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大唐:求求你当个宰相吧 > 第99章 蝗虫来了,铺天盖地
    秦河还是挺满意的。

    惠而不费。

    这事传出去之后,自己又能刷一波声望。

    挺爽。

    ……

    崔家大院。

    这博陵崔氏于长安的驻地之中,现在是一片阴霾,人人脸上都没有好颜色。

    这次被反复薅羊毛,对崔家的打击很大,再加上干旱缺水的缘故,很多崔家人的生活质量都严重下降。

    很多崔家子弟已经有段时间都没有洗澡,酒也成了珍贵之物。

    对此,崔民干又召开崔家会议。

    商量怎么渡过难关。

    然而在会议上,这个问题依旧很难解决。

    只要旱灾不停止,他们崔家就得一直花钱买水喝,就得一直忍着。

    谁都没什么好办法。

    崔民干叹了口气。

    看来只能如此。

    就在这个时候,崔仁师突然开口了。

    因为这次投资失败,崔仁师在家族当中的地位是一落千丈,本来身为殿中侍御史,只要干得好,是有机会爬上宰相之位的。

    现在崔仁师开口说话,实则是冒了很大的风险,很容易就会被人给嘲讽。

    崔仁师说道:

    “民干兄,我们不必要这么垂头丧气。”

    “真正亏的,可能还是秦相!”

    崔民干抬头望了崔仁师一眼:“此话怎讲?”

    崔仁师拱手款款说道:

    “如果单从猪崽土豆上来看的话,我们的确是亏了,可是如果加上鸭子,我们就亏的不多。”

    “那鸭子我们是卖给朝廷的,基本上都是按市场价卖出去的,这个我们是有赚头的,我们是拿这笔钱购买的猪崽土豆。”

    “我们虽然亏,但扣掉卖鸭子的利润后,总体来说,没有想象中亏的那么多。”

    “倒是这秦相,他收购这么多鸭子运给灾区,这运输成本这么高,还不如直接发钱给灾区赈灾。”

    “以我看,这秦相赚到的钱,也得亏在这鸭子上。”

    “我们崔家虽然是亏了,但这秦相估计也不会赚!”

    崔民干等崔家高层本来都不打算搭理崔仁师,但听了崔仁师的话,一个一个都精神好了起来,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发现对方的眼里面有幸灾乐祸的味道。

    在自己已经赔了的情况下,自然想拉一个当垫背的,这样才有心理安慰。

    更不用说这跟崔家有仇的秦河。

    要是秦河赔钱,那比他们崔家赚钱还让人开心。

    想到这里,崔民干等一众崔家高层甚至都笑了起来。

    他们崔家家大业大,赔得起。

    最多也就是难受这一阵子而已。

    倒是这秦相,要是赔大的话,那可是会有人弹劾的!

    有人直接就说道:“秦河这小子终究是没有根基,我们做什么事做错了也无妨,我们有底子能撑得住,秦河这小子要是赔了,你看有没有人找他的事!”

    众人闻言,心中舒爽。

    都想看秦河的笑话。

    ……

    正如崔家所想的那样,秦河花费大量的资金,在全国收购鸭子运往灾区,的确引起了很多人的注意。

    之前就有人觉得陛下这是在陪秦河闹着玩,还有人劝谏李世民。

    现在这鸭子已经运到了灾区,每家每户都分到了几只。

    问题就在于,这灾区人喂养鸭子的收益并不高,这些鸭子就算是卖出去也值不了多少钱,但是朝廷付出的成本却很大,大家都感觉,还不如把收购鸭子的钱,直接赈灾给灾区老百姓。

    就这样折腾,让人感觉又麻烦,又十分浪费。

    虽暂时没人弹劾,但那主要也是看在秦河缓解了旱情,拯救了长安一带所有人的原因。

    但不代表大家对秦河的做法没有看法。

    如果这次喂养鸭子,到头来老百姓们并没有得到什么福利,那秦相的这个举措无疑就是失败的,甚至可以用劳民伤财来形容。

    那对秦河好不容易积攒起来的威望,就是一个不小的打击。

    同时,陪着秦相胡闹的陛下,也会遭到一些劝谏。

    当然,秦河自己是不会在意这些的。

    他只是盘算着这次蝗灾能够刷多少声望值出来,搞不好直接从三万五冲到五万,到时候购买基础物理,慢慢把科技树攀上去。

    随着时间一天天过去,秦河挖井打水使得旱情得以缓解,长安人的生活质量没有明显下降,大家也就慢慢适应了。

    由于运鸭子给灾区这件事并没有得到什么有效的结果,灾区老百姓还是穷困,已经开始有大臣有所非议。

    但就在这个时间段。

    有人在河道附近,发现了令人惊悚的东西。

    蝗虫幼虫!

    这一消息传到长安的时候,整个长安都震动了!

    对古代人而言,蝗虫那是天底下最可怕的昆虫!

    其他任何一种昆虫,对农作物的伤害都没这么大,蝗虫那是很多人惨痛的记忆,更导致了无数人的死亡。

    一场蝗灾下来,就是当地人口的锐减,每一个人口在统计数字上的消失,其背后都渗透着绝望无助的眼神。

    不少人都知道,旱灾之后很可能会有蝗灾,所谓有旱必有蝗!

    或者说,抗旱的第一步是抗旱,第二步就是抗蝗。

    但蝗灾真正来临的时候,谁都没有什么办法,在明朝徐光启写出《除蝗疏》之前,历朝历代对蝗虫的治理都没有什么好办法。

    甚至当地的老百姓会虚构一个蝗虫之神,整日的祈祷,希望蝗虫可以乖乖退走。

    但往往一点用都没有。

    蝗虫只会无情的吞吃掉他们肉眼所见的每一点绿色,只给人们留下光秃秃的一切!

    随着时间的流逝,越来越多的人发现蝗虫,这些蝗虫长大的速度非常快,它们通过吞吃那些枯死的土豆叶子,每天都在蜕变。

    一晃之间,这些蝗虫就已经成了灾,开始袭击那些刚刚长出来的玉米苗。

    更有人已经目击到蝗虫铺天盖地,大规模迁移的情况!

    到处都是人心惶惶,比起旱灾的时候更让人感到可怕!

    李世民每天都接到大量的上书。

    每个大臣都心急如焚,因为他们都生活在长安,如果说旱灾还可以囤水,还可以打井,那么蝗灾就会把地里面的粮食全部吃掉,到时候只能够从外地调粮,如果调集不及时,他们这些大臣都会挨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