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明末双穿门:开局救下崇祯 > 第二百三十二章 戍边的大明城战士!
    时间匆匆而过,又一次到了年底。
    唐毅站在窗前,看着有一批新军的训练,陷入了沉思。
    按照时间计算,今年是历史上1645年的年底。
    唐毅则是再次吩咐让所有官员召开年底总结的会议。
    他需要对于大明城的战略,以及明年的方向再次做一次调整!
    当唐毅穿上正装,坐上车子,向着会议大厅而去的时候。
    此时,在遥远的北方草原。
    “班长,这里可他娘的真冷,我是真没见过这么冷的地方!”
    北海以北三十里处,在一座木头和水泥搭建的房子之中。
    几名大明城的士兵,正坐在炉子旁边,烤着火,聊着天。
    他们是两个多月前被派到这里来的,车子进不来,就靠着他们走。
    大部队将这里的俄国人赶走后,他们就在周边修建了房屋和哨塔!
    然后留下人,就撤离了这里。
    并且将他们的国境线,向着北海以北扩张了几十里地。
    而他们的任务,就在在此地,守住他们的边境!
    唐毅对于这里看得极为重要,他需要让人先将这里占住,之后才能够控制住这里。
    而这里天气本就寒冷,如今又正值冬季,更是严寒。
    他们的车子也进不来,并且没有路,所有一切东西,都是靠着人背着进来的。
    就连如今的屋子和哨塔,以及所有生活用品!
    “马上要过年了吧,今年看来是回不去了!
    不过我给家人写信了,我们在守边境,绝不能让那些罗刹国的蛮夷进来!
    听说北海开春后,里面鱼不少,休假时候,我们还能够钓钓鱼,找时间做艘小船,还能够打鱼,这样让军部给我们送物资还可以轻松点!
    我们能自己解决的问题,就自己解决,不能让后勤部的兄弟们天天背着物资给我们送!
    如今国内人手挺缺的,我们大明城拿下了整个华北,还不知道要用多少人去收拾治理残局呢!”
    这时候,班长林友生说道。
    他们在这里守卫边境,每天要走四十里路,巡视周边,跟其他哨所的人在中间碰面!
    而且这里冬季太过严寒,很是辛苦。
    如今大明城没办法将大量铁丝网送入这里,所以没办法将边境线给圈起来。
    不过如此长的边境,唐毅也不准备去圈。
    如果沙皇不死心,他不建议让对方明白,对他们大明的土地有想法后果是什么!
    不过唐毅知道,沙俄的野心不会因为他的一次威胁就会停止的。
    毕竟沙皇是没有真正见过大明的实力的,就算是这次他们将盘踞在北海这里的沙俄人给赶走。
    消息传入沙皇耳中,他依旧不会在乎。
    只有一次真正的战争,才能够让其明白,这里乃是大明的土地。
    不过唐毅近两年并不打算对沙俄动手,毕竟如今国内的形式还是太过严峻。
    他还没有彻底统一大明境内,就算统一了。
    起码需要五年的功夫来整理各地,再加上全国各地的大基建以及政府机构的建立和管理人员的培训。
    这个时期最起码需要十年,而在这十年内,也只是将所有台子和基础的东西辐射到每一个人身上。
    最后再需要十年进行修生养息,来缓解大明曾经王朝末年给这片土地上带来的损伤!
    所以,唐毅起码需要二十年的时间,才能够让整个大明改天换地。
    而这只是他预想的最好最快的情况下,如果万一有其他事情。
    那么可能这个时间还要延长!
    而在这之后,他才会渐渐对大明周围进行各种手段。
    毕竟要将大本营给经营好,他才放心去其他大陆搞事。
    而且届时,大明一旦恢复生息,那自然也是天下无敌。
    他可以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美洲大陆拿下,甚至于是澳洲大陆,以及欧洲,非洲等各个大陆上最为值钱的地方!
    “砰砰砰!”
    而就在这时,突然门口响起敲门声!
    “老林,是我,来给你们送棉被棉衣了!”
    听到这个声音,房间之中一个战士立马起身,走向门口。
    他先是透过门洞看了看,确认了一下。
    不怪他如此谨慎,而是之前就有那些罗刹国的人大半夜三更来假装他们大明人偷袭他们。
    不过就是最后没得逞罢了,毕竟那些人的大明话,说的太过垃圾!
    看到没问题后,这名战士打开了门。
    门口是三个人,他们三人拉着板车,上面盖着布匹,看样子是给他们送的补给。
    “都出来吧,罗哥他们来了,我们先把东西搬进去,罗哥你们先进去烤烤火,喝喝热水暖暖身子!
    这一路走来上百里路,没一点人烟!”
    这时候,林班长走了过来,对着几人说道。
    那名叫老罗的人和其他两人笑着说道:“没有什么,这是我们的分内事情,你们在这边戍边,我们在后方也才能放心的生活!
    倒是你们,在这种天气下,还要守在这里,每天走几十里路巡逻,对比这些,我们走这些路算什么!”
    听到这话,林班长和众多战士没有说什么,只是笑了笑。
    这是他们身为大明一位战士和军人的责任,没有什么辛苦不辛苦的。
    其实一开始上边要把他们分到这边来,他们其实内心是有些不满的。
    倒也不是因为这边的环境原因,而是因为远离了他们国内的战争,毕竟身为一个战士,他们想要的就是建功立业。
    如今大明城对华北各地进行收复,大小规模的战斗都在一直发生着。
    他们在这里每天虽然经历严寒,但是安全性比起在国内要好的多,毕竟那些罗刹人在经过几次的反击后发现没效果。
    早就不知道跑哪里去了,所以,如今他们在这里,只是感觉无聊罢了,但是对于戍边这件事,他们内心还是很骄傲的。
    等到众人将棉被和棉衣全部搬进来分发下去后,一大伙人围在火炉周围,聊起天来。
    “对了,老林,这是邮局那边的信件,是给你的,应该是你家里人寄来的!”
    这时候,那位罗队长突然从怀中掏出一份信件,递给了老林。
    大明城如今内部也是有邮局的,并且是政府直接成立,归于运输部之下。
    邮局成立后,招募了上千的邮递员,分散在大明城管辖区境内,负责每日的信件。
    至于个人的物件邮递,唐毅并没有开启这个,毕竟如今大明城的管辖区还是太小。
    华北之地还没有彻底收复安定下来,就以山东半岛那么大点的地方,物件邮递这种事情还是不太划算的。
    唐毅准备到大明城管辖的区域大了后,再进行这种事情。
    毕竟在大明城境内,如今有着专门的客运汽车,基本上就算是离大明城最远的莱州边缘地区的村镇到大明城来,也不过要大半天时间而已。
    而像北海这边,那就更为遥远了,这边没有设置任何邮寄点。
    并且连大明城的城市和驻守部队都没有几个,铁路更没有到这边。
    虽说道路已经在修理之中了,但是想要修理到这里,起码需要两三年的时间。
    所以,这些信件,都是由大明城后勤部的人员每次给边防的哨所运送物资时候顺带的带来。
    对于边防这些哨所,一个哨所就五个人,在边防的哨所有数百座。
    加起来有近两千人在这边戍边,但是对这边的物资和后勤,却是需要近五千人来维持。
    这就是没有道路,也没有铁路的坏处,一切东西都要靠人力运送。
    不过在道路和铁路修建好后,这个问题就会解决,届时只需要几天时间,就可以从这里直接乘坐火车前往大明内地。
    并且运输资源的成本也会下降无数倍,并且还可以以铁路沿途,建立多个驿站以及驻守的部队甚至于是城市!
    像是华北,以及草原之北这些地方,唐毅不可能放弃这些地方。
    虽说他以后准备让人口还是东移,向着沿海地区聚集,但是内陆不可能不留人。
    只是在各个地区,建立大城市,以小城市拱卫,尽量平衡南北甚至是东西边的发展!
    老林这时候接过信件,看了看上面的字迹。
    “寄件人:林晓青
    收件人:林友生。”
    而另一个寄件人,就是她的女儿。
    看着上面歪歪扭扭的字迹,林友生笑了笑,其实他识字也没多长时间。
    他以前也是一个农民,虽然想读书,但是没有那个条件。
    直到来了大明城,倒是终于实现了他识字的愿望。
    虽然他进步很快,但是字好不好看这东西是需要时间练习的。
    他的字未必比他六岁的女儿好看。
    而他无比幸运,带着妻子女儿来到了大明城,甚至让他们已经踏入鬼门关一脚的家人和他,改变了命运。
    如今他的妻子在大明城的第一中学初中部工作,而他的女儿在大明城幼稚园上学,不缺吃不缺穿,比他们以往的生活不知道要好了多少倍!
    不过他记得没错的话,女儿今年应该要上小学一年级了。
    大明城的开学时间和后世不一样,是经过唐毅调整的。
    林友生这时候,将信件打开。
    他看着上面的字句,默默的读了起来。
    “爹爹,我是小青。
    我好想你啊,不知道爹爹你什么时候才能够回来!”
    才看到第一句,林友生的眼睛就是一红,虽然上面的字迹歪歪扭扭,甚至还有拼音。
    但是似乎他已经能够想象到,女儿写这封信时候的样子。
    他是两个多月前被派到这里的,至今也没有回去。
    而他们的任务时间是一年,起码要到明年这个时候,他们才能够完成戍边任务换其他人回到大明城。
    而他对女儿说的是他去很远很远的地方执行任务,等到他回去的时候,就带女儿林晓青坐一次火车。
    虽然来到这里只有两个多月,但是林友生对于女儿和妻子也是无比的思念。
    “爹爹,三天前,一个叔叔来家里看我和娘了,听娘说,他是我们大明的首相!
    那个叔叔长得很高很高,他还抱着我,给了我一种黑黑的但是很甜的糖果吃!
    而且那个叔叔还问了我好多问题,给我讲了很多故事!
    对了那个叔叔说让我把他叫唐哥哥,不然就把他叫老了,叔叔给我说,爹爹你去了很远很远的地方!
    是替我们大明守卫边疆,你是我们大明的英雄!
    但是小青不想让你做英雄,小青只想让你平平安安的,不过娘又对我说,如果没有爹爹你们这种英雄!
    那么小青和娘,还有很多人都不能给安全的生活在大明,娘还给我说,小青要为爹爹自豪,因为正是有爹爹这种人在,我们才能够过上这种生活!
    对了哦,还有小青今年上一年级了,今天上学时候,老师还夸小青很聪明,还给了小青一朵小红花!
    就是小青好想爹爹啊,爹爹你说好了等你回来要带我去坐一次火车的!
    爹爹,我把老师给我奖励的小红花送给你,还有小青画的一幅画!
    希望爹爹早点回来,小青一直在等你哦!”
    将信件看完,林友生的眼泪再也忍不住。
    有道是男儿有泪不轻弹,但是面对自己的家人和女儿,他的心却是始终柔软的。
    林友生这时候才发现,在信件之中,还夹杂着两张纸和一个红色的花,应当就是女儿送给自己的。
    林友生将那朵花找了块布,小心的包了起来,然后放进自己怀里的口袋之中。
    这时候他才打开另外两个纸张,其中一张是一幅画,画中是一男一女还有一个小女孩。
    男的穿着大明城的军装,而女的穿的大明的传统服饰,那小女孩穿的学校的校服。
    虽然画中的人物略带浮夸,但是林友生的心里还是暖暖的。
    他将画折好,然后放到了枕头下面。
    而最后一张纸,他打开,是妻子赵香玲给他写得信。
    “夫君,见字如面!
    我与女儿在大明城生活的很好,勿要挂念!
    在边疆安心戍边,注意安全,我和小青还在家中等着你!
    ......”
    林友生将信件看完,心里也是久久不能够平静,他的妻子曾经乃是一名秀才之女。
    从小就读过书,颇有几分文采。
    一次意外,他与妻子相识,最后渐生情愫。
    而他那老丈人,倒是一个开明之人,没有棒打鸳鸯。
    最后他们顺利的成了家,成家后有了女儿小青,他们祖籍原本乃是山西之人。
    而在前几年的灾荒之中,他们两家的老人都为了让他两和孙女活下来,就将粮食给了他们。
    要不然他们也不会撑着到大明城!
    信件之中,妻子说了些许近来大明城的变化,以及上面又给他们发了多少钱和粮食。
    以及首相去家中看望他们的事情。
    之前,唐毅和高层一众官员确实拜访了这些戍边战士的家人。
    并且给他们送上了粮食和一些其他生活用品,并且发放了一百元的补贴。
    不过唐毅并没有去多少人家,毕竟整个戍边的人达到几千人,他要是一个个看望,看到五年后也看不完。
    所以就挑选了十几个人,而其他人自然有大明城其他各级官员去看望。
    想到女儿的信件和妻子的信件,林友生一时对于唐毅也是更加的敬佩以及对大明城更为忠诚。
    他虽以前远远的看见过他们大明城真正的领导者一眼,但是这种情况还是第一次体会。
    贵为他们大明城的首相,竟然亲自去看望他的家人。
    这是何等的荣幸,也让他对大明城更加的忠诚。
    “都看看吧,这可是我女儿给我写得信,我女儿说了,我们首相,也就是我们的总司令亲自去我家看望了我家人!”
    而这时候,林友生却是突然说道。
    虽然身为班长,但是平时他们也会吹牛逼,如今这么一个好的机会,怎么能不炫耀一下。
    听到林友生的话,一群人立马都集中了注意力。
    一名战士将信件接去后,一群人围起来看了起来。
    “真的是啊,班长你真牛逼啊!”
    “班长,就是你应该休一次假,回去看看小青!我们一个月可是有两天假的!
    攒够十天,回去虽然呆不了几天,但是好歹能看看孩子!”
    这时候有人说道。
    对于班长这个女儿,他们都知道,毕竟班长整天都在嘴边提。
    而且他们之中有几人还见过,毕竟之前在大明城服役,他们也去过班长家中吃饭。
    对于班长那个乖巧的女儿,都是喜爱的紧。
    听到这话,林友生顿时也思考起来,是不是该找个时间休假,回去看看女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