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恶金枝 > 第一百八十六章 要单据
    ?

    能有萧家夫人纪氏带这个头,已经有不少人家的夫人跟捐献。

    在葛夫人看来,那些人就是一些傻瓜。

    捐献给这种庵堂庙宇,有什么作用吗?有钱不给自己花,还要给泥人花,还要养着那些无关紧要之人,就是图虚名。当真可笑的很。

    像是她们这样的,既在功德碑上留了名,又自家不用花半点银子,还能大捞上一笔,谁让这后海的傻子多呢!

    可惜不能找公主府要一些捐款,如果长公主再捐一些,那就是再好不过了。

    这种事情她当然只能在心中想象,真要是长公主捐了,这长公主岂不是要占去最大功劳?

    万一一个不好,还要找人来给她核算,那她忙碌些什么?

    现在这样没有长公主的参与,同时进账多少钱也只有他们夫妻知道。

    如果韩玉嘉在此地,肯定会拍手,说她这账算得真溜。

    不过随即另外一个张夫人听了葛夫人话之后,心中就酸了,故作惊诧:“什么?你们葛家还排在她们萧家之后?”

    “那是,我自是不敢和萧夫人比的,人家和公主府什么关系?”葛夫人带着微笑。

    “话不是这么说,你们都捐献了两千两,就算是排在萧家前面那也是应该。”江夫人说道。

    一边说她还一边拉着边上的人问:“我说张夫人,你说是不是这个理?”

    正在,说话之间,忽然店铺外进来几个人,几人一看全都噤若寒蝉。

    纪氏的目光在几人身上来回扫荡了一眼,微笑道:“刚才大家不是说的还挺起劲的,怎么现在就不说了?”

    听到纪氏这么说,几人都尴尬一笑:“萧夫人今日这么会过来?”

    “我这来逛店铺还要算时间吗?”纪氏意味深长的看着几人说道。

    “是我们说错话了,纪夫人不要见怪,我们刚才在讨论纪夫人的善举,您给静安堂捐献了六百两银子的事情。”

    “刚才我好像听到有人觉得我捐的少了,这功德碑上排在第一位有些名不副实,我自己也正是这么想的,以前我是不知我的名字最出现在功德碑第一位,现在既然知道了,那这种虚名,我萧家一向不需要。

    葛夫人,那功德碑还没有刻出来吧?”纪氏笑眯眯的看着她的眼睛说道。

    常氏实在不知纪氏这是唱的那一出,但心中却是懊恼不已,觉得不应该在店铺就开启这个话题。

    把萧家的名字刻在第一位,根本不是萧家的决定,而是她的自作主张,这样一来既显示了他们葛家的大度,又能打着萧家的旗号募得更多的银子。

    “还,还没有。”常氏摇头。

    “既然没有刻,那你就将我捐的银子还给我。”

    常氏没有想到纪氏会回来将捐了的银子拿回去,但她也没有办法不还。

    “萧夫人,拿到你的银子,我就已经去给庵堂订木料,现在您这样我很难办呀!不过既然您提出来,肯定也是我们葛家做的不好让您不满,您的这部分我们葛家来出,至于各家捐款的数量就不明写了,您意下如何?”这样对她来说更是有操作的空间,反正今天在场上的好几家,都知道萧家没有捐款,是白嫖一个名字刻在功德碑上。

    而他们葛家等于又多拿出了一笔,这样的人情不做那是白不做。

    “既然你已经拿钱订了木料,那捐了的银子我也不会要回来,就是这单子麻烦还是要给我一下。我也可以向我家老爷报账是不是?”纪氏自问也不是不讲理之人,今日萧姝娘过来就和她说了葛家的事情,还说很有可能这次的捐款也有问题。

    她一听,这还得了吗?所以就赶过来了。

    既然不能要回银子,那拿着单据也好日后成为证据,不能让这个葛家抵赖,至于萧姝娘说的话,她从来没有怀疑过。

    加之功德碑之事,更是有理由相信这葛家在其中做了猫腻。

    “萧夫人放心,这单据,我肯定会给你的,要不你们先回去,我会着人送去萧家的,这样也不需要夫人在这里等了。”

    常氏来到了纪氏面前,小心说道。

    额头已经有汗水沁出。

    什么单据,她根本就是瞎扯的,哪里去开单据。自是让纪氏先回去,然后去找丈夫要商量了。

    “那也行。”对纪氏来说这单据是不是真假并不重要,是假的正好当做证据。

    若是真的,而这些木料没有用在庵堂,那她也正好问问这木料的去处了。

    当然要是葛家没有撒谎,真的将这些木料用在了庵堂的建设上,那也是做善事,最好不过。

    见纪氏起身,常氏终于放下心来。

    这会儿她也没有什么心思拉更多的人进来。

    连忙对纪氏陪着笑脸说道:“萧夫人放心,咱们葛家又不是什么小门小户的,不差这些银子。会把单据送上的。”

    她的潜台词就是:只有小门小户的才会捐了银子又来要回去,现在还要单据。

    对于常氏的挑衅,纪氏也不是好欺负的:“那是,也只有真正的小门小户,才会连那前头生的三个月大的小婴儿也容不下。你们这是不知呀,我今日才听说咱们这后海居然有人家把三个月大的婴儿送去了佛堂养,这么多年下来居然连一分银子都没有给人庵堂送去,这姑娘能养大,还真是庵堂师父的爱心了。”

    “天哪,咱们后海还有这么狠心的人家吗?

    若说是儿子,这么做还情有可原,可那是女儿,给口吃的养活,以后看不顺眼也是嫁出去的,这么能将姑娘送去庵堂呢?”连生了三个儿子,怎么都生不出女儿的张夫人连忙说道。

    她想着要是把这姑娘给她也是好的呀,这三个月大的姑娘,养大人家也不知是保养来的,可怜她生了三个儿子,没有一个贴心的。

    “谁说不是,又不是死了父母。”纪氏翻了一个白眼。

    听了纪氏的这番话,气的常氏差点一口血吐出来。

    她说纪氏今日怎么过来了,不用说,肯定是宫里面那个丫头说了她家的事情。

    想到这里,她觉得不行,不能让那丫头在宫里败坏家里的名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