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崩溃在乱明 > 第6章 营救(三)
    狗血般的反转,张雪涛在关键时刻跳出来反对。
    他不但反对,而且反对地很彻底。
    从水牢里出来后,他就招唤过来一个牢卒,在那个人的耳边低低地说了几句话,那个人就迅速离开了。
    “张牢头,你认为凭你的一已之力就能阻挡住本侠不成?”
    “本侠?…..”于天明的大脑暂时有点短路。
    他不是妥妥地饭店的老板么…...
    张牢头把刀一横:“我知道我不是你的对手,就是死,也要保护我的家人,我不能为了一个将死之人,让我的全家遭受屠戮!”
    “事情也许不是你想像的那样,要是我们一齐把这件事做好了。不仅对国家有利,而且你还能青史有名。”
    张牢头冷笑一声:“我可不是吃哄饭长大的,那些虚头八脑的别在我跟前提,我只要过好我的日子,顾好我的家人……
    或许张牢头觉得无论从言语或是武力上都不是张雨的对手,就转移了方向。
    “姓袁的!因为你消极不抵抗,北京死了多少老百姓,多少人家毁于建真的铁鍗之下…...今天你又想当逃兵,你是什么英雄,你不是说给你五年时间就能平辽么?怎么才过了二年,就让建真打到北京来了,你怎么对得起大明皇帝对你的信任!”
    这句话显然刺激到了麻袋里的袁督师,张雨觉得他肩膀上的布袋剧烈地抖动了几下。
    “放….放我下来…..”
    “不,有我在,谁也不许伤害你。”
    张雨斩钉截铁地说。
    于天明也亮出宝刀,虽然他知道自己就是摆出了家伙什,也不是人家的对手。
    要的是关键时刻不掉链子。
    “既然来了就会有准备,没有十足的把握我也不会来趟这混水!”张雨低低地呼喝一声。
    霎时,几条黑影如箭一样疾驰而至。
    “没有用的。”麻袋里的袁崇焕低低地说。
    “把我放下来吧,趁他们的人还没有来。我不能做这不忠之事——我不是怕死之人,现在的污名,总有云开雾散的一天。
    那时候,历史会给我一个公正的解释。”
    袁崇焕说得没有错。
    救兵已经密密麻麻地向这里奔了过来。
    张雪涛把刀插入刀鞘。
    “张兄,你待我不薄,我今天真是得罪了。不过,兄弟我劝你还是赶紧走吧,等守牢的将士过来了。你们就说不清了,还要被定罪,现在走还来得及,我也能给你们大开方便之门。
    还有小豪,我们没有私恨,所以你要听话,乖乖地走,回去给我向你父亲问个好,天明了好好地送袁督师上路,这才是你应该做的。”
    “放我下来,放我下来,一群笨蛋!”
    麻袋里的袁崇焕竟然大声地骂了起来,并激动的颤抖起来。
    张雨只好无奈地将麻袋放了下来,
    恨恨地瞪了张牢头一眼。
    “瞪我也没用,赶紧逃命去吧,再晚了让人看到了,你们就都走不了。
    —这里,交给我来善后。”
    张牢头看也不看张雨,麻利的将麻袋打开,他刚要扛起袁崇焕,却不料袁督师猛喝一声:慢,
    这一声低喝给了张雨和于天明新的希望。
    袁崇焕从麻袋里出来,向于天明招了招手:小兄弟,你过来。
    于天明愣了一下,随即好像明白什么一样赶紧快步走到他的跟前。
    ”小兄弟,谢谢你能舍命来救袁某人,我这里感谢了,我这里有一块玉,你拿着,将来也许用得着。
    于天明这才明白为什么他的左手一直是攥着的,从不打开。
    这是一块晶莹的玉,上面好像还有几个字,于天明现在可没心思看这个玉,“袁督师,我们一块儿走吧,杀出一条血路,出去了,就是另一番天地了,这个国家现在不能没有你呀........
    没有用的,一切是该结束了,他回头向张雪涛说道:我们走!
    张牢头扛起袁督师一一溜烟地没影了。
    空地上只留下几个呆立的身影。
    于天明感觉身心冰凉,只有手心里的玉才能带给了一些温暖。
    ”撤!“
    张雨低喝一声,于天明也只好跟着那几条身影来到了监狱旁边的饭馆。
    几个人刚坐下来,就看到密密麻麻地官兵从四面八方向监狱方向涌来。
    张牢头虽然没有国家的大情怀,但在小情节上也不是一个恶人。
    张雨说一句这样的开场白后,就对于天明说道:小伙子,有勇无畏,是个人材!现在国家正是用人之时,我劝你不要再过这样的刀头舔血的日子了,整天就是一个杀人的工具,不如跟我一起一保家卫国,来为社稷出把力!
    于天明巴不得呢:我怎么会倒霉的穿越成了这样的角色!我可不想杀人,即使是日常工作也不行。看来自己这个险是冒对了。
    人生不就是赌吗!
    不对,除了赌还要有另外一层意思。
    他噗通一下子就跟张雨跪了下来:”张大侠,若你看得上我,我甘愿追随你,为国家出力,死而后已。“
    ”不要上来就死呀死的,我们都要活着好好的,要好好的为国家出力。“
    张雨原来对这个小伙子感觉一般,愣头愣脑的,一个人也不识,上来就要救人,这不是个愣头青是什么?
    他对这样的人多少有点鄙夷。
    但是这个刻在脑子里的印象,被于天明牢里的那段劝说袁崇焕离开的对话彻底给颠覆了。
    这样一个小年轻,竟然能说动袁督师逃走,不简单,就是自己,也决不可能做到这一点,因为他知道袁督师非常注重名声,是个实干家。
    在下面当县令的时候,就曾经爬到老百姓的房子上去救火,那可是一个县令,正七品级别。
    他的胆大、敢于担当是出了名的。
    所以才会一路走来,赢得了皇帝的认可。
    对这样一个爱护名声象爱护自己羽毛的人,让他逃跑?
    可能性太小了,他也是抱着试试看的想法,跟着张牢头他们进了大牢。
    张雨是一个要么不做,做就要把功课做好的人,所以他布置了外援。
    要不是对张牢头疏于防范,今天晚上很可能就成功了。
    他是万万没有想到,到了关键时分,张雪涛张牢头会来上这么一手。
    是,他一家人都在北京,不象自己,只身一人,没有什么牵挂,走了就没有事了。
    他家里有父母双亲,还有小孩子,一大家子人,想走也走不掉。
    今天晚上的转折太多了。
    关键是在这转折的地方,他发现了于天明。
    这个年轻人,还真行,说话挺有逻辑,而且胆大心细。是块好料,要是能好好锻炼一下,不愁以后成不了栋梁。关键是这一跪,让人觉得浑身得劲儿。
    象张牢头这样人虽然有一身功夫,虽然心思慎密。
    就是太注重自己的日子了,这样的人不会成什么大事,在关键时分也靠不住,今天晚上的事就是明证。还高高在上,自以为牛逼闪电放光芒。
    相比之下的于天明,就有了可圈可点之处了。
    他年迈的父亲还在家里,这小子竟然不顾家人的生死,不顾自己的安危,毅然决然地来做对国家有用的事,这样的人终究会成大事的。
    想到这里,他对于天明的喜欢就又多了一分。
    就想再试探他一下,看看他对于整个国家的大势有什么看法。
    于天明早就对明朱由检的灭亡总结了不下几十遍,他当时总结一方面是出于爱好,一方面也有对自己企业发展的考量,企业其实和社会一样,也是有生命周期,多研究下历史,会发现企业发展一些弯路。
    想不到,这些深入的思考竟然在这里派上了大用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