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我在古代种田养崽 > 第104章 薄荷糖 路人缘
    第104章 薄荷 路人缘
    “一颗这么贵?”
    “对啊,一颗薄荷也就拇指尖那么大就要十文钱,那其他岂不是贵出天际?”
    “吃不起,吃不起!这玩意儿谁吃得起啊?”
    书生才没管那么多,他就是喜欢薄荷,吃了神清气爽。
    因此他是第一个跑进店里的人。
    叶小妹和叶二郎早已等候多时。
    店铺里的装修明显和外头看到的不一样。最先开始,书生还以为店里提供了桌椅板凳呢,看起来那么空旷。
    不过是个卖的铺子,姜芷直接让匠人造了个超大柜台,外头看里头的情况不会太真切。
    这样既可以起到保护里边儿人的作用,又可以有效防止盗窃问题的发生。
    这些都是,若是随意放置在外头,供人以手触摸,随手抓取,那她生意可就难做了。
    姜御找的这个铺子很大,卖的部分只占据了一角,剩下的部分被姜芷规划出了两个区域,一个是隔断的,以后拿给叶小妹开铺子,剩下的一角,用来售卖香皂。
    “姑娘,给我十颗薄荷。”书生见柜台小厮竟然是个女子,不由得有些惊讶。
    想到外头那个女大掌柜,书生也就释然了。
    店铺老板就是个女人,聘用女小厮也说得过去,说不定这就是人家丫鬟,临时来帮忙什么的。
    “给!”叶小妹利索的用夹子夹出十颗薄荷,用油纸包好后放在了柜台上,这边书生也数出了六十枚铜钱,铜钱散了一柜台。
    叶小妹拿出小秤来,也不数钱,而是悉数将铜钱放置小秤盘上,称了称重量,然后再取出其中一枚,用更小的称称了称。
    如此确定数量确实为六十枚。
    书生被叶小妹的操作给整懵了。
    从未见过这样数钱的。
    这女子真是聪慧。
    书生不由得多看了叶小妹几眼,随后又问了问牛乳的价格。
    “客官,牛乳就字面意思,乃是牛乳加所制,价钱相对较高些,二十文一粒,今日全场六折,算十二文一粒。”
    “给我来十粒。”不知怎么的,看到这雪白雪白的牛乳,他就忍不住流口水,这味道不尝尝,便是人间损失。
    “好。”叶小妹又夹子夹了十粒牛乳出来。
    今日这些除了白砂,每样都准备了一箩筐。
    看这价格,就得劝退一批人,所以一箩筐能不能卖得出去都还成问题。
    拿到牛乳,书生迫不及待吃了一粒,味道出来后立即赞不绝口。
    “味道醇厚,还软有嚼劲,不错不错,改明儿小生定要带同窗好友过来品鉴一番。”
    “多谢客官赞美,小店不胜荣幸。”叶小妹福了福身。
    这话是姜芷交给叶小妹的,虽然叶小妹就只负责今天一天,但今天尤为重要,礼数必须到位。
    书生乐呵呵的出了去,剩下的人都翘首以盼他给出评价,只听他道:“此物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尝!好东西,是好东西!贵点又怎么了?独一无二才是真!”
    有了书生的赞词,周围一些蠢蠢欲动之人也按捺不住了,一窝蜂往里闯。
    还没吵闹就看到墙上挂着几个大字:“人多时请自觉排队!”
    好家伙,买个东西还得自觉排队,还不许插队,这还有没有人性啊!
    但大家还是选择了遵守,不一会儿福满堂店门口就排起了长队。
    买得起的等待投喂,买不起的看个热闹。
    姜御还给排队的不拘泥是买还是不买,人人都发了一颗冰。
    这一波操作直接收获了一批人的好感,拿姜芷的话来说,一个铺子可以无人光顾,但铺子的路人缘必须要好,否则就永无翻身之地。
    果然,路人缘好了,原本许多不想买的人也加入了卖行列。
    虽然大多数只是买几颗尝尝鲜,只有少数买二三两白砂或者冰回去的。但下午关店后,姜芷和两个大孩子数了数钱,竟有五贯之多。
    抛开成本两贯,净赚三贯。
    这还是一天的盈利。
    姜芷铺面的位置靠近码头,以后进出的商人必然不少,说不定还会接到大单子,一切可能性还很大。
    她这房子后院的后门一推开就是河流,清洗东西十分方便,出行只需撑起一叶小船。
    院子里还有水井一口,井口被姜芷安排了压水机,只需要握住手柄按压,出水口便会扯水上来,完全不需要丢桶下去打水上来。
    “小妹,对于这个结果你可满意?”姜御看着叶二毛记完账后问。
    姜芷微笑不说话,不满意或者满意,没表态。
    做生意特别不容易,要计算各种成本,时间、人力、物力、浪费都算成本。卖吃的的东西要考虑保质期的问题,一旦过期时间太久,就形成了浪费,损失不是一丁点儿。
    开业第一天,姜芷便陷入了这样的焦虑当中。
    若是亏的裤衩都不剩,以后还怎么好好养孩子?
    但姜芷又自信自己的东西可以在这个时代争夺璀璨光辉。
    看到姜芷的反应,姜御便知晓姜芷的心里的预期远远没有达到。
    新安县太小了,要是在东都,现在他们这点东西根本不够东都人塞牙缝儿的。
    店铺是开起来了,姜芷该按照计划书上的走下一步了。
    叶二郎在村学里学了识字和理解文章后,又萌生了只学算术不再识文断字的想法。
    经过姜芷苦口婆心的劝诫,叶二郎答应上县里的私塾再读两年书。在姜芷看来,叶二郎才学了些皮毛,甚至皮毛都不是,竟就不想再学了,一心想钻进匠人行列去。
    万一以后吃了没文化的亏,岂不得不偿失?
    镇上私塾价格比村学贵很多,姜芷不怕钱,叶二郎进了私塾也怕白了钱,因此学得颇为认真。
    姜芷的下一步便是香皂,目前店铺里放的是基础的土肥皂,不过她在里面加入了木香香水,因此土肥皂有了木香的香气。
    叶小妹和叶二郎都有自己的事要做,须得在店里放置几个小厮才行。
    “小妹是在为人手不够发愁?”姜御看着姜芷皱着眉头,不由得试探性一问。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