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重回90年代 > 第二百九十四章 成与败就在这一次
    回到公司,徐赫立即从内部成了了一个小组,专门负责大湾村的改造项目。

    而这次改造,围绕的主旨是:将“土地美学复兴计划”概念与“朱鹮”强有力结合在一起。

    为了顺利按计划行动,徐赫跟大湾村的领导以及农村合作社沟通:

    第一步是恢复村里三百亩稻田的种植。

    种植稻田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产米,更是为了恢复地貌。

    所以,要鼓励村民种地。

    他会提供设备,利用机械化插秧的方式提高生产效率。

    不过,这里面有一点是徐赫始终坚持的:绝对不能打农药,不施化肥。

    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这是朱鹮栖息的地方。

    为了增加朱鹮的数量,就务必要遵守当地的土地条件。

    然而,在项目初期,徐赫跟他的小组遭到了村民的误解。

    源于在他们到来之前,曾经有别的地产开发商来接触,说好是为了改造大湾村,给村民带来幸福生活,结果一顿瞎搞胡搞,圈地、盖别墅,之后又半途而废,把大湾村折磨得不成样子。

    村民自此对外来的建设团队抱有一定的排斥心。

    “开发商滚出大湾村!”

    “决不能让开发商践踏大湾村每一寸土地!”

    “势必把开发商赶出大湾村!”

    “......”

    村民的大条幅是一个接着一个,游行也一场接着一场,口号一声比一声响亮。

    这件事还登上了报纸和各大电视台的新闻频道,闹得沸沸扬扬。

    孙斌看到报道后,直拍桌子叫好。

    “这就是徐赫那小子胡乱夸下海口的报应!看他还怎么改造大湾村!估计没几天,他就被大湾村的村民赶出去,当夹着尾巴的狗!”

    他巴望着早点看到徐赫竹篮打水一场空。

    江源这边自然也是看到了报道,他乐得合不拢嘴。

    风飘飘明明担心徐赫现在的处境,恨死了江源幸灾乐祸,但她又不能说什么。

    江源把报纸放在一边,笑呵呵地走到风飘飘身边,伸手揽住了风飘飘的纤细的小腰,得意地说道:“飘飘,这下徐赫是吃不了兜着走了,他真是咎由自取!”

    风飘飘只能尬笑着附和:“是啊江哥,看徐赫这下怎么收场。”

    此时此刻,她多么希望那些专家们赶紧把油画里那些代码、罗马数字、英文字母研究出结果来,要真的是江源从事违法生意的证据,那么江源就死定了。

    张光华在这个时候走了进来,见风飘飘在场,他先是客气地跟风飘飘打了声招呼:“飘姐好。”

    风飘飘对着张光华面无表情地点了一下头。

    江源冷着脸问张光华:“老张,你这个时候找我什么事?”

    张光华没有急着回答江源的问题,而是小心翼翼地问:“江少,可否借一步说话

    ?”

    江源看了风飘飘一眼,随即放下手中的茶杯,走去了书房。

    张光华紧随其后。

    风飘飘眉头一皱。

    张光华又要给江源出什么馊主意?

    是不是针对姐夫的?

    她刚想去偷听,口袋里的手机响了起来。

    又是江源公司的电话。

    风飘飘现在是江源的秘书,她更不能不接。

    于是,她极不情愿地去了自己房间接电话。

    书房里,张光华凑近江源,小声说道:“江少,我那位叫王博文的朋友,我给您联系上了。”

    “他呢,是古茉莉老爹最得力的助手,要是通过他跟古茉莉老爹攀上了关系,您对付徐赫那小子还成问题吗?”

    江源嘴角勾起一抹狡猾的笑。

    “哦?联系上了?”

    张光华点头:“对的,联系上了。所以江少您看,您是想什么时候见见文哥,我给您俩安排下?”

    江源当然是希望越快联系上王博文越好,他要尽快跟古越这个神秘的大佬攀上关系,多一个队友来助他一臂之力,把徐赫干掉。

    “最好是今天下午就能见到。”

    张光华有些为难:“江少,今天下午见恐怕不行,因为文哥还在外面出差。要不,明天上午,如何?”

    江源思索了几秒后,点头答应:“也好,那就明天上午。见面时间和地点你让你的这个文哥来定。”

    还在大湾村的徐赫站在一间小瓦房里,目色深沉地望着窗外还在抗议的村民,心情郁闷。

    助理担忧地问徐赫:“老板,村民显然是接受不了我们改造大湾村,您看,您还要坚持原先的计划吗?”

    徐赫自己也清楚,外界早就大肆报道了这次事件,褒贬不一。

    那些贬低他的媒体更多的是来自孙斌和江源旗下,逮到这样的机会,他们当然要趁虚而入,按照孙斌和江源的意愿,怎么把徐赫说得一文不值怎么来,让那些心怀鬼胎的人看尽徐赫的笑话。

    沉住气,徐赫淡定地开口:“当然要坚持。做事就要持之以恒,怎能半途而废?”

    助理不明白,在这种恶劣的形势下,改造大湾村还有什么坚持的必要。

    他怕徐赫是为了跟那些无良媒体和竞争对手赌气,就劝说徐赫:“老板,现在不是赌气的时候,现在应该想着及时止损。”

    徐赫沉默不语,像是在思考着什么。

    助理一头雾水:“老板?您听到我说话了吗?”

    徐赫忽然微微一笑,拍了拍助理的肩膀:“小林,我想到解决的办法了。”

    为了解除大湾村的村民对他的误会,支持他改造大湾村,徐赫向大家承诺,要把村里的一座废弃水电站重新设改造成一个公共空间,即展览馆。

    接下来的日子,徐赫带领小组,联合北城美元的一个创作小队,梳理大湾村的方言系统、家谱、本土文化等等,要专门呈现一场给村民看的展览。

    徐赫还让摄影师给每一位尚留守在村庄的居民拍摄了肖像,聆听他们的故事,还从每家每户收集农作的工具,在展览馆里展出。

    为了更加体现出这种展览的重要性,徐赫还亲笔写了一封信:

    敬爱的父老相亲们,乡村是具有自然、社会、经济特征的地域综合体,兼具生产、生活、生态、文化等多重功能,与城镇互相促进,共同生存,一切构成人类活动的主要空间。

    在安宁县领导的指导下,为了践行乡村振兴战略,我司联合诸多社会文化团体,在大湾村进行了为期五十天的驻村考察调研工作。

    通过在地文化记录、在地产品创造、在地生活融合,收集了一百二十种植物采样,一百零一件老物件,二百多种乡村摄影,十五分钟纪录片,八幅布面丙烯绘画,记录一百零七段文字描述等大量文化艺术作品。

    现滋定于九月二十七日进行为期两个月的大湾村乡村建设文化艺术汇报展览。

    本次展览目的在于,让更多的人发现大湾村,了解大湾村,并且以本次展览为基础,探索一条关于当代乡村的土地美学之路。

    共勉!

    大湾村一共有一百五十户人家,徐赫就手写了一百五十封同样内容的信,让助理挨家挨户送过去。

    他可以只写一封,然后让助理拿着去印刷。

    但是,这么做会显得他没有诚意,因此,他宁可累点,亲手多写一些。

    等信都发放到每户村民家里,就是举办展览了。

    展览要是举办得成功,村民就会支持徐赫改造大湾村,不成功,徐赫就是空欢喜一场。

    成与败,就在这次展览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