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左氏春秋笔记 > 梁国灭亡
    梁国百姓心想,真是连同姓之国都不待见,真要是敌人来进攻,不去加强城墙的防御,光加强公宫的防御有什么用?明显是对付百姓的。

    百姓说这和周文王肯定没法比,周文王连公宫的警卫都不设。就是和周厉王都没法比,周厉王也没加强公宫的防御。

    所有的物质积累都消耗光了,要不然为什么不筑墙,只是挖沟,把几辈子的积累全都霍霍了也就算了,这代人的财富都掠夺光了也就算了,还想让我们没有办法反抗,让子孙后代全都看不到希望。

    就去找做官的议员质询,这些被质询人原本想着既然做官了就要从官员的角度思考问题,就算以后重开议会也有资源抢占先机,谁知是全体都受损失这样的结局。

    老百姓选择离开梁国另谋生路,连护照都没领就去当难民去了,一个国家如果没有百姓也就不成其为国家,秦国顺势就接收了梁国。

    处的意思是:这不是自己的地方。居的意思是:这是自己的地方。亟城而弗处,说的是为什么没有派人去新里住,因为没把它当做自己的地方。

    遂城而居之,遂的意思是指顺理成章,因为去年已取。

    城的意思是指完成城的建设,有神主曰城,无神主曰邑。

    居之说的是把它当做自己的地方。

    炊者不立。自视者不章;自见者不明;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曰:余食赘行,物或恶之。故有欲者弗居。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余食赘形。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在后世看居和处意思差不多,就解释居为处,但是在左传看两字是不可以通用的。

    物或恶之。故有欲者弗居。一些美好的事物不会在这里发生,所以想研究世间普遍性真理的不要在这里停留。

    可以领暂住证,不要领身份证。

    诗经鱼指的不是鱼,鸟指的不是鸟,不一而足。讀詩,多識蟲魚鳥獸之名。然而鱼鸟花木草虫本身虽然都是名词,只是在诗经这里,原意已经改变。

    那炊事员蹲着摆弄着篝火,自己烧菜做饭算不上公平,自己上菜算不上公开,自己决定每个人的饭量算不上公正,自己还谦虚的说不愿当长官愿当一辈子的服务员来服务大家,就这样带着丰富的未分配完的食物继续前行,

    竟然说:这些剩菜剩饭真是累赘,影响行进。一些美好的事物不会在这里发生,所以想研究世间普遍性真理的人不要在这里停留。

    百姓如果要离开故地,可以让顶头上司给个做好标记的本牍,类似于户口本和护照功能,就可以通行天下,但是如果去都城居住,必须原住地长官陪同证明同时国都方面愿意接受。如果举族而走,那就更简单了,族长自己刻个就行,只要把木牍副本和辞职报告放在以前办公场所即可。梁国百姓选择放弃梁国身份,也就意味着其它国家可以按照本国公民待遇或给予国籍或给予收留或按照本人意愿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