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我这个系统有点烦 > 【第2卷第80章】济尔哈朗吃了大亏
    虽然觉得多铎说得有理,但多尔衮的心里却并不踏实。以朱慈烺的聪明劲,不可能花这么大力气,修建个没啥用的东西。

    不过他实在猜不出朱慈烺接下来会做什么,只能走着瞧了。

    跟以往一样,在清军的猛烈进攻下,明军的伤亡显然超过清军。然而多尔衮明白,这样打下去并不划算,于是果断下令鸣金收兵。

    杨国柱见清兵已经退去,派一部分人清理战场,另一部分人仍然抓紧时间施工。果然是人多力量大,到了第二天,一座四四方方的小城池就基本建好了。

    随后,朱慈烺命人将一艘战舰上的5尊主炮全都搬到了这座城堡的城头,包括大发贡炮1门、千斤佛郎机6门。

    这些炮都非常沉重,每尊炮都需要数十人轮番出力,耗费了1个多时辰才安放完毕。

    看到士兵们费力地抬着火炮前行,朱慈烺不由得感叹:难怪这些炮只能安放在城头或船头,无法参与野战,因为它们实在是太笨重了。到了旷野之上,面对高度机动的清军骑兵,这些火炮反而成了累赘。只有像这样安放在城头进行火力封锁,才能发挥出其威力。

    有了这5尊重炮,这个城堡的火力已经顶得上一艘战舰了。一旦清军来犯,方圆4里范围内都可以发炮轰击。

    站在城头上,杨国柱、马科等几位总兵欣喜不已,只有一个人急得差点哭出来,那就是郑成功。

    “大帅,你该不会把我13艘战舰上的火炮都运到各个城堡里去吧?”郑成功忧心忡忡地问道。

    马科揶揄道:“郑头领,以后打仗都没有水师什么事了,把你的火炮借来使使又怎么啦?不要那么小气嘛。”

    “别这么说。”朱慈烺摆摆手:“现在只有水师有火炮,所以只好临时借用一下。接下来,我打算让水师从山海关那边运一些火炮过来,供各个城堡使用。”

    郑成功这才释然,马科却不放心了:“大帅,你把山海关的火炮运走了,王朴、唐通怎么办?”

    “你放心,山海关那边的火炮数量不少,我不会都运走的,肯定会留下一些。再者说了,你觉得多尔衮现在还敢进攻山海关吗?”

    “这个……当然不会,他要是敢去打山海关,我们就切断他的后路,来个关门打狗,让他有去无回。”

    众将一听都笑了。

    “这不就结了?”朱慈烺也笑道:“现在清军已经被我们牢牢拖住,所以从山海关运点火炮过来没啥。说到底,只要我们也能够野战,清军就不敢在辽东横行。”

    “大帅这话太对了,以前就是因为我们不敢出城野战,才让清军如入无人之境啊。”马科感叹着:“不过,大帅的办法好是好,就是太繁琐了。”

    “那也比吃败仗好吧?你嫌我的办法费事,那你倒是给个省事的办法啊?”

    马科连忙摇头:“我可没有什么招。”

    “既然如此,那就还是老老实实按我说的做吧。”

    就在明军布置好第一座城池没多久,多尔衮就得到了消息。

    明军竟然在小城池的城头架起了火炮?多尔衮觉察到这事很不寻常,他和多铎再次前去查看。

    然而这一次,小城池还只是遥遥在望,亲兵们就提醒道:“两位王爷,不能再往前走了,明军的火炮可以打出4、5里远,再靠近会有危险的。”

    多铎似乎明白了:“这么说,朱慈烺是想控制海岸边的这一大片陆地?可这还是没太大用处啊。”

    多尔衮却越来越觉得不妙了,虽然仍旧猜不出朱慈烺想干什么,但他意识到,一切都将很快见分晓。毕竟,明军已经等不起。

    果然,次日一早,多尔衮就得到了新的消息:明军马科部出现在距离清军大营6里处,似乎在修建第二座城池。

    多铎冷笑道:“马科这不是找死吗?”

    多尔衮倒不这么看:“不见得,朱慈烺如果没有相当把握,绝对不会轻易派马科离开海边修建城池的。”

    听多尔衮这么一说,多铎冷静下来,想起在海边作战时,明军轻易不会离开选定的作战地点,的确非常谨慎。

    济尔哈朗有些按捺不住:“王爷,让我去会会这个马科,我倒要看看他到底有什么能耐,敢离我们这么近修城池。”

    多尔衮虽然感觉明军肯定有杀招,但无论如何得去试探一下,摸一摸朱慈烺的底,总不能任由明军这么建起城池吧?

    想到这里,多尔衮点点头:“你去吧,但一定要小心,如果发现不对头就赶紧撤下来,我们再慢慢想办法。”

    “明白。”济尔哈朗领命而去。

    多尔衮和多铎仍然跟在后面观战。

    跟昨天一样,清军选择了从正面进攻。可是照这样打下去,一切又跟昨天一样,济尔哈朗很不甘心。

    想到这里离海边已经有好几里远,海上的战船即便开炮,到了这里也已是强弩之末,几乎没有什么杀伤力。济尔哈朗觉得,这次可以派一些人从前、后两侧包抄了。毕竟,只从一面攻击的话,明军是扛得住的,但如果三面夹击,他相信马科的人马肯定会很快崩溃。

    不过,济尔哈朗也不敢过份托大,他只敢向两侧分别派出50人试探一下,如果没有问题再加派人手。

    这100人逐渐靠近了马科部,虽然也遭到了明军的反击,但力度却很弱。

    济尔哈朗大喜:看来这两边还真是明军的软肋啊,那就不客气了。

    于是济尔哈朗向两侧各增派了500人,想尽快击垮马科部。

    正当清军从两侧逐渐向明军靠拢时,忽然炮声响起,炮弹纷纷在这里爆炸。

    两侧顿时硝烟弥漫,战马嘶鸣。

    多尔衮见状大吃一惊:“这些炮弹是从哪来的?如果来自明军战船,应该不可能飞这么远吧?”

    多铎观察了一阵后得出结论:炮弹是从第一座城池那里飞出来的。

    “原来是这样。”多尔衮明白了:“怪不得第一座城池里摆放了好几尊大炮,原来是这个目的。”

    济尔哈朗见势不妙,连忙撤退。

    回到中军大帐,济尔哈朗哭丧着脸说:“王爷,明军太狡猾了,他们其实早有防备,但是刚开始见我派到前、后两侧的人少,就没有开炮,等派去的人多了才痛下杀手,这下我损失惨重。”

    “我已经看见了。”多尔衮安慰道:“其实每次遇到朱慈烺亮出新招,我们总是要吃点亏的,这种事已经发生好几次了,所以我不怪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