来不会说没有人这一说。
    人少,只是朝廷所记录入户籍的人少。
    这是两个概念。
    人口!
    大秦现在需要以恐怖的爆发速度来增长人口来维持秦国的生产力。
    以此来维持军事力量暴涨和工业建设。
    化解‘穷兵黩武’的国情。
    矛盾归矛盾,国情归国情,不可同日而语。
    “颍川郡新郑春耕无粮,下发粮种十万石,主要在新郑,阳城,范陵等地。”
    嬴城再次划了一个准字。
    对此类问题。
    没有什么可深究留存的。
    而对于这个时代而言。
    如果颍川郡郡守存在贪墨的情况,那也没有办法。
    巡域使巡查的时候发现。
    百姓田地无粮种可种。
    秋收赋税没有缴纳。
    这就是最常见的三种查处方式,至于其他,就鞭长莫及了。
    而最常用的方式,便是田赋缴纳。
    “下官闻听集体化农业之经国之略,请命在潦东推行集体化农业。”
    嬴城随手便在上面写道:“不准,明年再诀!”
    集体化农业涉及到方方面面,就目前的情况来说。
    想要天下土地全面改制,是不可能做到的。
    这需要漫长的过程。
    “北蛮近来时有扰边,经探,北境有胡人聚集之地,末将请命领兵出关,破蛮!”
    “准!”
    这是蒙恬呈递的文书。
    这没有什么可否定的,反正长城哪儿听起来归他管,但实际上他目前为止,是无法调动长城军团的。
    是的。
    在大秦如果进行笼统的划分。
    有四个独立军事体系,也可以称之为四大军团。
    屠睢的南征军,也就是百越军团,征战南越。
    蒙恬的北征军,也就是长城军团,建立长城防线。
    各个上将军级军事统帅的率领的各营,也就是百营军团,负责镇压和驻守各地。
    最后一个便是郡兵,主要负责第一时间平乱和剿匪。
    其中长城军团是北方防线的主力,但目前来说,并不是秦国军事力量的主力,蒙恬率领着十万兵马再加上北方防线原本的二十万,总计三十万,统一归蒙恬调度。
    百越军团也不是主力,屠睢率领的兵马有十分之九是刑徒。
    郡兵也不是,一郡兵马并不多。
    秦国真正的主力是百营军团。
    如原本驻守陇西的南征营,驻守南郡的破燕营,驻守代郡的御前营。
    这才是秦军主力军。
    王翦灭楚的集六十万兵马,空秦国大后方的兵力,就是源自百营军团。
    想要造反秦国。
    百营军团才是关键。
    当然,这仅仅是他的分析,百营军团这个编制在秦国并不存在,也没有将所有的营军归为一体,全都是各领各的兵,直接归太尉府那个并不存在的太尉领导!
    所以。
    对于蒙恬这样的奏报,他也就看个乐呵。
    真要是不准,蒙恬领兵出关追击匈奴,他也阻止不了。
    当然,匈奴一词并非秦朝而出,秦人更习惯称呼北方匈奴为北夷,蛮夷的夷,更直接一点,‘野蛮子来了!’。
    “呼!”
    终于,嬴城长长的伸直了个懒腰,腰酸背痛的靠在了后面软绵绵的羊毛靠枕上面。
    恨不得倒头睡一觉到天亮。
    “任务完成,郭将军,走,去超级作坊!”
    不过嬴城仅仅歇息了片刻,便起身振奋的喊道。
    感觉到现在。
    他才跟活了一样了。
    早晨批阅奏折的他,是一个被朝堂绑架了的他。
    可这没办法!
    谁让他是监国呢!
    要不是他处理的快,今天一天他连咸阳宫的宫门都出不去。
    对于他现在来说。
    如果要他跑到频阳乡,东乡,骊邑乡这些地方,乃至于跑到马台里去做什么集体化农业的事情。
    那才是意味着秦国要完蛋了!
    意味着整个大秦的官员体系,已经无能到连一里之地都治理不了。
    意味着大秦官员已经进入到了一种恐怖的惰政状态,累死皇帝睡死官员的地步。
    而什么是巅峰状态的官员体系。
    咸阳朝廷一道命令下去,有无数的官员无所畏惧的推行。
    秦国目前即便是达不到这个标准。
    也只是仅仅在这个水平之下。
    也就是自上而下贯彻政令的水平,非常之高!
    至于自下而上,听个乐呵就好!
    丞相府。
    冯去疾眉头一皱的盯着从大律府送来的文书。
    “这么快?”冯去疾疑惑的盯着这些经过嬴城审阅的文书,很是意外。
    “大律令已全部批阅完。”前来送文书的吏员回道。
    “行,放哪吧!”冯去疾点了点头,可内侍放下文书后刚离开,冯去疾就起身走在了众多丞相府吏员处理政务的地方,指着一摞文书对长史令小声道:“明日辰时把这些也一并送入大律府。”
    丞相府负责往大律府呈上文书的吏员忍不住的一惊,小声道:“冯公,这已经是陛下一倍的文书量了,还要继续加吗?”
    “嗯,继续加!”冯去疾点了点头,便走回了自己独立的办公房间处理政务。
    长史令不敢多说,对任何人都三缄其口。
    因为这,看似和和睦睦的丞相府与大律府,却在进行着新一轮的权柄争夺。
    没有任何的宣言。
    这是一场没有厮杀的战场。
    就目前而言。
    看看时辰。
    监国完败冯公!
    咱也不敢说,咱也不敢问,谁怎么安排他就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