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快穿:千古风流人物 > 第二百七十二章成为范增后,项羽有了读心术(三十八)

第二百七十二章成为范增后,项羽有了读心术(三十八)

 热门推荐:
    </br>(三十八)
    生活多有艰难和不易,但他们依旧是可爱的人。
    上位者让他们可以活下去,他们就可以为了上位者悍不畏死,为了这个国家,为了君王,为了子孙后代,抛头颅洒热血。
    荪歌和萧何站在城墙上,目送着大军越老越远,仿佛见成为天边的一团黑压压的乌云。
    她的弟子,是乌云中的一缕阳光。
    曾经的西楚霸王,依旧当得起霸王之名。
    高高在上的权势,九五至尊的位子,都没能磨灭他心中的豪情壮志。
    亲手打下的天下,或许才更有意义吧。
    “萧何,如果再给你个机会,你会选择陛下还是沛公?”
    荪歌看着身旁摸着胡须,气定神闲的萧何,蓦地开口了。
    萧何的手一顿“陛下王者之师,必胜。”
    “早年间,我曾与沛公为友。”
    “后陈胜吴广大泽乡起义,我便拥立沛公为主公于沛县起义。”
    “多年相交,我深知沛公为人。”
    “沛公不如陛下亮眼,却能忍能蛰伏能知人善用,钻研人性颇有所得,加之陈平张良先后归顺,沛公势力不起眼,但假以时日也会有逐鹿天下的资本。”
    “但,那只是曾经。”
    “自陛下未听人忽悠坑杀章邯麾下二十万秦军,入咸阳未不顾一切大开杀戒报秦楚世仇血亲之恨,选择在咸阳定都的那一刻起,天下注定只会是陛下的。”
    “无论各诸侯王如何不死心,都只会成为陛下的手下败将。”
    “那些被分封出去的国土,也终将行郡县。”
    “扪心自问,郡县优于分封。”
    “在沛公帐下时,我,张良,陈平也曾就秦制和天下大势做个商讨,皆认为,中央集权的郡县制是大势所趋不可悖逆,悖逆者必将被淘汰。”
    “当时陈平还戏谑,陛下就是那个被淘汰的人,陛下的出身家世眼界注定了会忠于分封。”
    “但,陛下却让惊艳了所有人。”
    “军师所问,没有如果。”
    “如今我的儿子皆效忠陛下,年轻人意气相投热血澎湃,愿为陛下肝脑涂地。”
    “我的妻女在咸阳城中锦衣玉食受人尊敬。”
    “我,身居左丞相之位,更是仅在陛下和军师之下,陛下和军师厚爱,当报。”
    “在其位谋其政,军师无需担忧我会因往日旧情而反水。”
    “既领了左丞相的官职,那就会为陛下为万民负责。”
    荪歌哑然,这是她第一次与萧何长谈。
    在她为赵高时,并未在天下间遍寻萧何。
    不只是因为有李斯足以,也因为她偏爱韩信。
    韩信,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论语中,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她曾一度觉得,萧何是个能臣,但也是个与沛公臭味相投的小人。
    今日一谈,是个难得的聪明人。
    荪歌轻笑,云淡风轻的岔开了话题“陈平在沛公帐下不仅仅是个谋士,还是个预言家吧?”
    陈平皱眉“他预言不准。”
    “若不是陈平总胸有成竹的煽风点火,沛公的野心也不会如野草见风长似的长的的那么快。”
    “野心,应与实力相匹配才不会自掘坟墓。”
    “如果沛公稳扎稳打,不过早显露锋芒,处境不至于如此凶险。”
    “不过,他也有预言准的,韩信。”
    “他力荐韩信乃是天生将星,攻无不克战无不胜,薛地会盟时他想拉拢,但却发现韩信已成陛下和军师面前的红人。”
    “不过也对,如果韩信真的像他所预言的,陛下和军师又怎会视而不见,当个摆设。”
    荪歌表示,这话相当于没夸。
    这分明就是在骂她和项羽眼瞎。
    不只是她和项羽,还有项梁。
    史书记载,韩信投奔项梁不得重用,项梁战死,又跟了项羽,官不过郎中位不过执戟。
    好吧,都是瞎子,没有发现韩信这块璞玉。
    大军,已经彻底的消失在视线。
    荪歌挥了挥袖子,一步步踩踏着石阶走下城墙。
    她还得替项羽稳住朝堂,震慑宵小。
    接下来的日子,萧何一边统筹粮草一边以防万一练兵,荪歌则是被大大小小的政事缠身,忙的焦头烂额。
    怪不得项羽披甲上阵时,会那般惬意耀眼。
    因为,做皇帝太累了。
    对于项羽而言,领兵平叛,就是在劳逸结合。
    荪歌再一次找出了自己的箱子,开始收藏战报。
    平叛之战,项羽依旧无愧霸王之名。
    与章邯率军,先破田荣和彭越,后又攻楚地。
    刘邦的军中出现了滑稽的一幕,熊心举起了降旗,愿效忠项羽。
    而刘邦自知再无退路,继续战下去。
    刘邦派出使者游说其他被分封的诸侯王,晓以利弊,又是唇亡齿寒又是同病相怜,还真就被他煽动了一些。
    项羽章邯兵临刘邦封国的都城,而此时韩信已经率军数万攻赵,以两万兵士战数倍于自己的赵军,井陉之战背水一战,大破赵军,赵王被擒,陈馀逃窜后被斩。
    韩信破赵的背水一战,与当年项羽解赵国之危大败章邯王离的巨鹿之战破釜沉舟有异曲同工之妙。
    勇气,智慧,缺一不可。
    又是一例注定要在史书上留下浓墨重彩一笔的战事。
    韩信之名,终扬天下。
    世人皆知,项羽麾下的韩信有不弱于项羽之勇。
    直到这一刻,项羽才终于确信,若当年韩信被沛公招揽,那必然是他生平劲敌。
    就连章邯也是瞠目结舌。
    本来,若论军事才能,他只服项羽。
    如今,韩信,也是他需攀登的高山。
    他比陛下和韩信都年长,但领兵打仗皆有逊色。
    天才啊!
    章邯也只是失落了片刻,就燃起了斗志。
    他和韩信,是同袍,是战友,而非敌人。
    他可守北疆,韩信可攻南疆。
    自秦二世时各地燃起起义的烽火,曾经被始皇帝派出去镇守岭南三郡的赵佗遍封锁岭南通往中原的各个关隘、断绝栈道。
    而在项羽建立新朝后,赵佗起兵兼并桂林郡和象郡,在当地士民的拥戴下,建立了以番禺为王都,占地千里的南越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