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君长相思君长忆 > 艺小娘
    “良辰吉日,赢新娘!!”火红的是花轿,鲜红的是嫁衣,鞭炮齐鸣,锣鼓齐响。
    手被人小心的捧起,蜷成拳头,温润的唇落在那骨节处。
    “小娘,我会一辈子对你好的。”红盖下,红唇勾起,眉眼弯弯,红盖外,眉目含情,海誓山盟。
    “小娘,你真是嫁了一个好夫婿。”对门的阿婆夸赞着。
    “大军,你瞅瞅你媳妇,多贤惠,我家那口子要有你这一半,我呀,可真是感恩戴德了。”儿时的玩伴,举着酒杯夸赞着。
    “现在国家正处危机时刻,缺少能上战场的士兵,没有国,哪来的家?希望大家可以自主参军打仗!”村口,穿着战甲的士兵,大声吆喝着。
    “小娘,等我回来。”温热宽大的手捧起那精致小巧的脸,目中满是不舍,柔着声音,哄着,许下郑重的承诺。
    “小娘,你一定要等我回来!”
    眼中盈满泪水,不舍从框中涌出,直至村口,才挥手依依不舍的与之分别。
    “小娘别担心,过不了多久大军就回来了啊,别哭了。”对门阿婆轻拍着着瘦弱的后背安慰着。
    一年,常有书信,虽字迹潦草,却不失思念之情,让人放心。
    两年,书信减少,前方战事频发,不知何日才能休止,回家成了愿望。
    三年,偶有书信,战事还是无休无止,双方僵持不下,莫问归期,也不知归期。
    丈夫离家三年,不知归期,青年貌美,独守空房,茶余饭后,成了话题。
    “你说那他丈夫是不是死在战场了,这么些年也没个音讯。”瓜子皮嘴唇边吐出来,瞧着坐在门口板凳上向村口张望的小娘好奇的道。
    肩头被人猛然拍了一下,盘中瓜子哗啦两声,回头看着那妇人。
    “别瞎说,我前两天还听小娘说来信了,说过不了多久就回来了。”
    “呸!”沾着口水的瓜子壳粘在粗糙布满胡茬的脸上,嬉笑的声音传来:“我说你个老光棍不是看上人家小娘了吧?”
    “胡说!我这不是关心人家吗?”
    哄堂大笑的声音从耳旁传来,风吹起鬓边的秀发,眸光微撇向那八卦嬉笑的来源,不由的又暗下三分。
    四年,书信渺无,只留一封:安好,勿念,等我。
    信纸微颤,边缘皱起,浓墨的字迹向四周洇开。
    “你看这小娘,又在着等她夫婿呢。”眸光撇向坐在家门口的小娘,挎着菜篮的胳膊捣捣身旁的人。努嘴悄声道。
    身旁人“啧”了一声,两头凑近,声音压低:“等什么夫婿啊,等相好的呢!”
    “啊?不能吧?谁啊,村口那老光棍?”
    “人家小娘年轻貌美的能看上他?据说是个文质彬彬的书生。”
    “你咋知道?”眸中闪出光芒,脸上浮出八卦,低着声音问。
    “我也是听别人说的,哎呀我们快走吧,可别让她听见了!”
    风起,有人玩笑打诨,小娘不曾听闻,只怀中揣着那封模糊了字迹的信,坐在家口的板凳上,望着村口,期待着某天心中人能乘暮色而归。
    风胜,路过之人,都驻足对她指指点点,小声耳语,面露鄙夷之色,莫无须有的东西,哪能信口胡来,小娘急到,众人瞧着小娘怒目的样子,笑笑,只说玩笑而已。
    风弱,无人见过小娘的“相好”,人人都知说的是莫无须有的存在,小娘一闹,委屈的只哭冤,众人自知没理,低声道歉,少有人耳语。
    风狂,流言蜚语愈发多了起来,七嘴八舌,人人有口,假的也被说成了真的。
    五年,日暮黄昏下的村口,突然多了一道身影,那个身影沧桑疲惫,带着尘土的腥气,带着胜利荣耀,凯旋归来。
    小娘准备了一大桌子菜,为他接风洗尘,领家嫂子,瞧着久别重逢的小夫妻眼里说不出的怪异,儿时伙伴,喝着烈酒,带着暗示和笑话拍着肩膀。一天,两天,一周,两周,纵使无心,也被流言慢慢侵蚀。
    傍晚,黄昏,木门被重重摔上,锅碗纷飞,叮当脆响,百口莫辩。
    小娘的眼里没了光,小屋里没了声,娇俏女娥,摇曳生姿,花前月下,共度良宵。大军被人勾了魂,小娘就此失了魂,年少情深,海誓山盟,犹如滔滔江水,流入东海再也瞧不见。
    流言不减,烈火愈烈,东窗事发,赤裸的肌肤,杂乱的衣物,潮红的面颊,微颤的双唇,捏紧的双拳,崩溃的嘶吼,交头接耳,指指点点。
    “你也不是什么好东西,要不是你大军能这样?”
    “诶呀,嫂子,我和大军哥是真心相爱的,你不是也有吗?咱两呀,谁也不欠谁的。”
    “臭娘们!你那点破事我都没好意思说,你看看你的样子,真不要脸。”
    “真不要脸呐,自己出轨还不让男的找了。”
    “听说她相好的不只一个,有四五个呢,之前生了个孩子,也不知道是谁的,现在听说又怀了,啧啧啧。”
    “看她哭的,真是梨花带雨,你说哪个男人见了不心动?”
    “小娘呐,别哭了,晚上到哥哥这来,让哥哥疼爱疼爱你。”
    颤抖的双手,紧抿的双唇,布满泪痕的面颊,哭瞎的双眼,一段白绫,一截房梁,一个板凳,一双绣花鞋,一段毒誓。
    穿堂风,飘摇的衣袖,摇晃的双腿,吱呀的木门,暖床笫,娇俏佳人,柔声细语,挂梁三日,山后荒郊,草草下葬,揉捏造作,没有眼泪,众人鄙之,人人无罪。
    死后,也不得安宁。
    “艺小娘死了,大军哥,没人会阻止我们了。”
    “好妹妹,我会一辈子对你好的。”
    后知,好像当初的一切只是当初茶余饭后的玩笑话,后觉,玩笑话如猪油般蒙住了心,毁了人姑娘一生清白,纵容了负心汉肆意妄为,害死了一条鲜活命。
    自欺,玩笑话谁能当真,事情有这样的发展,说不定就是人小娘真的有鬼,我们也没说什么,怎么就上吊自杀了呢,现在人心里怎么这么脆弱,连玩笑都开不起。她家那口子也真是的,连自家媳妇都不信,外人随便说说哪能相信?
    眼见为虚,都知小娘几年克己本分,与其他人交谈也是谦逊有礼,未做半点逾越之事。
    耳听为实,闭口张口,造谣者无需有理,一传十,十传百,版本纵伸,开始的玩笑,最后也变成了真话。
    怨灵结煞,借月还魂,乌云密布,妖风骤起,漫天弥沙。
    “好端端的,怎么刮这么大的风,大军哥,啊!!!”
    清晨暮光,两具被吸干了精气的尸体,房梁之下,白绫之上,摇曳生风,众人惊之,众人骇之,面面相觑,惶恐不安,仓皇上香,磕头道歉,终于真心,犹时已晚。
    林中山村,无人问津,万千魂魄,困于之中,不得逃脱,凄厉怨鬼,失其心智,岁月如梭,二十余载,无人解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