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和小秘一起探寻隐秘 > 第47章:鬼城
    吃完午饭,时间已经来到了下午一点半左右,此时阳光明媚,鬼城里的游客也不算多,正是王候他们游览的好时候。

    整座丰都鬼城依山而建,根据鬼城前面的石碑,王候了解到一些相关的信息。

    鬼城位于渝州东部丰都县长江岸边,距今已有一千八百多年的历史,传说汉朝有阴长生、王方平先后弃官学仙,来到名山修道成仙,后人对此事越传越玄,把阴、王两人传为一人,并牵强附会为“阴间王”,鬼城便因此得名,后随着朝代的更迭,历朝历代都对其进行改建和修缮,直到今天便形成了如今的4a级景区。

    也是因为各朝各代的改建,让如今的丰都鬼城显得有些四不像,里面佛教道教和民间传说的元素都有,但其整体结构还是比较符合传说中的阴曹地府。

    进入鬼城,首先看到的便是一座巨大的山门,上有匾额一块,上书“鬼城”二字,匾额下面则是天下名山四个大字,这就是鬼城的大门了。

    走进大门,是一个巨大的广场,广场里有各种古人的雕像,雕像的形态各异,有站有坐,有走有跳,有叫卖的,有看戏的,满满的古代市井气息,这边是鬼城第一站--望乡台。

    据说人死之后,正式进入地府之前,便会在望乡台暂歇,这里是阴阳的分割点,不管是活人还是死人,都能来到这里,所以这里的景象主要还是偏市井一些,因为来到这里的人,其实大多不知道自己已经死了,对生前只是还有留念,望乡之名也由此而来。

    穿过望乡台便是奈河桥了,这没啥可说道的,就是一座普通的石桥,但传说中的奈何桥是横在忘川河上的,总共分三层。

    最上层最为安全平稳,只有在阳世间行善积德的人,有足够福报的人才可以走最上层,同样最上层投胎的去处往往都是上等人家;

    而第二层虽然没有那么平稳,但也不会有很大的危险。只是道路比较艰难,走起来不是很舒服,但也是有惊无险;

    最下面的一层就没有那么的好过了,这第三层是专门给阳世间的恶人准备的,会有铁蛇和铜狗两种的特别的存在来攻击你,还有一些孤魂野鬼飘荡在桥面上,把人推入这波涛汹涌的忘川河里,桥头会有一个叫孟婆的神明给即将踏上奈何桥的人灌一碗孟婆汤,用来洗刷他们前世的记忆。

    可这里毕竟只是个景点,奈何桥并没有分三层,桥下倒是也有一条河流,只是有些干涸了,至于孟婆,也是被一个卖绿豆沙冰的老太太所代替,而且买的贼贵,外面两块钱的沙冰她这里卖10块,但冉望乡还是给每人都买了一杯,谁让他是土豪呢。

    走过奈何桥便来到了鬼门关,鬼门关外立着的是黑白无常的雕像,这是大家最熟悉的勾魂使者。

    根据民间传说,白无常名为谢必安,身材高瘦,面色惨白,口吐长舌;黑无常名为范无救,面容凶悍,身宽体胖,个小面黑。

    此二神手执脚镣手铐,专职缉拿鬼魂、协助赏善罚恶,为阎罗王、城隍、东岳大帝等冥界神明的部将。

    走进鬼门关,众人发现里面还立着牛头马面的雕像,也是传说中的勾魂使者,不过却和黑白无常分立鬼门关里外,也不知道是否有什么说法。

    再次前进,便来到了天子殿,景区里的阎罗天子端坐殿首,面色黝黑额镶月牙,显然是民间传说中的包拯形象。

    阎罗天子座旁的放着一个小案,案后坐着一个师爷模样的判官,采用的是公孙策的形象,王候不用看一旁的介绍也能猜到,这个阎罗殿肯定是宋以后才建成的,浓浓的民间传说风格。

    实际上根据王候自己查的资料,地府有四大阴司,其主导者便是传说中的地府判官。

    四大判官分别是赏善司魏征,罚恶司钟馗,察查司陆之道,阴律司崔钰。

    其中除了陆之道是宋朝人外,其他三个判官都是唐初人,而影视中经常出现手拿判官笔和生死簿的判官形象,参考的便是阴律司的崔钰。

    在判官上面的,便是传说中的阎罗天子了。

    实际上阎罗天子应该是有十个,分别是秦广王,楚江王,宋帝王,杵官王,阎罗王,卞城王,泰山王,都市王,平等王,转轮王。

    十个阎王分列于地府的十座宫殿,所以也叫做十殿阎王,其中阎罗王的民间形象,的确就是宋朝的包拯,所以这个景点也不能算错。

    穿过天子殿,后面便是鼎鼎大名的十八层地狱了。

    其实根据佛家典籍记载,十八层地狱是由八寒地狱与八热地狱再加上近边地狱和孤独地狱组成,所谓八寒地狱是指具疱地狱、疱裂地狱、紧牙地狱、阿吒吒地狱、嚯嚯地狱、青莲花地狱、红莲花地狱、大红莲花地狱;而八热地狱则是指等活地狱、黑绳地狱、众合地狱、号叫地狱、大号叫地狱、焦热地狱、极热地狱、阿鼻地狱。

    佛教的地狱听起来十分拗口,而且普通人很难理解,读书少的根本无法从中体会到地狱的恐怖,所以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民间流传着另一种十八层地狱的说法。

    分别是拔舌地狱、剪刀地狱、铁树地狱、孽镜地狱、蒸笼地狱、铜柱地狱、刀山地狱、冰山地狱、油锅地狱、牛坑地狱、石压地狱、舂臼地狱、血池地狱、枉死地狱、磔刑地狱、火山地狱、石磨地狱、刀锯地狱。

    这一说法中的地狱看起来更贴近古代老百姓的生活,也更能给那时的百姓带来恐惧,所以鬼城里面的十八层地狱便是以后者为模板,每个地狱里都有各种小鬼受刑的雕塑,只是部分应该是在现代才弄上去的,所以显得没那么恐怖。

    丰都鬼城里面关于地府的景点其实就这么多,其他的更多的便是一些历朝历代修建的一些无关建筑。

    比如哼哈祠供奉的是封神演义中的哼哈二将,报恩殿里供奉的是佛教的报恩菩萨,财神殿里供奉的当然就是财神了,还有一个寥阳殿,是明代蜀王的香火殿,更是和地府没有半点关系了。

    别看众人来得还挺早,但鬼城大大小小这么多有关无关的景点光只是走上一遍都要花上不少时间,更何况王候等人走走停停,外加拍照,看相关故事介绍,等他们游览完最后一个刀锯地狱时,已经是下午六点半了,此时的太阳都已经快下山了。

    “天都要黑了,游览的也差不多了,要不我们回去吧!”

    冉望乡坐在一旁的石墩上建议道,显然走了一下午的路,让他这个胖子有点吃不消了。

    旅游就是这样,再大的激情也会被身体上和审美上的疲劳所拖垮,来之前大家都兴致勃勃,但逛了一下午后脸上或多或少都带点儿疲惫,如今有人提出回去,自然也没有人站出来反对。

    冉雪寒道:“那我们等会儿去阴司街那里再逛逛吧,逛了那么久大家也饿了,正好在那里吃点儿夜宵。”

    阴司街位于鬼城之外,其实就是一条装修得很有地府风格的商业街,主要卖的一些景区纪念品和一些小吃啥的,之前王候等人吃午饭的‘拔舌地狱’饭店便是在阴司街街头。

    而且因为鬼城七点会关门,所以晚上装修的鬼气森森的阴司街便也成了游客们不得不游的一个重要景点,毕竟大白天的鬼城,总感觉少了那么点儿韵味,王候他们当然也不想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