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龙野传 > 15.奇蛇
    回到家,他把抓到的鱼分了三分,一份送到爷爷家。

    送鱼的同时他把捡的尼龙网兜儿拿给爷爷看,让爷爷用透明鱼线给他织个差不多大的渔网,准备明天大干一场。

    他爷爷是村里有名的巧手,果笼、菜篮、渔网,编制手工艺品都是信手拈来。

    织个小小的网兜儿那还不是小意思,让敖夜明天早上过来拿。

    送完爷爷那一份儿,敖夜顺道给素奶奶送了一份。

    回到家两只小猫跟在他屁股后边,眼巴巴的看着他。

    敖夜挑了两条小一点的鱼分给两只小猫。

    狸花猫低头就啃。

    六点梅颇有灵性,朝敖夜喵喵几声,算是表示感谢,这才趴下来开始吃鱼。

    敖夜打水洗鱼,鱼头内脏全被他扔进了猫食碗里。

    三两分钟两条鱼就被小家伙们啃剩两条鱼刺,接着就把头扎进猫食碗里大快朵颐。

    ......

    油起烟,葱姜蒜下锅炸至金黄,倒上一勺面酱,翻炒,下酱油、一点白糖,鱼下锅,翻动几下,加一碗水,盖锅盖。

    敖夜不懂啥叫厨艺,熬鱼完全是按照炖大白菜的套路来照葫芦画瓢,中间时不时尝尝鱼汤的咸淡。

    鱼新鲜怎么做都好吃,加上他咸淡控制的不错,熬出来的鱼算得上是鲜香味美。

    “香!”

    海鲫鱼不是一般的香,单论鲜美能把黄花鱼、带鱼、鲳鱼甩出一条街,就是鱼刺实在太多,拉低了档次,这才沦落为杂鱼。

    敖夜难得吃上一顿舒心饭,他把葱姜蒜挑了出来,随后大快朵颐,就这玉米饼子吃了半盘子鱼。

    另外半盘给老妈留着。

    ......

    次日风和日丽,敖夜一大早就跑去爷爷家拿网。

    爷爷的手艺真不是吹出来的!

    一米长的大网兜儿不需要任何外物支撑,单靠丝线自身的弹性自然形成规则的桶状,透明鱼线在水里很不显眼,不容易被鱼发现。

    仅仅需要在入口处加个支撑,绑上绳子,一张只针对海鲫鱼的完美渔网就成了!

    爷爷家铁丝、铝丝都有,他截了一段铝丝,把渔网入口做成方形,在两边各留了一个十几厘米的签子用以固定,又在渔网后方绑了一个小小的铅锭。

    他绑好鱼篓,把渔网塞了进去,赶上自行车就去赶海。

    临近中午他看见零星的海鲫在岸边附近活动,很快就集结成群。

    敖夜等周围没人,收起鱼钩拿上鱼篓悄悄跑过去下网捕鱼。

    正如他预料的一样,新渔网确实达到了他预期的效果。

    鱼群并没有发现危险,非常自然的游进陷阱,每一网上来都有十条以上的收获。

    透明渔网沉在水里毫不显眼,不仔细看很难发现,偶尔有人路过,他就装作正常钓鱼。

    昨天晒伤的皮肤已经爆皮了,太阳再度照在他裸露的我皮肤上伤上加伤,火辣辣的疼。

    下午两点半左右又起风了,鱼群散开,游进深水区。

    敖夜清点收获,猛地一提鱼篓儿,差点闪了腰。

    绝对有三十斤开外。

    “哈!哈!哈!哈!”

    他赶紧收拾家伙,废了好大的劲儿才把鱼篓搬上后车座。

    带了这么多鱼,就他得小体格儿根本蹬不动车,只能推着自行车,艰难的往回走。

    到家几乎累虚脱了!

    他特意把敖玉喊了过来,拿出一个瓷盆盛了一盆子让她拿回家。

    日后借钱也好张口。

    对于敖夜弄回来这么多鱼,老妈吃惊归吃惊,却一再嘱咐他海边危险,少去海边玩。

    ......

    十月三号,国庆最后一天。

    早上刮起了小风,敖夜没有再去抓鱼。

    刮风不是最重要的原因,主要是他的肩头晒伤太严重,实在不能再出去嘚瑟了!

    早上老妈熬了一锅鱼,又把剩下的鱼收拾干净用盐卤上,打算晒成鱼干。

    敖夜写了一会作业,看看时间马上就要播放动画片《聪明的一休》了!

    他把书本一扔,撒丫子朝隔着两个门儿的同学于阳家跑去。

    进门才发现屋里已经坐了好几个人,除了于阳,还有同学于刚、于水,邻居于涛,于阳的堂弟于超。

    于是村里的大姓,半大不小的孩子里面超过一半姓于。

    于水看见他进门儿就问道:“敖夜,你喂不喂狗。”

    “想喂啊!什么狗?”

    “不知道,早上路过西河大桥的时候我听见桥下有小狗在叫,你要是想喂的话,过会儿咱们去看看。”

    “好啊!看完一休咱们就去看看,狗一窝肯定不止生一只,你们都想不想养狗。”敖夜看向其他人。

    于刚叹了口气说道:“我家,人都吃不饱,哪有粮食养狗。”

    “我家里有只长毛狮子,不能再养了。”于涛说道。

    于阳摊摊手说道:“我过不了几天就要搬家了,没法养。”

    “你般哪儿去?”

    “俺爹在沙岛盖了房子,我们要搬城里住。”

    “那我们以后岂不是没地方看电视了!”

    于水接过话道:“没事儿,去我家,俺爹托人买了个14寸,过两天就到了!”

    “那就好!”

    这么大的孩子没心没肺,离别伤感都跟他们无关,一个个盯着电视呵呵傻笑。

    看完一休,其他人在屋里继续看电视,敖夜和于水、于刚一起去西河桥。

    远远就听见桥下草丛里有小奶狗嗷嗷的叫声。

    他们三个每人折了一根棉槐敲打草丛,驱赶蛇虫,顺着声音寻找小狗。

    没一会,他们就看见一片被压平的草丛中间趴着一只肉墩墩的黑色小狗儿。

    小狗生下来没几天,还没睁眼。

    敖夜没多想,伸手就把小狗抱进怀里。

    这个大桥下面水不太深,桥洞上有不少窟窿,家雀儿特别多,于刚和于水就想去碰碰运气,看有没有离着岸边近,能够得着的鸟窝,掏家雀儿。

    他们两个在桥下转悠,敖夜抱着小狗在桥上看。

    “找到没有?”

    “这个窟窿里面有草,就是不知道有没有小家雀儿?”

    “搬石头,垫着,你骑在我脖子上能够得着。”

    “手伸不进去,最好找铁丝儿钩出来。”

    于刚、于水忙着般石头,敖夜闲来无事低头朝桥边排水孔看了一眼。

    “卧槽,这是什么?”

    只见一条十三四厘米长短,圆墩墩的黑色小蛇正趴在排水孔一侧,说它是蛇是因为它没长脚。

    这小蛇身上漆黑如墨,却有格外的光滑,全身上下看不到一个鳞片,脑袋略大,一对与体型不相称的白色大眼睛,在阴影中居然闪着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