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商户千金 > 第四百零四章 送行
    这些叠在一起的信都是阿晦之前寄来的,董三娘万分珍惜地收在了匣子里。

    她手上的这一封是前不久才收到的,阿晦从京城寄来的信。

    说来也奇怪,这信啊,都是无声无息夜里从门缝里塞进来的,早上一起来才发现。

    闹的董三娘就是想写回信,也不知道该往哪里寄也不知道能不能寄。

    董三娘倒是想着要不托人把信带去人武功侯府给阿晦,可想一想阿晦如今还不知道有多艰难,她若是寄了信去,会不会给他带来麻烦?

    这么一想,也就算了。

    所以到了现在,董三娘连这一回她要上京的消息也没法子告诉阿晦。

    也罢也罢,就当是给阿晦一个惊喜吧。

    十天的功夫,说多不多说少不少,转眼的功夫,就到了出发的日子。

    董大郎特意从清河县赶了过来送行,这一趟爹娘陪着妹子远行,他实在是放心不下。

    “三娘,哥哥我可是把爹娘都交给你了啊,你可千万一定要照顾好爹娘。”

    “大哥你放心,我一定会照顾好爹娘。”

    董三娘对着董大郎的时候,万分的愧疚。

    爹娘是她的爹娘,也是大哥的爹娘,更是大宝和小朝暮的祖父祖母,却为了她,一大把年纪了还要受奔波之苦。

    董大郎看着站在自个面前垂着头的董三娘,仿佛看到了小时候的妹妹,忍不住叹了口气伸手摸了摸董三娘的头。

    “我从没想过我自个的妹妹能有这么大的本事,能自个开店做买卖赚的比我这个做哥哥的还多不说,这店铺开了一间又一间,这会儿还要闯京城去了。”

    “三娘,你大了,真的有本事了,哥哥打心眼里都钦佩你!”

    “大哥!”

    董三娘眼角泛起了泪花,“大哥,你不怪我吗?”

    董大郎笑了,“傻三娘,我也是做爹的人了,怎么会不理解爹娘的心思?若是换了小朝暮是你,我也会做和爹娘一样的决定,谁拦都没用,这有什么可怪的?”

    “喏!这是你大嫂给你做的一身新衣裳,她如今带着大宝和小朝暮还要管着家里,实在抽不出空都是晚上熬着夜才做完的,你也别嫌弃粗糙。”

    “还有这,是红鱼亲手给你做的一双鞋。这丫头啊,受过一次伤倒是长进了不少,从前最不耐烦做女红的人,如今却能定下心来绣花。这双鞋我看了,不说别的这双鞋底就纳得扎实,再冷的天也不会冻你的脚。”

    董三娘捧了一手的包袱,“大嫂、红鱼……”

    董大郎从自个怀里掏出了个钱袋也一并塞到了董三娘的手里,“哥哥知道你现在能赚钱手上也不差钱,可这是我这个做哥哥的一点心意,你收着,就当是我孝顺爹娘的孝顺银子。”

    董大郎哈哈笑:“爹娘又不是你一个人的爹娘,这孝顺爹娘的事也不能少了我。”

    董三娘再忍不住落了泪,“大哥……”

    “傻三娘,这天冷了,再哭一会儿这风吹一吹这眼泪啊都要结冰了诶!”

    “好啦好啦,赶紧上马车吧,我再去跟爹娘说几句话,你们赶紧出发吧!”

    董思明和吴氏早已经上了马车,董大郎站在车窗外又殷情交代了几句。

    什么保重身子,到了京城一定要马上写信回来什么的。

    说的吴氏都烦了,“知道了知道了,我说大郎怎么你当了爹之后,就这样啰嗦了?”

    董大郎无语凝噎,“娘!您还是我亲娘吗?我都舍不得你们……”

    董思明也嫌弃儿子腻腻歪歪,“你只管管好家里就成,对自个的娘子好一些才是真的,咱们家的家训,是男人就该洁身自好,可别忘了!”

    儿子孝顺担心他们,董思明和吴氏心里都明白。

    其实他们心里也一样的担心儿子和儿媳,只是他们是长辈不能随便表露。

    时辰差不多了,领头驾车的周欢朝董大郎抱抱拳,手中的马鞭“咻儿”一挥,马车渐渐往前动了起来。

    董大郎挥泪洒别,“爹娘、三娘,一路保重!”

    再怎么嫌弃儿子啰里啰嗦,这时候的吴氏也忍不住和董三娘一样把头从车窗里探了出来,和董大郎挥手作别。

    “大郎,回吧!”

    “大哥,保重!”

    董大郎高举着手追了几步,终究是追不上的,老大一个男人也忍不住热泪盈眶。

    这一别,就不知再相见是何时了。

    和黄夫人说好的,董家的车队到知府侧门等着,一块出发去杭州府再换坐船。

    时辰差不多,董家车队到的时候知府家的车队也罗列好了。

    因为只是到杭州府而已,董家的车队都除了自家的一辆之外全是租来的,不过八辆而已。

    董三娘带着黄宝珠一辆,董思明和吴氏老两口一辆,其余的三辆装的有婆子和丫环还有行李以及备好的礼品,剩下的几辆装的是董三娘这回要带去京城的几个绣娘和一些早就备好的绣件。

    赖嫲嫲这会儿忙的恨不能后脚跟打前脑勺,一见董家的马车来了,又急急忙忙地过来请见。

    “董娘子,您来早了,还得劳烦您再等一等。”

    董三娘撩起了车帘,“姐姐出来了吗?”

    赖嫲嫲朝侧门里头看了一眼,“差不多这个时辰也该出来上车了,这会儿应该在和咱们家大人话别呢。”

    董三娘捂嘴笑:“那我就不去打扰姐姐了,等姐姐出来的时候我再去拜见姐姐。”

    赖嫲嫲心中暗赞董三娘的知情知趣,“那董娘子您先在车里坐一会儿,奴婢先去忙。”

    董三娘连忙道:“我不碍的,赖嫲嫲只管忙您的去。”

    这一回黄夫人回京,不仅仅只是回京而已,她自个肚子里揣了一个手上还牵了两个,再加上刘永在湖州府做了几年知府,也攒了不少身家家当,这些都要跟着黄夫人一同带回京里去。

    所以,知府家的车队排了长长的一列,董三娘数了数,差不多有二十几辆。

    “啧啧啧,难怪黄夫人说刘大人订了三条船,这船要是少了还真装不下。”

    黄宝珠啧啧称奇。

    董三娘掀起车帘看了眼,“到底扎根湖州府多年,差不多都是些家当吧。”

    一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

    刘永算是清官了,湖州府百姓提起这个刘大人还是会竖大拇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