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我比崇祯大一岁 > 新三百三十八章:亲贤臣远小人
    王坤晓得沿途州府的官员必然巴结刘宇烈。
    他不去讨人嫌,尽可能快的赶路,一路鞍马劳顿,疲惫不堪。
    看完干爹的来信后,战斗太监王坤顿时精神百倍。
    他把押送俘虏的任务交给刁殿宝,自己带上小李子、刁得宝、王子登、陈光福点齐十个锦衣卫疾驰京师。
    虽然西北风呼啸,但是热血沸腾的王坤跑出了春风得意马蹄疾的豪情。
    他们停留每一个驿站,都换乘驿臣亲自挑选的良驹,居然跑出了仅次于六百里加急的速度。
    小李子、刁得宝和十个锦衣卫的身体比王坤棒多了,见王坤简直是不要命般赶路,一个个都打起精神日夜兼程。
    相对而言王子登、陈光福的体力和骑术包括战斗力都应该是这帮人中最强的。
    他俩也没有一天奔驰几百里的经历,颠簸得骨头如同散了架般,心里开始佩服王坤的那股子拼劲儿。
    一直忐忑不安的心又又安定了不少。
    他俩是外人,没有紧随王坤左右,而是略微落后与锦衣卫。
    陈永福忍不住由衷感叹:“没想到没想到,监军和锦衣卫也能受这般罪!”
    王子登道:“王公公绝对是个狠人,咱俩恐怕不仅仅能够活命,辉煌腾达也不是没有可能!”
    “王公公这般急着赶路,就是为了过年前能够见到皇上。我想不通,过年前跟过年后有区别吗?”
    “我也想不明白,皇上应该早就看到战报了,王公公早点晚点回去有什么关系呢?”
    “是啊这么冷的天,万一王公公拼出个好歹,咱俩以后靠谁啊?”
    “呸!呸!呸!闭上你的鸟嘴。王公公如此精明,哪有可能心里没数?
    咱俩身份尴尬,去了京师一定要谨言慎行!”
    “我觉得咱俩最好不要开口,免得被人家听出辽东口音惹出事儿!”
    “有道理,京师里有很多大人家在山东,被灭门的不在少数,心里肯定恨毒了咱们。不开口、少出门,确实能够少些是非!”
    前途叵测,俩人思绪万千,沉默了不到一刻,“唉!”陈光福忽然一声长叹,道:
    “眼看着离京师越来越近,心里越发慌了。”
    王子登故作轻松,道:“慌什么?我从来没有来过京师,梦里都想来看一看呢!”
    “你觉得孔有德、耿仲明、李应元他们会是什么下场?”
    “那还用说吗?”
    “真的会被剐了?”
    “十之八九!”
    “造孽啊!在战场上被打死多好?我俩就不该劝他们放下武器投降。”
    王子登没好气道:“怎么?后悔了?那除非我俩也不投降,直接战死。问题是你舍得去死吗?”
    见王子登语气不善,陈光福连忙赔笑道:
    “好死不如赖活着,我这条命是因为你才保住了,我一直记在心里呢!”
    “咱们俩真的是生死之交,以后的路长着呢!”
    “对!对!对!向前看,一切都有转机!”
    ……
    崇祯五年年三十,满脸皴裂的王坤又见到了崇祯皇帝。
    这一回王坤的样子比上一次从宣府疾驰京师还要惨。
    每天骑马疾行四五百里,每天换马少说有十次,就是为了能够在新年前面见天子。
    为此王坤竭尽全力,简直是拼了老命!
    效果杠杠的!
    崇祯是个性情中人,见到王坤的那一刹那,居然直接感动得哽住了喉。
    “陛下,奴婢不辱使命,奴婢大胜而归!呜呜呜……”
    王坤激动也是真的,但是不至于哭出声,这里有很多表演的成分。
    崇祯皇帝果然受用,他连声夸赞道:“好!好!好!海刚峰般的大伴果然不同凡响!”
    皇帝居然亲自走到王坤身边,把磕头如捣蒜的王坤扶起身,吩咐道:“赐座!”
    眼疾手快的王承恩赶紧亲自搬来一只锦墩。
    皇帝赐座只有阁老享受这种待遇,何时轮到一个太监了?
    明朝的太监不管多么权倾朝野,也仅仅是皇帝的家奴而已,可不是太监能够封王的宋朝。
    王坤当然不敢恃宠生娇,诚惶诚恐道:“奴婢不敢,奴婢站着回话!”
    “你一路鞍马劳顿,可以坐着说话!”
    接下来当然是王坤讲,崇祯仔细听,还不时追问细节。
    还好王坤真的是亲身经历者,还好他跟刘宇烈统一了口径。
    主攻部队当然是兴和军,仅仅是修改了兴和军一家包打登州,换成了在友军配合下经过血战夺取登州。
    王坤的口才很好,说实话,能够得宠的太监绝大多数能说会道。
    他把真实的登州战事娓娓道来,平铺直叙没有丝毫夸张。
    登州攻防战炮火激烈的程度确实是绝无仅有,当然听得崇祯皇帝心潮澎湃。
    王坤答应给王子登和陈光福留条命根本不算个事儿。
    皇帝不仅答应了,还赏二人锦衣卫总旗这种可以世袭的官职,这俩人归王坤调用。
    登基已经足五年的崇祯开始厌烦跟大臣们嘴炮。
    他更加知道有些家在山东登莱的官员被叛军祸害得不轻,这些官员都咬牙切齿等着报仇雪恨。
    如果走流程,想要留下王子登和陈光福的命,不知道要费多少口水,不知道会被多少大臣抵制。
    可以想象,刘宗周、黄道周之流定然上书大谈朝纲不振,警醒皇帝亲贤臣远小人。
    谁是贤臣谁是小人?
    被蒙蔽多次的崇祯早就不听这些屁话,他乾刚独断任用内臣监军,不就涌现出如海刚峰般的王坤么?
    如果是进士及第的大臣,他们有可能在这滴水成冰的寒冬三天疾驰一千几百里,仅仅是为了让朕早点听到登莱鏖战的全过程。
    哦,对了,眼下就有鲜明的对比!
    监军太监王坤年三十赶到紫禁城,山东、登莱总督刘宇烈现在何处?还需要多久才能够面圣?
    崇祯早就看透了,当然不会以太监的工作积极性跟科举出身的官员相比较。
    刘宇烈只要能够在正月十五前回到京师就算勤勉。
    吏部、兵部、内阁能够在正月底落实平定登莱的奖惩就不算人浮于事。
    (推荐书友们看刚刚解禁的作品《明末汉之魂》,旧作《大明帝国日不落》、《一九八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