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从绣春刀开始崛起 > 第三章 蛇鼠一窝
    “大王,有人偷藏东西!”
    突然间,人群里有人大吼了一声。
    “胡说八道……”
    “我明明看见了,你别连累大家。”
    “王八蛋,我跟你拼了!”
    两个男人扭打成一团。
    经此一闹,人群也一下子变得混乱起来。
    络腮胡子气得怒骂:“妈的,活的不耐烦了,把他俩拉出来宰了祭刀!”
    “是!”
    几个手下杀气腾腾走了过来。
    船上的乘客吓得纷纷躲开,生怕殃及池鱼。
    “砰砰砰……”
    但谁也没有想到的是,那两个打架的男人却突然暴起突袭,出拳、踢腿、空手夺白刃、出刀。
    一气呵成。
    转眼间,那四个水贼中两个被杀,另外两个重伤倒地。
    “妈的!”
    络腮胡子终于回神,不由怒骂了一声。
    “点子扎手,一起上!”
    “啊……”
    这时,连接几声惨叫传来。
    络腮胡子急急转头一看,方才发现不知哪里窜出几个人,正在分头击杀他的手下。
    这几个人,正是随同许长安一起上船的锦衣卫。
    他们根本就没在甲板人群中,趁着许长安与裴纶假装打架,吸引了对方的注意之后,方才分头突袭。
    “风紧,扯呼!”
    络腮胡子终于意识到不对劲,也顾不得替死去的兄弟报仇了。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可惜,他已经被脱脱给盯上了。
    刚跑到船舷边,脱脱的身影便如鬼魅一般掠到他身后,一剑透入后背。
    余下的水贼吓得魂飞魄散,只恨爹娘少生了两条腿,拼命逃到船边,纷纷跳入水中逃命。
    “行了,不用追了,都回来吧。”
    许长安吩咐了一句。
    眼见着水贼死的死,逃的逃,船上一众乘客以及船老大等人自然感激不尽,纷纷上前拜谢。
    “多谢大侠,多谢大侠!”
    “今晚幸得有各位大侠在,要不然可就危险了。”
    “你们真是救苦救难的活菩萨……”
    回到船舱之后,脱脱却没有了睡意,坐在桌边手托香腮发呆。
    “怎么了?”
    许长安上前问了一句。
    脱脱偏过头道:“说不清为什么,今晚杀了人,心情好像与以前不一样。”
    “以前是什么心情?”
    “以前……”
    脱脱沉吟了一会,随之茫然地摇了摇头。
    “这就对了,以前你是为了任务而杀人,内心里没什么情绪波动。
    而这一次却是救人,这是在行侠仗义,惩奸除恶,心情自然会不一样。
    简单来说,以前的你是逆天而行,现在却是替天行道,谓之侠也!”
    脱脱眼神一亮,急急道:“我也可以当侠女?”
    许长安含笑点头:“不是也,你现在已经是侠女了。”
    “侠女……”脱脱认真地品味着这两个字。
    “脱脱,你以前只是被凉王利用,现在,这一切都已经过去了。
    人,不能活在过去的记忆里,要以积极的心态面对未来。
    比如杜十娘,她小时候便遭遇家变,沦入风尘。
    但是现在,她过的多开心?那是因为她找到了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
    “嗯!”
    脱脱若有所思点了点头。
    ……
    一路风尘仆仆,这日上午,一行人终于进入了台州地界。
    为了不打草惊蛇,许长安吩咐几个手下先行一步,秘密前往宁河县。
    他则与裴纶、脱脱则装扮成行商,方便一路打探消息。
    中午时分,路经一处村庄时,突然听到村子里传来了一阵嘈杂的动静。
    “走,咱们去看看。”
    进入村子之后,裴纶看了看四周,不由小声道:“这不是普通的村子,是囤田军户。”
    村子里有靶场,还有武器架、石锁什么的。
    不过看样子都不知荒废多久了。
    除了这些,看起来与普通村庄没什么不同。
    村民大多面黄肌瘦,看到许长安三人进村,一个个瞟了过来,一脸警惕的表情。
    一个中年男子站在草垛边,正冲着另一个二十多岁的男子大声吼着。
    “你还是不是个男人?媳妇被人当面抢走,你他娘不拼命,却只知道回来哭?你哭给谁听?”
    “柱子,阿勇已经够难受了,你就不要在他伤口上撒盐了。”
    旁边一个老人忍不住喝了一句。
    “那意思是说大家伙儿就这样忍了?今日是阿勇的媳妇,明日还不知轮到谁。”
    “柱子,不是大家伙儿想忍,问题是我们拿什么去拼?”
    “呵呵,拿什么去拼?你们还有没有一点血性?再这样下去,你们……”
    “柱子,不要说了,有外人在。”
    “外人?”
    那叫柱子的汉子愣了愣,抬眼看了看许长安三人,随之大步走了过来。
    “你们是做什么的?”
    “这位大哥,我们是从北边过来的商人。”许长安抱拳回了一句。
    “商人?商人跑到我们村子里做什么?”
    “是这样,这附近也没什么集镇,我们三人走的有些乏了,肚子也饿了,想进村找点吃的。”
    “吃的?”柱子皱了皱眉:“我们自己都缺吃的,哪有多的给你们。”
    “大哥放心,我们不会白吃的……阿纶。”
    许长安瞟向裴纶。
    “对对对,我们付钱……”
    裴纶从腰间的钱袋里摸出一小把铜钱递给柱子。
    “好吧,不过也只有一些杂粮,咱们这里可没什么大鱼大肉的。”
    “无妨无妨,只要能充饥就行。”
    其实,包裹里还有干粮,只不过许长安并非真的想吃东西,只是借机打听消息。
    看来村子里是真穷。
    柱子走了好几家方才凑了些杂粮粥、粗粮饭,还有半盘青菜。
    这时,许长安故作诧异地问:“看样子你们村应该是军户,生活不至于如此艰难吧?”
    “不至于?”柱子自嘲地笑了笑:“我们这里还算稍好的了,你们是没见过更惨的。”
    “朝廷不管?”
    “朝廷?呵呵,我们这里山高皇帝远,哪来的朝廷?只有倭寇、恶霸、土匪、狗官、恶吏。
    在下好心奉劝三位还是赶紧离开这里,没遇上倭寇算你们命大。”
    许长安笑道:“无妨,我们既然敢在外行走江湖,一些自保的本事还是有的……”
    一番交谈之后,柱子终于打开了话匣子,开始倾诉心中的苦闷。
    “北边有朝廷镇守着,怎么都要好的多,你们根本不知我们这边有多乱、有多黑、有多苦。
    特别是军户,更是连草芥都不如……”
    “在我父亲那一辈时还稍微好一点,人也比现在多的多,生活多少有些节余。
    闲时,大家伙儿一起操练,一起联手抵御倭寇。
    日子虽然也苦,但好歹能苦中作乐。
    可是到了现在,大家伙儿连饭都吃不饱,哪里还有力气操练?还有心情苦中作乐?
    人越来越少,有的饿死、有的病死、有的被人活活打死……”
    听到这里,许长安不由皱了皱眉:“是因为闹倭寇的原因?”
    柱子摇了摇头:“其实,对我们来说,最大的祸害并非倭寇。”
    裴纶忍不住问:“那是什么?”
    柱子没有正面回答,而是道:“倭寇来犯,我们至少能够痛痛快快地厮杀一番。
    可是现在,我们却连还手的机会都没有。
    一个个如行尸走肉般活着,过一天是一天……”
    “难道,是因为官府的原因?”
    柱子点了点头:“没错!都活到这份上了,我也没什么好怕的。
    朝廷的囤田制度,本意是为了让屯田兵士自给自足,减少朝廷与百姓的负担。
    可现在,那些个狗官通过兼并、侵占、变卖等等手段,将大量囤田变为私有。
    而我们这些囤田军户,也变相的成为他们劳役的长工……”
    经过柱子的一番解释,许长安方才知道,这些军户的日子过得实在是太艰难,太憋屈了。
    他们的地位,甚至远不如普通百姓。
    柱子成过亲,但成亲不到两年,妻子嫌日子太苦,竟偷偷跟着一个货郎跑了。
    之前那个阿勇,因为患病无钱医治,不得不向东家借了一两银子。
    按理,囤田军户的东家该是朝廷才对,毕竟田地归属朝廷。
    但现在,囤田已经被人侵占,故而这些军户也沦落为长工一般的存在。
    那个所谓的东家名叫葛金山,乃是山台县巨富,田产无数。
    阿勇借了一两银子,短短几个月却翻了几倍。
    他连一两银子都还不起,又哪来的几两银子还?
    就为了几两银子,葛金山竟然派了几个家丁将阿勇的媳妇掳走,说是抵债。
    脱脱忍不住问了一句:“这样的事不能找官府吗?”
    “官府?”柱子讥讽地笑了笑:“那就是蛇鼠一窝。
    这个葛金山的背景颇有些复杂,就连台州府的官员都与他有不浅的交往。”
    许长安忍不住问:“这么说,他在朝中有靠山?”
    “朝中有没有靠山我不清楚,但这家伙却与台州的镇守太监田东有着微妙的关系。”
    “镇守太监?”
    “对,这家伙为了巴结田东,不仅送金银珠宝,竟然还将未出阁的亲生闺女送到田东身边伺候。”
    裴纶不由感慨了一句:“是个狠人!”
    虽说太监不是完整的男人,但也有不少太监贼心不死,偷偷与宫女结成对食关系。
    魏忠贤更是成了太监中的人生赢家,得熹宗赐婚,与熹宗的乳母客氏结为夫妻。
    葛金山将未出阁的女儿送到田东身边,就算田东以后肯放她走,又有哪个正经人家肯娶?
    “除了这层关系之外,葛金山暗中还与倭寇有着生意往来……”
    一听此话,许长安不由眉头一动:“既是暗中往来,你又是如何得知的?”
    这时,柱子不由意味深长地笑了笑,再一次瞟了许长安三人一眼:“三位,怕不是正经的生意人吧?”
    “柱子大哥何出此言?”
    柱子缓缓道:“宁河县出了大桉,朝廷不可能一点动静都没有。
    听三位的口音,应是京城人氏。
    如果是普通生意人,关心的应该是生意方面的事。
    而三位关心的却是倭寇、囤田军户之类。难不成,三位是朝廷派下来的暗探?”
    “呵呵,柱子大哥好眼力……”许长安倒也没有否认,一脸坦然的笑容。
    毕竟,这些军户是直接的受害者,多少表露一些身份,获得他们的信任,有利于搜集更多的线索,掌握更多的证据。
    “你们走吧,就当没有来过这里。”
    没想到,柱子却下了逐客令。
    许长安:“柱子大哥,你之前说你们如行尸走肉一般活着,难道,你不想改变现状?”
    “改变现状?”柱子冷冷一笑:“天下乌鸦一般黑,我不会再相信朝廷的人。”
    裴纶忍不住道:“兄弟,说句你不爱听的话,你们都活成这怂样了,还能糟到哪里去?
    不如拿出一点血性来放手一搏,说不定会迎来命运的转机。”
    一听此话,柱子不由一脸涨红,牙关紧咬。
    憋了一会,终于道:“好,你们需要我做什么?”
    许长安道:“你先详细讲一讲你们的遭遇,我再下决定。”
    “这说来就话长了……”
    “不急,慢慢讲。”
    这一讲,足足讲了一个来时辰。
    听完后,许长安不由叹了一声,安慰道:“行了,你们的苦楚我都知道了。
    不过,这涉及到的方方面面太多了,我们还需要更多的线索与证据……”
    说到这里,又摸出几锭碎银子递给柱子:“银子你且收下,先将阿勇的媳妇赎回来。
    等我们搜集到足够多的证据时,一定会为你们讨还公道。”
    “多谢大人!”
    柱子倒也没有推辞,一脸感激地接过银子。
    随之又忍不住问了一句:“敢问三位大人可是要去宁河县?”
    许长安点了点头:“对!”
    柱子叹了一声:“宁河知县是个难得的好官,经常组织民壮抗击倭寇。
    想来,也是因此而遭到倭寇的报复。
    希望三位大人这次来,能够找到那伙倭寇的行踪,为死难者报仇雪恨。”
    “放心吧,只要他们还在江南,我们一定会想办法剿灭。”
    “多谢三位大人!”
    次日上午,许长安、裴纶、脱脱以行商的身份进入了宁河县。
    街道人冷冷清清,行人稀少。
    空气中,似乎还残留着一股子血腥味与焦土味。
    看来,倭寇屠城的阴影尚笼罩着这座县城。
    闲逛了一圈,一个年轻男子迎面走来,冲着三人递了个眼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