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穿书后我和杀了我的暴君谈起恋爱 > 第八十四章 你还好意思替别人求情
    “这样啊……让我们速度快点,赶快回去。”

    她原本还不怎么期待回去,现在倒是希望快点回京了。

    碧儿抿嘴笑笑,“是公主。”

    原本七天的路程被缩短到五天。

    五天后,一行人抵达京城。

    或许是近乡情更怯,或许是知道这次自己犯的错有点大,凌笙即使做足了准备也有点儿不敢见大顺朝皇帝。

    在御书房门口磨磨蹭蹭很久都没有进去,最后还是大顺朝皇帝等得不耐烦,朝着门口低喊了声到,“既然回来了,还不快进来?”

    凌笙这才一小步一小步迈进御书房。

    大顺朝皇帝正在低头批阅奏折。

    凌笙不知道他是不是真的在批阅奏折,奏折上洇了一大块墨迹,按理来说,大顺朝皇帝不会犯这种低级错误。

    慢慢凑近大顺朝皇帝,她小心翼翼道,“父皇,笙儿回来了。”

    大顺朝皇帝没有反应。

    凌笙又唤了声,“父皇,笙儿回来啦?”

    大顺朝皇帝还是没有反应。

    凌笙在他耳边喊了多久,大顺朝皇帝才慢吞吞抬起头,“你个小丫头还知道回来啊!”

    手里的奏折抬起来。

    凌笙下意识闭上眼。

    奏折轻轻拍在了某个小脑袋上。

    “知不知道你这次闯了多大的祸?”

    连续抗旨两次就算了,他不说什么,那些大臣也不敢说什么。

    但明目张胆的强抢整整60万斤粮食,就算他是皇帝也不能随随便便将这件事情压下去。

    凌笙小嘴瘪着,有点委屈。

    “笙儿也是为了那些难民嘛,父皇,您不知道那些难民有多可怜,卖儿卖女的比比皆是,吃不上饭饿得瘦骨嶙峋的更是数也数不过来。我将三家的粮食抢过来之后,那种凄惨的状况才有所缓解。”

    皇上瞧着她黑瘦的小脸,心疼的叹口气。

    将刚刚那本上书要求惩治程将军的奏折画上一个大大的叉放到一旁,“朕不是派了太子前去赈灾。”

    大顺朝皇帝确实派了太子前去赈灾,但一百万两白银放在往常或许可以将冀州难民安置得很好,但这次是冀州,扬州同时爆发水患。

    粮食价格疯涨了十倍不止,一百万两百能起到的作用也就变得极其有限,若不是凌笙提前做了准备,这次冀州水患造成的后果恐怕会更加严重。

    “可是父皇,就算您派了太子哥哥前去赈灾,疯长的粮食价格以及那些不择手段囤积粮草的奸商,就算是您也束手无策啊!”

    大顺朝皇帝沉默不语。

    凌笙知道这事过去一半了,瞥了眼她刚刚放到一侧的奏折,小声道,“父皇,您打算如何处置程将军?”

    某种意义来说,她和陈将军犯的错不相上下,若真有不同的地方,恐怕就是她是大顺朝皇帝的掌上明珠,而他是糟汉子将军。

    大顺朝皇帝深深蹙起眉。

    不可否认,程将军和凌笙虽然做的事情有失朝廷颜面,并且触犯大顺朝律法,但却是实实在在解决了难民的问题,并且让冀州扬州两地的百姓对朝廷充满感激之心。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大顺朝皇帝一直很爱惜民心。

    “朕将他打入大牢了。”

    凌笙嘟着嘴哦了声,不敢说话了。

    大顺朝皇往她瘪瘪的小脸上撇了一眼,“怎么,哑巴啦?”

    凌笙伸出小手,拉拉他的衣袖,“父皇,您不要惩罚程家军好不好?”

    她现在可是和程将军一条绳上的蚂蚱,程将军若是因此受到了惩罚,恐怕她也好不了。

    大顺朝皇帝幽幽看了她一眼,“你还好意思替别人求情?”

    凌笙嘟着小嘴,眼睛眨啊眨的看着他,“笙儿……笙儿和程将军都是被逼的吗。若不是那些奸商听到风声将粮食早早的囤积起来,笙儿和程将军何至于此?好不好父皇,您就不要惩罚成将军了。”

    大顺朝皇帝放下奏折,看都没看她一眼,“不好。”

    凌笙碰了一鼻子灰,又求了好久的情,大顺朝皇帝都不答应,只能又灰溜溜的回到重华宫。

    凌笙走后,林公公进来当大顺朝皇帝添了杯茶,顺便将凌笙刚刚弄乱的御案整理好。

    大顺朝皇帝继续批阅奏折,只是御笔刚在奏折上写了一个字,他又抬起头,“让御书房给公主多做些补品送过去,另外,让陈御医去重华宫一趟,帮公主请一次平安脉。”

    凌笙这一走差不多两个月的时间,体内的余毒不知道怎么样了,若是一直清理不干净,恐怕会留下病根。

    “另外,派人告诉程将军的家人,让他们稍安勿躁。”

    “是皇上。”

    林公公整理好预案,匆忙去了。

    凌笙回到重华宫休息了会儿,吩咐碧儿套着辆马车又出宫去了。

    一别两月,也是时候去城北工坊看看了。

    城北工坊一如既往的忙碌,制作玻璃球的工人,从开始的几十人已经增加到现在的100多人,俨然有了现代工厂的样子。

    凌笙极其满意的点点头,又来到珍宝坊。

    将自己从冀州带回来的小玩意儿一股脑的堆到三皇子面前。

    凌笙笑着,“三哥,两月未见,可有想笙儿?”

    三皇子视线将她从头到尾细细看了一遍,“五妹妹黑了,也瘦了。”

    凌笙不高兴的嘟起小嘴,“三哥,能不能别提这茬?”

    她黑了也瘦了这件事不需要人一遍遍提醒她。

    三皇子好笑道,“还不许人说了,那你跑去冀州干嘛!”

    凌笙瘪瘪小嘴,“我这不也是为了……”

    “为了什么?”

    凌笙放下茶杯,“算了,没什么。”

    “公主,好久不见。”

    两人喝了会茶,一道声音极其恭敬的传了过来。

    凌笙扭头看过去,是苏清,“三公子,好久不见。”

    苏清的态度每一次都比上一次更加客气恭敬,“苏清见过五公主。”

    “三公子不必客气。”指了指旁边的位子,“坐”

    三皇子令人拿了个茶杯过来。

    玻璃球的生意有大顺朝皇帝推波助澜,依旧如火如荼地进行着,苏三公子羡慕不已。

    “敢问公主可有意与苏家合作?”

    即使凌笙不曾表露过一丝和苏家合作的意向,苏清还是不死心。

    冀州扬州的水患目前基本已被控制,只剩下难民安置问题,谢丞相也已经被绳之以法。

    阻碍运河开通的条件皆以拔除,凌笙想,她或许是时候向苏家表态了。

    “苏三公子莫急,我们的合作很快就可以提上日程。”

    原本不抱希望的事,又被对方骤然肯定,苏三公子的惊喜可想而知。

    “公主说真的,公主当真愿意与苏家合作?”

    凌笙嗯了声。

    苏清激动的心情无以言表,“既如此,公主我现在就回去准备。”

    合作玻璃球的生意非同小可,更何况是将玻璃球售卖往其他三国,他要第一时间回去和父亲商量这件事。

    凌笙又出声,“苏三公子莫急。”

    苏清的脚步生生顿住,“公主,还有何事?”

    凌笙兜头给他浇了一盆冷水,“虽然我答应和苏家合作,但是……有条件。”

    苏清心里一突,没有人不爱白花花的银子,凌笙一直压着不和苏家合作,如今骤然同意,恐怕这个条件不是什么简单的事物。

    “公主不妨说出来听听,若是苏某或者苏家能办到的话,一定为公主办到。”

    凌笙微微卖了个关子,“过两日三公子自然就知晓了。”

    苏清,“……”

    回到皇宫,陈御医已经等了很久了,捋着颚下的小撮胡子,为凌笙了把了很久的脉慢吞吞道,“公主,您体内的余毒已经清理干净了。”

    凌笙有些好奇,“不是说需要三个月的时间吗?如今才过去两个月。”

    陈御医迟疑了下,“或许跟您这两个月进食的药材有关。”

    药材?

    铃声想起这两个月小暴君总是时不时的为她带回来一些药材,让她混着药膳一起喝下去,可能就是那些药材起的作用。

    “也就是说,以后我不用再喝那些难喝的药膳啦?”

    陈御医虽然对她对自己药膳的评价有些不乐意,但还是捋着小胡子点头道,“没错,公主的身体已经恢复了,不必喝了。”

    兴高采烈地将陈宇送走,吃过午膳,凌笙把自己关到了书房里。

    关于运河的挖掘与开通,她已经做了很多准备。

    晚膳时分,终于将运河的概念图画了出来,让碧儿将图纸拿给大顺朝皇帝,凌笙又坐在书房发呆。

    她记得书中描述小暴君之所以能那么快的将大顺朝倾覆,一部分自然是因为他卓越的军事才能,另一方面,小暴君的运气堪称逆天。

    还未将大顺朝彻底倾覆,他就获得了意外获得了巨额财富财富,进而为他倾覆整个大顺朝打下基础,而这笔财富……凌笙指尖在桌面上扣了扣——柳州。

    “公主?”

    碧儿第三次唤到。

    凌笙回过神。

    “晚膳已经准备好了。”

    凌笙抬起头,“阿尘回来了吗?”

    “还没有,公主。”

    凌笙哦了声

    吃过晚膳,她又将自己关在书房,不知过了多久,房门吱吖一声打开。

    “姐姐,你找我。”

    凌笙没回头,窗户开了一丝细缝,她站在窗边,看着窗外的夜幕。

    起风了,皇宫檐角的风铃叮叮铃铃的,特别好听,不知道这声音她还能听多久。

    凌笙回过身,将捏在手里捏了很久宣纸递给小暴君,“这上面……这上面有非常重要的东西,你派人去寻。”

    宣纸上是凌笙临摹的柳州的地图,地图上有两个红点标注的地方。

    小暴君眯眼看着递到面前的宣纸,宣纸一角起了皱,似乎预示着主人内心的挣扎。

    “姐姐,为什么要将这个东西给我?”

    如果没看错,地图应该是柳州境内的两座矿山,并且是两座含银量非常高的银矿。

    这些日子他出去就是为了确认这两座银矿的真实性,但这件事就是无殇阁也是刚刚才收到的消息,姐姐怎么会知道?

    凌笙低垂着头,狭长的眼睫遮挡住了眼底的眸光,“给了你就是你的,总之你赶快派人去查,晚了就麻烦了。”

    她记得书中描述,这两座矿产差点被成王所得。

    成王,先帝唯一的嫡亲兄弟,先帝薨逝之前,将成王流放到了通州,做了一个闲散王爷。

    但成王一直野心勃勃。

    书中,就是他和小暴君合谋倾覆了大顺朝的江山,却在收获硕果的时候和小暴君起了分歧,意欲将小暴君杀掉,自己独享成果。

    却不想被小暴君发现,遭到反杀,小暴君这才成功坐上帝位,之后凭借卓越的军事才能一统四国。

    若是她猜的没错,此刻成王已经在暗中筹备兵马,准备谋反了。

    小暴君神色幽幽,“好,我知道了,我会尽快派人去探查。”

    第二日,大顺朝皇帝就在早朝上将开挖运河的提议重新提了出来,毫无意外遭到了文武百官的反对。

    但没有相权制衡皇权,文武百官就算不同意也拿大顺朝皇帝没办法,开挖运河的事情就这么定了下来。

    珍宝坊

    凌笙再次见到了苏三公子,此时已经距大顺朝皇帝放出风声要挖掘运河已经过去好几日了,京城内百姓议论纷纷,挖运河意味着要服徭役,徭役繁重,过程中丢掉性命的比比皆是。

    苏家也听到了风声。

    苏三公子忧心忡忡,“是公主向皇上提议的,要开挖运河?”

    凌笙笑着点点头,“没错。开挖运河的好处,想必不用我说,苏三公子也能知道的。”

    苏清没说话。

    运河开通确实能给整个大顺朝带来好处,但开挖运河可不是一件小事,要不然也不会满朝文武百官都反对了。

    “苏某听说公主这次并不打算让百姓服徭役,而是以有偿的方式,让百姓自愿服徭役。”

    凌笙,“没错。”

    她本来就不打算让百姓服徭役,徭役容易动摇民心,她不会干这样的蠢事。

    苏清心底的忧虑更重,“那么,公主答应和苏家合作的条件呢?”

    凌笙,“帮助本公主一起开挖运河。”

    苏清,“……”

    该怎么形容此时的感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