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都市之神豪赘婿 > 第96章 暗度陈仓

第96章 暗度陈仓

 热门推荐: 亏成麻瓜从文娱开始
    又一个人说道:“这小子不会是特种兵的吧?”

    为首的人说:“不是,他眼神不对。”说完,叹了口气:“算了,别惹他了,咱们打不过他。”

    “下回多叫几个人。”有人不服气。

    “你不懂,就我们这样的,对他来说四个和十个是一样的,他今天算是手下留情了,我得回去告诉丁伟,这人惹不起。”

    杜余回到宾馆的房间,看看时间,已经是午夜十二点了,晚上曾静没来电话,估计是被什么事绊住了。

    他想了想,给陈东发了个信息,说了明天的安排。

    洗完澡,杜余躺在床上回想一下今晚发生的事情,今天的收获还不小,结交了两个同学,人品都不错,这事让他很高兴,将来到学校不至于孤单了。

    在经济上帮助了章才进,让他很有成就感,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章才进的出身跟自己差不多,都是苦水里泡大的,

    将来会有很多共同语言。

    至于后来发生的事让他消醒地认识到大学也不是人间仙境,该有的有,不该有的也会有,以后指不定还要接触到什么事情,自己对这些应该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马路上把人摔了个七荤八素,估计对方应该不会再找那两位好朋友的麻烦了。

    迷迷糊糊的就睡着了。

    再一睁眼,天已经大亮了,这里跟瑞宁不一样,早晨七点多钟天就完全亮了,杜余还不太适应京城的天气。

    起来洗漱完,看看时间还早,杜余准备出去吃点早餐,看看有没有什么没吃过的京城小吃。

    走出宾馆左右看了看,右面有一条小巷子里,他知道,在京城这地方,早餐摊一定在巷子里。走进巷子里,果不其然,他找到了传统京城早餐摊,炒肝,炸豆腐,豆汁,卤煮,好多还叫不上名字,他挑了两三样,倒也吃了个舒服。

    吃完早餐,一看时间还早,他跟祁老约的时间是上午十点半,没办法他又回到宾馆睡了个回笼觉,再一睁眼,已经九点半了。

    他洗把脸,打个车直奔潘家园古玩市场。

    潘家园古玩市场在京城的南城,二环路和三环路之间,早年就是个自发的鬼市,后来逐渐发展成现在的规模,成为北方国内最大的古玩市场,在国内知名度也极高。

    整个市场显得凌乱,毕竟当初不是按正规市场建的,就是摆摊人多了,这地方加一块,那地方加一块,而且好多店铺还都是简易房。

    潘家园以古玩著名,瓷器陶器,古代兵器,文房四宝,古书字画,珠宝玉器等等,什么东西都有,包罗万象,普通人进来看看,倒也新鲜。但这里假货横行,十之八九都是假货,但古玩行业就没有假的一说,只说‘不真’。

    现在是盛世,和平年代,古语云‘乱世黄金,盛世古董”毕竟五千多年的文化传统,老祖宗留下了不少好玩意,喜欢这东西的人海了去了,就等着这些人去淘宝呢,至于淘到真的假的,那就要看个人的运气和眼力了。

    杜余到的时候大多数店铺还没开门。

    祁老来的时候,杜余正坐在石凳上吃糖葫芦,就是一串挂上糖稀的山楂,这也是京城特产,但现在已经是初夏季节,还能见到这种吃食真是不容易。

    祁老和杜余见面寒暄了几句,祁老就领着杜余往里面走去,看来他是这里的熟客,时不时的还给杜余介绍各个店铺的情况。

    最后两个人来到一排带二楼的店铺门前,祁老说:“我过来要看几幅画,你要是喜欢也看看,玩古玩就得多上手。”

    杜余连忙点头答应,但他心里却道:“在古玩行业我就是个棒槌,也就是老爷子你还拿我当宝贝。”

    这家店老板姓李,五十多岁的年纪,跟祁老很熟悉,打过招呼把二人让到茶桌坐下喝茶,祁老没有特意介绍杜余,李老板还以为他是祁老的学生,祁老还是京城大学的兼职教授,是带研究生的。

    杜余打量了一下李老板的店铺,看见满墙挂的大部分是古代的画作和书法作品,几个博古架上,地上的角落里放着的都是瓷器陶器,古画杜余是一点也不懂,从小就没学过。

    书法他却是下过苦功的,这是他阿姨亲自教的,他从小就临摹颜真卿的作品,持续有尽十年的时间,水平那是相当的高,几乎可以以假乱真了。

    因为地处偏远山区,他阿姨费了好大的劲才找到一套颜真卿的字帖,等长大再找到了其他大师的帖子,因为工作繁忙,却也没了心境。

    因为是在特殊环境学出来的,杜余的知识结构非常奇特,好的超级好,差的方面连小学生都不如。

    李老板拿出几轴古代画作让祁老看,祁老带上老花镜,开始一幅一幅看了起来,非常认真,杜余在一边看了一会儿就兴趣索然,他实在是看不明白。

    也没什么事,索性站起身来,在屋里左看看,右看看,实在无聊,他就走出了房间。

    他开始挨个铺面溜达,喜欢的就多看看,不喜欢转一圈就出来,这时候还是有点早,大部分店铺里都没客人。

    溜溜达达走进一家卖杂品的店里,看到这里摆放的是各种各样的古董,这些东西看着就新奇,买不买是一回事,但却很是好玩,他走到靠墙的一个柜台前,里面摆放的都是古代的玉挂件。

    从远古开始,到近代,老祖宗们就有佩陈玉挂件的传统,有的是辟邪,有的按现在的话就是纯粹装x.

    当时的玉质以边疆的和田玉,豫南的独山玉,辽北的岫玉为主,传承了几千年,翡翠跟他们比就太小儿科了,翡翠的历史能够考证下来的也就几百年。

    杜余饶有兴趣的看着形态各异,材质不同的玉挂件,但他知道,这些东西基本都是仿品,价值很低。

    柜台上靠墙边放着两个红色瓷瓶,杜余顺手拿起来看了看,没什么特别的,挂的釉像是涂上的油漆,很糙还不均匀,他用手指敲了敲瓶身,声音发闷,杜余笑了笑,准备放回去。

    瓷瓶不大,也就一尺多高,传统的细脖大肚,杜余不知道这东西该怎么叫。

    往回放的时候随便摸了一下底足,那里没挂釉,手感挺好。

    ‘咦”这种手感好像在哪里摸过。

    杜余猛然想起,“对了!在孙爷爷家!”

    想到这,杜余的心脏不争气地咚咚跳了起来,他站着没动,静默了几秒,他把瓷瓶翻转过来,看了看底足的落款:‘大明宣德年制”几个歪歪扭扭的字。

    杜余知道,就这几个字,现在那些作假的,能做到假的比真的还像真的,这是听宁姐说的,宁姐是听明德基金会的专家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