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我在大明当皇帝 > 第一百一十一章 点醒
    莫上良此时已经通知妻子孩子,收拾好东西准备跑了,结果刚迈出门就已经被重重包围了,此时莫上良还想着丢下妻子和孩子,自己先一个人偷偷跑掉,可是溜到后门发现,后面也被士兵包围了。

    莫上良腿一软,倒在了地上,脸上一片颓然之色,只觉得自己这次是真的完了。

    士兵们可不管他此时在想什么,一把压住他,带着他把他和他的家人押到了一起。

    莫上良的妻子在想着士兵苦苦求情,抱着士兵的腿死活不肯放手:“求求各位大人了,我的孩子是无辜的啊,放了孩子吧。”

    士兵们只能任由她拽着,不敢轻举妄动,朱钰在行动前专门吩咐道:“不能够伤人性命,轻举妄动。”

    所以此时士兵也不能动手拉开她。

    孩子们还不太懂事,只是看着母亲在哭,周围一堆人,平时像顶梁柱一般的父亲也不在身边,所以也随着母亲哇哇大哭。

    这场面,周围已经为了不少看热闹的百姓了,即使在士兵们的疏散下,并没有什么用,士兵们看着这乱哄哄的场景,脑袋都大了,要不是凭借自身素质保持冷静,他们真想撂下摊子走人。

    在士兵内心着急的等待下,朱钰终于来了,士兵们仿佛看见了救兵。

    朱钰一来,身边还带着一队侍卫,看热闹的百姓一见皇上来了,也不敢再聚众看热闹,纷纷散开了。

    朱钰听着女子的哭泣声,还有孩子在哇哇大哭,也不知道该从何下手。

    按照旧规,贪污的官员,情节严重的可是要满门处斩的,可是朱钰毕竟是从未来世界穿越过来的,觉得诛九族有些太过了。

    而且莫上良的恶行,家里还没有人知道,所以也这样看来,朱钰如果放过这对母子也可以理解。

    更何况孩子是无罪的,要处置他们的罪,朱钰实在有些于心不忍。

    于是喊着人,只把莫上良绑走,莫上良的夫人和孩子就先养在宫中,等处理了莫上良再把他们放走,另外又让人把莫上良所有的家产都收走了。

    暂时把莫上良的孩子和妻子带回宫中,说是养一段时间,但其实上是防止他们和别人勾结,扰乱牢狱,所以其实就是在软禁他们。

    士兵们把莫上良押回了大牢关押起来,朱钰去亲自审问他。

    莫上良坦白一切,表明自己之前修建防洪水坝的时候确实偷工减料,贪污了不少钱,没有同伙,这些贪污的钱都进了他的手里,没有外流。

    自己因为胆小,所以贪污的钱贪了以后也不敢花,所以导致所有的钱还在自己的宅子里。

    莫上良说的确实没有说错,朱钰派去的士兵确实在莫上良的宅子中找到不少钱,还盖着户部的官印。

    朱钰怒拍桌子:“就是因为你贪污,因为你偷工减料,你知道在今年暴雨之下,堤坝都塌了,有多少百姓都丧命于此,他们难道还要为你的错误承担责任吗。”

    朱钰忘不了当时士兵汇报说灾区到底有多严重,百姓们流离失所,连口热乎饭也吃不上,反倒是原来繁华的样子,此刻已经不复存在了。

    更严重的是,此次洪灾之后,众人最怕的是瘟疫,还想着这个未知存在的危险,朱钰不知道该如何处理了。

    此时看着莫上良,生生把想即刻处死他的想法压了下去。

    莫上良此刻什么话也不说,只是默默的流着泪,他开始为自己曾经做过的行为开始悔恨了,眼泪一滴一滴落下,莫上良噗通一声跪下:“陛下求求您了,我自己罪孽深重无法饶恕,但此事是我一人所为,与我的家人无关。我的孩子还小,他什么也不知道,请您高抬贵手放过他们吧。”

    莫上良说及此事,朱钰本来就打算只处置莫上良一个人,朱钰此时听他这么一说,心软了,答应了他,并告诉他接下来的审问他要好好配合。

    朱钰都这么说了,莫上良哪里还有不答应的,连忙点点头,只要自己的妻子和孩子没事就行,这时候到时和那个抛妻弃子和孩子的人不一样了。

    朱钰觉得这是个好机会要考验一下朱见济这些天的功课学的怎么样,于是他找来朱见济来商量此事,朱见济早就听说了莫上良贪污的事情。

    确实没有想到,朱钰会找这件事情来询问自己的意见,不过他觉得自己能够回答上,便说道:“莫上良的话,此人确实是罪大恶极有律法管着,也轮不到我来做决定。”

    朱见济顿了一下:“不过他的妻子和孩子倒是不用再留在宫中了,一是因为他认罪态度积极良好所以不用再软禁他的家人,二是他的妻子和孩子越早能出宫去适应外面的生活越好,以后的生活只会越来越难。”

    朱钰听着朱见济的一顿分析,觉得朱见济这两天确实进步非常大,就这两天已经和他想的方案差不多了,朱钰满意的笑了笑。

    接着朱钰把安排莫上良的妻子和孩子的事情全权交给了朱见济。

    朱见济答应下来,安排自己身边的人给他们一些银子,在给他们物色个好地方就送他们离宫去吧。

    朱见济此时开口问道他比较感兴趣的事情:“既然莫上良已经被捕了,那么我们接下来的治水要怎么办。”

    莫上良可以晚些再处死,但是洪灾地方的百姓可是等不及了,他们随时都可能再次陷入洪灾,然后消失。

    朱钰明白朱见济的事情,现在确实治水的人越来越少了,前线只有陆经一个人顶着,压力骤增,确实需要一个人去帮陆经分担压力。

    但是别人确实也没有治水的经验,也没有治水的能力,唯一几个能用的人已经都在各个工作岗位上了。

    朱钰想了个遍,也没有合适的人选,倒是朱见济提了一嘴:“倒不如启用新人,现在的官能力有没有,场子倒是挺大的。”

    谁知道朱见济这么一句话忽然就点醒了朱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