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万历佑明 > 第一百六十五章 求饶与增添锦衣卫
    “这种事也不是没发生过,孝庙时纳粮开中改成纳银开中后,边备因而大坏,到现在想改回去都改不了!”
    “因为,耕田一旦荒废多年,想恢复就很难,水利也是如此。”
    “屯户流失了也难以再迁回来。”
    “以至于,商贾在南边做大,又因这些商贾早已是官绅,更能再恢复。”
    王国光说后就举例阐述起来。
    “世上事,事事难料。”
    “天子若真要自废武功,你我能奈何?”
    “汝观,不必想太远!天子若用你我,你我就尽王事,若不用你我,便安分守己。”
    方逢时跟着说了起来,又道:“且顺从天理吧!其实,若非江陵,公也不会入阁,吾也只怕难生封太保。”
    “这恐非他叔大之恩!”
    “叔大也是清流出身,怎会轻易让你我有这样的殊荣?”
    王国光笑了起来。
    “即便不是其本意,他至少没阻拦。”
    方逢时又言道。
    “也是,仆当知足。”
    “等他蒲州当国,吾便辞官。”
    王国光笑着回了起来。
    ……
    “元辅,现在强天子兵马的诏旨,终于下达了下去;因而,官绅一体纳粮当差的事,也大有可为之基,真正是可喜可贺之事啊!”
    张四维这里,则也在王国光与张居正搭讪后,也张居正来下轿去内阁时,忙与张居正说起话来,虽然说的只是些场面上的废话,但他也要在张居正面前时不时露露脸。
    不过,张居正没理会张四维。
    因为,张居正这时,正看见已被下旨将要升到东番岛任知府的谢杰,正跪在这里。
    谢杰见张居正出现后,也忙叩首在地:“请元辅高抬贵手啊!”
    张居正没有多说,只对张四维道:“子维,你劝劝吧,仆还有河道送来的初本要及时票拟。”
    “是!”
    “元辅请放心,下僚会劝好他的。”
    张四维恭敬地对张居正说后,就转身看向了谢杰:“谢府尹,你这是什么话!什么叫让元辅高抬贵手,让你外升知府,是见你忠直有胆魄,所以才给你历练的机会。”
    “不出三五年,你就能可以封疆一方,乃至位列公卿,从此光耀门楣了!”
    “有何不好?”
    “这是你的机遇!”
    “不但不感恩,竟说什么高抬贵手,不知道的,还以为元辅怎么坑害了你!”
    张四维继续说了起来,接着就对谢杰突然厉声喝道:“你还不速速离了这里!不然,仆第一个上密揭,参你暗藏心计、谋害大臣,欲乱朝纲,请圣旨让锦衣卫拿了你,治你一个欺君不明之罪,诛杀了你!”
    谢杰听后抬头看向了张四维,问:“这是阁老自己的意思,还是元辅的意思?”
    “自然是仆自己的意思!”
    张四维说了一句。
    谢杰听后道:“阁老为何如此狠毒?”
    “你抗旨不遵,在这里逼迫元辅,其心可谓比谁都歹毒,竟反说仆狠毒,亏仆还好心劝你离开。”
    “总之,你若不离开,为了元辅,仆宁背下这狠毒之名,也要请圣旨诛你!”
    “不然,仆就先请辞离开,也不与你同列一朝!”
    张四维偷眼瞥着已回文渊阁的张居正,就更大声音的说了起来。
    “阁老到底是张家走犬,还是朱家臣子,为何只有狂吠声在这里?!”
    谢杰心灰意冷质问了张四维一句,然后就愤然起身,离开了内阁。
    谢杰离开内阁后,刚出东华门,一内宦就等在了这里,对谢杰言道:“有手谕,谢府尹且接旨吧。”
    谢杰忙接过了手谕。
    而谢杰在展开手谕看后,顿时就泪如雨下,然后跪在了在内宦面前:“请陛下放心,臣要么葬身鱼腹或曝尸孤岛,要么必使皇风达于全岛,夷民皆通汉文,呜呜!”
    “汉甫兄!”
    这时,顾宪成、魏允中二人走了来,朝谢杰拱起了手。
    魏允中先劝道:“还请汉甫兄勿要太伤心,天威难测,本以为最多不过廷杖流放,谁能想到江陵可恶,竟用此手段,明为薄惩,实为欲让公死!”
    “没错,这的确是始料未及的。”
    顾宪成道。
    谢杰也收泪道:“是啊,谁能想到呢,本已为最多是暂时绝于仕途,而将来还能重新被天子起用,但谁知,会真的生死难测的一步。”
    说着,谢杰就问顾宪成:“修吾呢,他为何没来?”
    顾宪成讪笑说:“他病了,不能来,托我带话给你,天道不会令忠直之士葬身他乡的。”
    谢杰听后呵呵一笑。
    魏允中这时则在这时叹气道:“虽然知道,汉甫封驳诏旨没用,不可能阻止,江陵让天子兵强马壮这事;但此时,还是有些失落,也不知道我们这样做,到底有用没用。”
    “自然是有用的!”
    顾宪成这时回了一句,又道:“宁鸣而死,不默而生!”
    “我们就是要让江陵知道,不是谁都支持他这样做的。”
    “而他也应该明白,虽然封驳诏旨的只是汉甫兄一人,但在这背后,想封驳这事岂止汉甫兄一人?而是整个士林的大多数有德君子!他江陵当知道这样做的后果!”
    “是啊,如叔时所言,吾正因此才决定封驳此诏的,只是没想到会落到这个地步。”
    谢杰这时说了起来,且说后就拿出了皇帝朱翊钧的手谕,道:“不过,天子倒是给了我一道手谕,让我去东番岛历练。”
    “这到底是心中不忍还是故作姿态?”
    “或者说,汉甫被放到东番,是天子本意,还是江陵之意?”
    魏允中听后一愣,问道。
    谢杰道:“无论是哪种,都得理解成天子心中不忍,都得把这事算在江陵头上。”
    “没错!江陵不倒,张党不除,就是换了新天子也没用。”
    “若没了张党,就算天子聪明如世庙,也不必怕。”
    顾宪成这时点头低声说道。
    魏允中点首。
    谢杰这里则向魏允中和顾宪成拱手:“无论如何,还请二公将来替弟执言,好让我早日回来,哪怕只是被革职回内陆呢,也是好的。”
    “放心,一定。”
    两人点首回道。
    但顾宪成和魏允中在接下来一直都没有为谢杰上疏执言。
    “启禀皇爷,这是锦衣卫呈上的关于谢杰今日在受到旨意后的表现,以及与他接触的诸文臣的表现的奏报。”
    乾清宫。
    朱翊钧正在夜读,张鲸就走了来,将一份奏报递到了朱翊钧面前。
    朱翊钧接了过来,看后,就笑了起来,心道:“看上去都很忠!”
    “只是,怕都恨不得将张党一除,自己若不老实听话些,就让自己落水吧?”
    “现在不让自己落水,或许只是因为自己落水了,张党只要还存在,就能重新换个天子,继续掌权,还能借此大兴刑狱,进一步打击异己。”
    “徐家最近在做什么?”
    朱翊钧如此想后,就问了起来。
    张鲸也就忙回道:“徐瑛已到归德!”
    “徐阶想必已知道了官绅一体纳粮当差的事已经定下来。”
    “另外,据松江的锦衣卫报,徐家的棉田今年大丰收,松江棉布之一半产业已尽为其所有,但松江棉布出口之利仍居高不下,徐家棉田所产棉仍不足其贸易需求,只是松江田价也越来越高,不易购置新田。”
    朱翊钧听后则吩咐说:“让锦衣卫在松江府增派人手,盯紧徐家,也包括当地的富贾巨商!”
    张鲸拱手称是。
    而朱翊钧则在这时暗自心道:“希望别出现太严重的棉吃人现象!”
    接着,朱翊钧又对张鲸吩咐说:“让从兴明书院毕业,而懂算筹统计的那几个被安排到锦衣卫的遗孤,先去调查一下各地有多少失地流民与雇工情况,务必要摸清楚,各地目前各市镇的雇工规模,以及每年发生的雇工事变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