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诸天剑行 > 第一章:少年问道
    草庐后山。
    一袭玄墨衣衫的少年站在长达三十丈的崖刻之下,凝神注视着崖刻的一幅幅刻图,一双丹凤眼深邃无杂,宛若一泓幽泉。
    白净面庞如是上天最完美的作品,恰到好处的五官比例,如世间最美好好的玉石雕琢而成,便是女子见了也要自惭形秽,仿佛一切的美好都汇聚在此一人身上。
    而少年又有着一头令人哀伤的银发,虽飘逸出尘,但却让人望之心碎,少年本青丝飞扬,转瞬却已白发生。
    修长的身形在风和日丽下如谪仙临尘,他一手负后,一手握拳放在腹部,呼吸绵长与天地和鸣。
    少年的所有心神全部沉浸在刻图之上,有人拖剑而行、有人持剑开天、有人拳撼江河山川、有人剑斩神灵……,最让少年痴迷的是三十六服崖刻图上皆有一道道筋脉运行图。
    这些崖刻存在的年岁据说比草庐存在的岁月还要久远,草庐笔札说这是成仙法,也有人说是远古人族开天之法,众说纷纭,可没人能解开其中的奥秘。
    曾有一拨拨修士都想要来此寻觅仙缘,试图将刻图之上的法门修成,其结果不是疯魔导致一身道行溃散,就是形神俱灭,于是后山就成了草庐一处禁地,直到少年的到来……
    “小师弟,开饭了啊,要是再不出来,你那份儿就要被师尊一起吃掉了。”一道声音自外面传来。
    少年闻言一愣,转头看向禁地大门处,一个高大男子叉腰站在门口,不敢进来,只是气呼呼的瞪着少年,少年挠挠头小跑了过去,不好意思的望着高大男子,笑着说道:“师兄,走吧。”
    高大男子一巴掌呼在少年后脑勺上,笑骂道:“臭小子,我告诉你,要是等会还要我再去厨房煮面填肚子,看我不把你小子以后三天的伙食全换成素菜。”
    嘴上不饶人的高大男子,可眼底深处,却是伤心与无力,在他眼中,眼前少年的身躯早已如瓷器破碎不堪,若不是有一缕缕道意牵引,将其缝合在一起,少年早已不存于人间。
    墨笙闻言一笑:“那我去把师尊以后三天的伙食与我的对换一下,然后告诉师尊是你干的……”
    少年说完就跑开了,高大男子愣在原地,心中嘀咕着,这他娘的小师弟,咋这么不仗义。
    高大男子也只敢在心中腹诽,可不敢说出来,要是被师尊听了去,自己又要去藏书楼抄书了,想想就头皮发麻,还是去田间种地快活些,至于藏书楼,算了……
    如今整个草庐上下就三个人,其他几个师弟师妹都下山去了,师尊有气也只能撒在他这个当师兄的身上。
    只是看着前方那个小师弟,自己受点委屈好像也不算什么,毕竟是自己小师弟嘛。
    三人围在一张饭桌上,红烧鱼、腊肉、醋溜土豆丝、鲜菜汤。除了那条鱼实在山涧中捉来的,其他的都是自己养的种的。
    老天师一袭青衫道袍,头别木簪,除了双鬓斑白外,其实看起来也就是中年模样,说老只不过是说年岁。
    少年曾经问老天师,为何是天师啊?
    老天师回答说:在一个遥远的地方,有一座天师府,剑法、雷法、符箓,冠绝天地,不巧了,为师觉着自己比那座天师府更名副其实。
    墨笙曾问过师尊有多少岁了,只是得了一句模棱两可的回答:山中修道不知几何,红尘炼心不知几许!
    师尊不说,师兄们也不知道,墨笙后面也就懒得问了。
    少年很早就在这里了,他来到这里后至今都没有下过山,每每站在山上向下望去,大多时候只能瞧见一片云海,少有能看见山下的,他只知道脚下这座山峰很高很高。
    对于墨笙来说,他每天的乐趣就是跑去后山观摩那三十六幅崖刻,反正种地养动物什么的师尊也不让他做。
    老天师撩起袖子给墨笙夹了一块鱼肉,笑着问道:“小笙啊,假若你修道有成,想做什么?”
    墨笙扒拉着饭,头也不抬的回答:“我啥时候才能修道有成啊,我都修了十几年的道了,啥也没修成不是。”
    “那修成了呢?”老天师继续追问。
    墨笙放下碗筷,怔怔的望着师尊,随即咧嘴一笑:“我想下山去看看,在山上看不真切,我想看看山下的人间是什么样子。”
    高大男子低着头吃饭,神色黯然,他不敢去看那个眼神明亮的小师弟,当初有个天资卓绝的少年,三年破开元,再四年入乾元境,只差临门一脚就步入传说中的极境神合。
    可一场天劫,将少年的一切都磨灭了,在那之后,少年的气海再也无法开启,无法汲取天地灵力进行修行。
    不仅如此,少年每时每刻还要承受刮骨剜心之痛,天地灵气无时无刻不再冲击少年的身躯,使得身躯如瓷器,皆是裂缝,少年的神魂亦要承受时刻天地磨盘碾压碎裂的痛楚。
    这些年来少年虽然已经习惯了那种痛楚,可每每想起,还是让高大男子头皮发麻,那种痛楚简直非人能承受,但那个小师弟就一声不吭的挺到了现在。
    他真害怕小师弟什么时候就突然倒在地上,然后化作一缕流光消散在天地间,他不敢说,也不敢想,只能在心底为小师弟祈祷。
    最让他难以释怀的,是每天还要装作自己什么都不知道,陪着小师弟打打闹闹。
    老天师伸手揉了揉墨笙的脑袋,欣慰的说道:“很好,吃饭。”
    吃完饭之后,墨笙独自去了藏书楼,一本本手札书籍翻阅着,逐步朝着藏书楼上层走去。
    他不是什么都不知道,当初渡劫之时,他明显感受到这方天地大道对他的压制,甚至说是一种厌弃,将他的天地长桥彻底打碎,连气海都完全沉寂。
    师尊寻来很多天材地宝为自己重开气海,甚至不惜损耗自己道行为自己疏导筋脉,试图强行将天地灵力灌入筋脉,将其引导进入气海之中,只可惜一切都徒劳无功。
    至于什么刮骨剜心之痛,神魂被碾碎的痛楚,他早就习以为常了,只有能感受这种疼痛,才能让他知道自己还活着,还有希望的,就像元师兄说的,毛毛雨而已。
    墨笙有些无奈,喟叹道:“藏书楼里的古札也没有解决办法,十万八千本书籍,无一是我想要的。”
    墨笙退出了藏书楼,收拾好心绪继续前往后山。
    他走到后山,发现那边居然站着一拨外人,每个人都衣着华贵,看上去流光溢彩。
    特别是为首之人,一袭白云金缕道袍,手持长剑,神色从容自信。
    在他身后站在四个与那人年纪相仿的年轻男女,只是服饰稍有差异,每个人的神色都略显倨傲。
    墨笙有些羡慕他们,却并未多看,自顾自的走向禁地大门处,他可不想惹麻烦,听师兄说,在山下,有些时候仅是一个目光就可能惹来大祸,他可不想为师尊惹麻烦。
    远处的几人也注意到墨笙的到来,同样没有打招呼的意思,看了一眼便不再留意,他们的目光都只是看向禁地里面。
    可下一幕让几人都瞪大眼睛,墨笙就那么走进了禁地大门,向那处让世人恐惧不已的崖刻走去,最后墨笙就那边盘坐在崖刻下的一处石头之上。
    几人皆是张了张嘴,到最后一个个只能是咽下一口唾沫,悻悻然离开了此地。
    四人中唯一的女子开口说道:“那就是老天师的关门弟子?真能观摩崖刻而无损心神?”
    为首的俊美男子点点头,眼神闪过一抹异样神色,他叹息了一声:“我来剑庐山草庐好几次,都没有碰到他,每次元先生都只说在禁地观摩崖刻呢,今日见到他居然一时间忘记打招呼了。”
    然后男子就挥挥手继续道:“你们自个儿逛去,草庐很多地方都可以去,只要不去那禁地就行,我去拜见老天师。”
    崖刻下,墨笙的心神完全沉浸,他的心中只有三十六幅崖刻图,一颗道心在此时澄澈如明镜,这些年来他一直在寻找打破天地给予他的枷锁,可现在他觉得没有必要了。
    师尊说山中修道不知几何,红尘炼心不知几许,修道求道而已,为何要执着打破某种东西呢。
    也许他要打破的是自身的枷锁,师尊让他去藏书楼观书海、练字,这何尝就不是另外一种形式的求道证道呢。
    眼前这些崖刻图,何尝又不是一种大道,远古岁月的人族能修行,就是依照更古之人留下的法门修行的吗?他们是不是也曾与自己这般在绝境中修道求道呢?
    天地厌弃于我,我便硬要将自己化作这天地的一份大道,求得这天地的认可吗?
    这些年来,每日打坐、练拳、练剑、读书练字,我墨笙求得不过是自我而已,我就是我,我即是我自己的道!
    心念一起,千头万绪,道道玄妙,道化万千,熔炼为一,一化二,二生三,三是万物。
    这一刻,月明星稀,一道道月华星辉却如匹练万千道,如瀑布般垂落而下,向人间而来,盘坐在巨石上的墨笙缓缓离地而起。
    一道心声在墨笙识海中炸响:“何所求?”
    墨笙发乎本心脱口而出:“求自我,不外求!”
    那道心声再次响起:“道就是道,天地既大道,何修自我之道?”
    墨笙却反问:“天地大道是道,我亦是道,为何修天地之道?”
    天地间一时寂静无声,许久后心声再道:“修道为何?”
    墨笙却在此时漠然睁开双眸,仰头看向天际:“有朝一日,以我之道问天地之道!”
    却不料那道心声却猛地爆喝:“你……要主宰人间?”
    “我只是我,何主人间?”墨笙回应。
    “既如此,那便承道吧!”那道心声缓缓消散。
    墨笙却在此时站起身形,在他的眼中,天地间的月华星辉开始向他缓缓聚拢,他却冷笑了一声:“我需要承你之道吗?”
    只见修长的身形微微蹲下,一脚向后拉开,一脚向前一踏,就那么在虚空中拉开一个古朴雄浑的拳架,一拳向天而去。
    前山,正在打坐的老天师与高大男子同时睁开双眸,皆是一闪而逝,两道身形出现在禁地大门处,见到不可思议的一幕。
    只见那崖刻上方,一袭玄墨色衣衫的墨笙拳出如虹,一拳一拳轰向漫天的月华星辉,不承受那份大道馈赠。
    那漫天的月华被拳头一点点消磨殆尽,再之后,墨笙并指为剑,一剑一剑将星辉斩碎。
    这一切,看得那高大男子瞠目结舌,他转头看向老天师,吞吞吐吐的说道:“师尊,小师弟这是…不打算…修道?”
    老天师眯起眼,右手在长袖中掐诀推演,脸色凝重的说道:“不,他找到了一条自己的道,可那条大道早已经断了啊。”
    墨笙将所有异象都打散之后,身形再次落在巨石之上,又变成了打坐的姿态,只是脑海中出现了一幅幅走马观花的人体经脉图。
    那是一条与如今人族完全不同的修道之路,人体丹田为源泉,随后延伸出一条神桥,在丹田上方有五座神宫镇压一方小天地,之后便是人体四肢相互连通的另外一片天地,再其后便是一条神龙盘踞在神桥之上,神龙盯着前方一片朦胧的大道天地。
    墨笙很快就明白,那里是什么地方,那是人体的识海,泥丸宫所在之处。
    墨笙看着那座神桥,心中明了,这座长桥再不是链接人身与外界大天地了,而是贯穿己身,使得自身成为一处自我大天地。
    他的修行重新有了方向,可这条大道注定会极其艰难,不比远古人族先贤们开天辟地轻松。
    当他心中一片空明之际,一幅幅画卷在识海中炸开,带着他如时光倒流一般回到记事之前的那段时光。
    他的气息开始紊乱,怨气、杀气、恨意在他身遭弥漫开来。
    老天师面色一变,开口吐道音:“静心,凝神,如冰清!”
    刹那间,老天师大袖一挥,一道洁白光辉将墨笙笼罩其中,如水流涌入墨笙身躯。
    墨笙的气息逐渐归于平静,可一道玄之又玄的铭纹印记却浮现在墨笙的眉心处,一缕漆黑如墨,定睛望去如坠幽冥,一缕呈紫金色,仿佛至高神明俯瞰众生,两者交织在一起,如一朵火焰在熊熊燃烧。
    高大男子神色紧张无比,焦急的问道:“师尊,小师弟这是怎么回事?”
    老天师喟然长叹:“尘封的往事,不堪回首的过往,时机已到,他可下山了。”
    高大男子眼前一花,原来老天师身形在巨石上凝聚而出,墨笙已经昏死过去。
    这对墨笙来说,算是一场悟道,更是一场问道,耗费心神之剧,相较于平日与天地大道对抗,来的更加让人胆寒。
    夜晚,老天师与高大男子在院子中相对而坐,听着房屋里传出呼吸声,两人皆是相视一笑,桌上摆着一壶酒水,举杯而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