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害虫? > 31、一起回家
    汽车徐徐驶出车站,我望着窗外一晃而过的楼房、店铺、行人,心情还没有从尴尬中回复。第一次领陌陌去家里,昨天做了一天工作陌陌才勉强答应。刚才是陌陌闺蜜孟蕾特意送陌陌来了,刚进车站,一个七八岁的小女孩追着讨要一元钱,我找了半天,身上没有零钱。小女孩大眼睛滴溜溜扫了几眼我身旁的女孩两个女孩,用鄙夷的语气嚷嚷:“领着两个女人,一块钱都没有。”

    车上陌陌挽着我的胳膊,看了我几眼忍不住又笑起来。

    一个小时后,班车驶入羊肠子似的山路,车也七扭八拐颠簸起来。看陌陌有些紧张,我说:“别嫌我的肩膀低,古人说,肩不再高,够用就行。”

    陌陌抱紧我的肩膀:“一点都不好笑,”话题一转“哎呀,我还是紧张,我能不能现在下车,我不去了。”

    “紧张什么呀,又不是上刀山下火海。再说我父母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很和蔼可亲的,一看他们的儿子带回了一个儿媳妇,没花一分钱,高兴还来不及呢。”

    “人紧张,你还在取笑。还什么和蔼可亲……”陌陌哭笑不得。

    一会儿又问我:“你爸你妈看不上我怎么办?”

    “又不是我大我妈和你谈恋爱,你想太多了……好了好了,别多想了,就是去转转。累了靠在我的肩膀上睡会儿。”

    车窗外是一座座光秃秃的馒头状的小山包,山脚下、半山腰坐落着一个个灰头土脸的小村庄。风、黄土、土里刨食的村民,贫瘠、干旱,这就是拉原山区的现状。条件限制,这几年拉原地区虽然有所发展,无资源、无厂矿、无资金,国家投入大批扶贫资金,城乡变化依然不大。这里的耕作方式依然是二牛抬杠。

    到了县城,提着打包小包不方便,让陌陌守着包裹,去水果店给奶奶买了点水果。以前每次回家,给父母什么都不带,但给奶奶必须买点东西。坐公交车40分钟后回到镇镇子,没有碰到回村的农用车,只能步行着回家。从小到大脸皮薄,即使碰到了本村人,不太熟也不张口,怕拒绝后尴尬。现在好点了,高中读书期间舅舅来家,我听到摩托车声停在门口就翻墙跑掉。

    现在基本村里家家有摩托车,就我家没有,要不然家里人就可以载我们回家了。

    两只大包我提着,陌陌提着两塑料袋水果蔬菜。

    “累吧?”走了一段路我问陌陌额上沁出了汗水。我提议在路旁土坎上歇一会。我点燃一根烟,吸了一口,不远处就是生我养我的村庄,被两旁的小山包夹在中间,山上一层淡淡的黄枯色,星星点点,那是还未长大的小树苗和人工种植的柠条(一种耐旱的固沙固土的植物)。比以前的秋冬季景色好多了,这一切得益于国家退耕还林还草政策。

    和许多同学的感受一样,回到了家就回到了现实中。多梦的青春期,贫乏的现实。比起上一代,我们这一代算是幸福的,至少没有挨过饿。这几年气候越发干旱少雨,人口膨胀,无休止的垦荒使土地越垦越荒,偶尔下一场雨,冲刷的山地沟壑纵横,浮土全被雨水冲走。所幸退耕还林还草政策,所有山地被征去用以种树种草,每亩每年国家补助200斤粮食及20元钱。比起春种秋收收获翻了一番。拉原地区作为连片贫困地区,劳务输出是政府主导的铁杆庄稼,近几年唯一富裕起来的是一些小包工头,挣上钱劝导县城购房举家搬迁了,每年春夏秋村里只剩下老弱病寡。

    “我还是我们村里唯一的大学生呢。”我对陌陌说。有点搞笑,在这本科生满地跑的时代,我这个专科生是村里唯一的大学生。村里男孩子小学毕业基本外出挣钱补贴家用了,或学牛肉面,干几年开一家兰州牛肉面馆,也足够养家糊口了。

    “切,什么大学生哇,你没有听现在的大学生——以前叫天之骄子,现在叫叫花子吗?尤其我们这种三流学校的大学生。”陌陌嘻嘻笑着。

    “你累了吧,大包给我提一会儿。”陌陌停下等我换手里的箱子。

    “我来吧,哪有女人提大箱子的道理。虽然是个小男人有屙屎男人啊。”

    家在村东头,回家要穿过村子,我对陌陌说:“咱不从村道上过,绕远点沿山脚小道回家。”

    “为什么啊?”

    “我不想让村子里人看到我回来了。”

    推开木门,两间土屋,因年代久远,前墙刷的白灰已被烟熏的发黑。还有两间土窑,一间是灶房,一间用来对方填炕的羊粪、牛粪、柴火。土窑在存在里已经很少见了,这几年家家都是大瓦房。如果不是执意供我读书,打工赚钱,我们家也早已改观。

    母亲听见脚步声从灶房里出来,看见我有点意外,也有点掩饰不住的惊喜。

    “妈,我给你领回来个儿媳妇。”我笑着都。

    “我们这个娃不害臊。”看见陌陌,母亲笑着,有点手足无措。

    “先到屋里先到屋里。”母亲让陌陌。

    “先到小房子里吧。”我把陌陌领到我和弟弟以前住的房子。

    “妈我们饿了,到县上没有顾得上吃,快做点吃的。”

    母亲应答着,忙忙的出去做饭去了。

    陌陌要去帮忙,母亲不让,我说:“下次吧,今天你也累了,先坐下缓缓。”

    我到灶房大声问母亲:“刚才你在灶房干啥着呢?”

    母亲抬起头说:“煮洋芋着呢,我现在把洋芋拾出来给你们揪面片。”

    听见有煮洋芋,我喜不自禁拾了一盆洋芋,看着冒热气的洋芋,个个绽开口子,口水马上流下来了。乡下人没有什么菜,一年四季主菜就是洋芋菜。吃了多少年,我对这个东西,越吃越爱吃。还记得1998年大旱,村里好多人吃粮不够,我家亦然,那年因为太干旱,许多人家没有种洋芋,我家五亩洋芋收获30000斤,一只足有3斤。小的洋芋喂羊,打的人吃。拉原地区诗人干旱少雨,土地贫瘠,但土壤十分适合中洋芋,洋芋淀粉含量高,沙沙的口感,我可以整天吃土豆也不腻。

    陌陌吃了一只言语,见我吃的满嘴土豆屑,不禁嗔道:“不知道还以为你800年没有吃过东西,逃荒来的呢。”

    饭后我把围巾拿出来:“妈,这是陌陌给你和大、阿舍买的礼物。”

    妈妈责备道:“学生娃娃哪有钱呢,买啥着呢,算了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