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公主日记 > 第37章 你说为何?
    张瑛的事情在宫中并没有掀起波澜,甚至连知道此事的人都很少。

    除了安乐赶过去寻找天佑途中遇见的三名侍卫,其余人都是萧衍的亲信。

    但是自从王游被萧衍不由分说的送进云阳大狱,无论去给泰兴帝传讯的侍卫还是被留下的胆小中年侍卫,都心生恐惧,始终对此事守口如瓶,没人敢多说一个字,深怕牵连到自己身上。

    他们俩甚至不敢将此事回报家中,让家族为自己活动,就怕一个不小心,把事情闹大了,反而让陛下回头找自己算账。

    因此,后宫之中一派平静。

    连唐妙蓉都是反复叮嘱了儿女几次“有问题直接找陛下解决”之后,都将此事丢开了。

    重阳节在即,唐妙蓉仍旧惦记着之前自己疏忽了儿女的事情。

    她心有所感,直接跟唐皇后商量起泰兴帝的提议:“姐姐,你看陛下说的我照办如何?大事抓在手里,剩下的让吴昭容帮我分担一些。”

    唐皇后咳嗽了几声,被唐妙蓉扶着喝了一口参茶,然后笑着低声说:“妙蓉,陛下不是个好色的男人,后宫被他宠幸过的女人很少。凡是有幸的女子,我都给提了份位,可到现在连九嫔都没填满,陛下幸过的女子掰着手指都能数清楚,能帮你的人太少了。”

    唐妙蓉疑惑的眨了眨眼睛,放轻声音询问:“姐姐这话似乎有深意?”

    唐慧颖合上眼睛斜倚在松软的靠枕上,轻柔低缓的语气不变:“陛下年轻能放纵的时候,没时间在女人肚皮上耽误时间;等到朝中环境好一些的时候,他已经没心力再流连花丛——有你这么一个娇俏美丽的知心人,他就满足了。宫中现在剩下的产育过子女的嫔妃都有哪些?”

    唐妙蓉仍旧不清楚唐皇后话中深意,但听到她的问题依旧立刻给出答案:“五皇子的生母刘才人、六皇子的生母张采女和八皇子的生母吴昭容。”

    唐皇后动作缓慢的点了点头,随后说:“你懂了吗?”

    唐妙蓉自然不懂其中关键,仍旧摇了摇头,可她想起唐皇后此事正闭目养神,只好再开口说:“恕妹妹驽钝,我不明白姐姐的意思。”

    “阿瑭是老五,你觉得为何他母亲份位会比老八的母亲还低?”唐皇后一针见血的指出其中问题。

    唐妙蓉一愣,仔细回想自己小时候居住在宫廷之中经历的事情,却发现她怎么也想不起刘才人这么个人的存在!

    唐妙蓉面上一白,血色褪得干干净净,忍不住提高声惊呼:“难道刘才人已经没了?”

    唐皇后弯着嘴唇笑了笑,终于睁开眼睛,但她的眼神十分奇异,明明十分冷静克制,其中却又夹杂了几分怜悯。

    “刘才人是个不聪明又很胆小的女人,她没死却不如死了。”唐皇后口气淡淡的说。

    不等唐妙蓉再问,唐慧颖已经继续道:“老三和老四早夭,都没来得及被陛下赐名就走了。他们和阿瑭是同一年出生的,最有意思的是,这三个孩子还出生在同一个月份里——三个孩子说是都染上了‘瘟疫’。”

    唐妙蓉这才反应过来唐皇后说的事情是怎么回事儿。

    周朝疆域广阔,地大物博之下难免会有东边涝西边旱的事情。

    那一年碰巧全国大旱,接着入秋时节又大雨不断酿成水灾,等到洪水退去,许多蒙昧的百姓不顾官府提醒,饮水不洁或是吃了在洪水中泡死的家畜肉,一场瘟疫不可避免的发生了。

    人逃难都有往京师跑的习惯,即使沿途设下关卡,瘟疫仍旧慢慢传入京中,京中官员富户几乎人人自危。

    可无论怎么说,宫中的食水都是经过层层挑选的,宫奴宫婢都无人染上瘟疫,三个小皇子都被娇养,又怎么会染上这样可怕的病呢?

    唐妙蓉听到这些事情,脸上的血色更淡了。

    唐皇后拍了拍她的手掌以作安抚,口中话却没停下:“照我的意思,反正嫔妃的位置空着也是空着,陛下又不专宠谁,给这些产育过皇子的嫔妃高位又能如何?三人孩子都生了,全都提到九嫔的位置就是了,她们过得好,皇子们也能被照顾得更好。也是我当时年轻,有卖弄贤惠的意思,故意挑着过节朝臣和嫔妃都在的时候提起此事,结果引出了一场祸事。”

    “姐姐这么大度,怎么还会有祸事?”唐妙蓉听了这些话,却更觉得昏头涨脑了。

    唐慧颖摸着唐妙蓉的发鬓,轻轻笑着,无奈的说:“你以为人人都像你一样不喜欢高位,觉得我不会害你吗?人性本恶,人性本贪。”

    唐皇后的脸色冷了下去:“陛下那时候国事缠身,听了我的建议随口说了一句‘国库的钱买粮食和药材救治灾民还不够,一口气册封三个,太浪费钱了,等等再说吧’。这话并没有错,提到九嫔的位置上,她们都要独居一宫,宫殿需要修缮、家俱需要现打新的,珍奇异宝的摆件需要挑选送过去,都极为耗费人力财货。陛下让她们安心等着是国事平静再册封也属常理。可她们三个却认为陛下不是觉得时间不对,而是认为不该一口气册封三人进入九嫔之列。小刘氏和陈氏都出身京中高门,有七窍玲珑心。无论谁说一句什么话,她们俩都要掰开揉碎了去品位其中深意。老五的生母刘氏虽然也姓‘刘’,父亲却只是个通过科举才获得进入朝堂的机会的穷书生,刘氏不敢与她们比肩,平日里伏低做小,那次的事情自然是歇下了升份位到九嫔的心思。”

    唐皇后摇了摇头,叹息一声:“可说来也巧,小刘氏和陈氏都觉得进位靠的是儿子,想方设法害对方儿子的时候,偏偏被刘氏知道了消息。刘氏原本死了的心思又盘活了,压下自己知道的内情谁也没说,硬挺到老三和老四前后脚没了,她才去陛下那里哭天抢地的告发此事。”

    唐妙蓉听完这些事情,也只能摇头叹息,感慨一声:“刘氏果然不聪明。她若是一辈子将这件事情压在心里绝不开口,或许还能置身事外,哪怕做不到九嫔也能进份位,安安稳稳的熬日子。可等到小刘氏和陈氏的儿子都死了去陛下面前邀功,这不是在陛下心里捅刀子,故意说她盼着陛下死儿子之后自己成为唯一一个还有儿子的女人好进位吗?陛下容不下她的。”

    唐慧颖苦笑道:“谁又能想到如此愚笨的女人竟然是唯一没遭受丧子之痛的人呢?许是她当时没有主动害人之心的回报吧。不过无论如何,陛下不能容忍这样的女人亲自将皇子抚养成人,陛下直接将刘才人送去处置先帝嫔妃的寺庙里让她了此残生了。”

    “……那五皇子?”唐妙蓉不由得追问起萧瑭的被谁照顾的问题。

    “母凭子贵、子凭母贵。纵然陛下知道老五无辜,看着他还是会想起刘才人和另外两个惨死的孩子来,干脆让老五的乳母直接把他养大了。”唐皇后说起这件事情颇为堵心。

    她以为宫中嬷嬷都是规矩人,教育出的孩子不会有错,等到萧瑭大了,唐慧颖却发现自己真是太想当然了。

    萧瑭现在那副猥琐瑟缩的模样跟宫中去势的太监有什么区别?

    哪里还有一丁点皇家威仪。

    可性格已经养成了,唐慧颖根本掰不过来萧瑭的性子。

    唐妙蓉知道姐姐在想什么,只能轻声安慰:“等过几年娶妻生子当了父亲,五皇子就能明白自己的责任,做个顶天立地的男人了。”

    唐皇后现在自己命在旦夕,对萧瑭有心无力,也只能宽慰自己,她跟着唐妙蓉的话点了点头。

    唐妙蓉等到唐皇后将一连串旧事全部说完,忽然明白了她最初提起产育过皇子的嫔妃到底是为了什么!

    “多谢姐姐指点。”唐妙蓉真诚的说。

    唐皇后笑了笑,疲惫的已经在她脸上蔓延开。

    她握着唐妙蓉的手叮嘱:“人只看到了一丁点希望,就可能为了目标疯狂。吴昭容本来就是个忠厚老实又不乏眼色的女人,现在我眼看着没几年活头了,宫里你就是头一份,她肯定会攀附你生活的。可你这性子太清高了,谁都知道你好哄骗。让她协理后宫无妨,但你要自己小心,别被她背后捅刀子。这世上没有真正无欲无求的人。”

    “姐姐就是无欲无求的人。”唐妙蓉像个小女孩似的晃了晃唐皇后的手,一脸娇态。

    唐皇后脸上绽开笑容,心里酸甜苦辣交织,复杂的心情只有她自己明白。

    可想到唐妙蓉对她的亲近,唐塔皇后仍旧笑得十分舒心,低低的说了一声“你啊……”话音未消,人已经精力不足的睡了过去。

    唐妙蓉小心翼翼的为她掖好被角,又对听荷嘱咐几句,回到前厅处理宫务,想着今年重阳节登高改选个什么时辰出行才能不让唐皇后疲惫。

    对唐妙蓉来说今日听到的事情只是一段旧闻,根本没想到今日听说的“小刘氏”和“陈氏”会跟自己有什么牵扯。

    长于宫廷的唐妙蓉却忘了,京中高门之间关系千丝万缕。

    天佑刻苦,安乐有大人的脑子,学业进步都很快,虽然因为年纪小握不牢笔,两个孩子仍旧写着一手狗爬字,可跟着六七岁开蒙的孩子听课却已经没影响了。

    这一天,安乐发现总是跟在唐皇后所出七哥萧觉身后的一个男孩频频看向自己,一副想要接近又有些迟疑的样子。

    安乐忽然想起来,她入学好几个月了,真的……没朋友……

    Σ(っ°Д°;)っ我的天,小伙伴,你们都在哪里?请让我看到你们的手!

    安乐有些迷茫的四处看了一圈,却只在自己身边发现了端坐着等自己下学一同回宫的天佑。

    她尴尬的收回视线,手指缠在一起,心想:我的日子是不是过的太宅了?整天围着养母、生母和弟弟转悠就满足了,从来没想着做点惊天动地的事情。

    连能够当做大靠山的皇帝父亲,我都没有每天端汤捶背、嘘寒问暖。

    果然是生存环境太轻松愉快了吗?

    日后真应该警惕一点的,总觉得最近安静得不同寻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