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商户千金 > 第三百七十七章 金字招牌
    他们去用膳,自有刘永陪着。

    黄夫人要去厨房看着,董三娘也没有留下的意义。

    “姐姐,我就先不打扰了,你这也忙。”

    黄夫人想想,那天使最多停留一天,明天必定要走,也不会再叫了董三娘来看,就答应了。

    “成,那你先回去,等忙过了这事咱们再细说。”

    这天使是从宫里出来的,有京城里最新最全的消息,这一趟必须得把人给伺候舒服了,看能不能套出点有用的东西来,这对刘永对她日后回京都有极大的帮助。

    董三娘抱着圣旨回了绣庄,周欢关东早就等着门外,人刚下马车,鞭炮炮仗锣鼓唢呐一并响了起来。

    还有舞狮队、舞龙队,在绣庄门口翻腾跳跃不休。

    董三娘穿过层层围观的人群,把圣旨供在了早就准备好的香案上,磕了三个头。

    从此之后,这便相当于她巧娘子绣庄的金字招牌。

    巧娘子绣庄的董娘子得了官家的嘉奖,夸她“巧”、“善”,连官家都夸可见这董娘子的人品。

    湖州府的人全都蜂拥而来,甚至连下头的几个县有钱没钱的都想来巧娘子绣庄求副佛事绣件,摆在家里都能消灾解难心想事成。

    清河县的巧娘子绣庄也顺势水涨船高,生意同样火爆。

    这还不算,就跟黄夫人说的那样,就连千里之外的京城都有人家派了自家的管事特意下江南来求一副绣像。

    其中求的最多的都是药师佛绣像,毕竟官家宫里都挂着呢,他们也想学官家。

    这药师佛绣像的订单实在太多太多了,都快要排到后年了。

    董三娘没法子,又让人去请了李绣娘来,让她和向娘子带着几个心灵手巧的绣娘专门绣这药师佛的绣像。

    这趟得了官家的嘉奖,其实她并无多大功劳。

    董三娘心中愧疚,特意给了李绣娘和向娘子各五百两银子。

    李绣娘却不肯拿,“若不是你开了这绣庄想出了这佛事绣件的新路子,我就算再会绣也没这个本事把自己的绣件送到官家面前。再说,这其中更有黄夫人的面子,若不是你成了她的干妹妹,天上掉也掉不下这样的好事。”

    “我啊,一辈子什么好的歹的都遇到过,能有今天这一日,还是托了你的福,你可别再跟我客气。我可不光是你绣庄里的大绣娘,更是你绣庄的股东。你好,我才会更好!”

    她这话是特意当着向娘子的面说的,她是真不介意这个虚名,她四十来岁的人了,要这虚名做什么用?

    但她怕向娘子心里介意,到时候和董三娘别扭。

    向娘子是聪明人,很快听明白了李绣娘话里的意思。

    “我跟李绣娘想的是一样的,当时你请我当绣娘我与你签了契,我也不是没拿你给的工钱。更可况,你待我一家极好,如今我相公都能下地干活了,家里的生计也渐渐兴旺起来,我和李绣娘一样都是托了董娘子你的福,我心里一直感激不尽,只是还没机会跟你道谢。”

    “至于这五百两银子,我和李绣娘不一样,我这一家子拖累的确缺银子,我啊就不跟董娘子假客气了。”

    “这五百两银子,我收了。”

    向娘子大大方方地收了这五百两银子。

    一是她的确缺银子;二她和董三娘的关系和李绣娘不一样,她收了这银子,人家才能更放心。

    果然,董三娘微微一笑,“向娘子果然是痛快人,我就是喜欢和你这样的痛快人打交道,大家心里更敞亮。”

    自此,李绣娘和向娘子一同成了巧娘子绣庄的大绣娘。

    无论是工钱还是待遇,都是一等一的。

    董三娘这趟请李绣娘来还另有目的。

    等向娘子走了之后,董三娘给李绣娘倒了一杯茶,“师父,这趟请你来我还有一桩事要拜托你。”

    李绣娘抿了口茶笑了,“你我之间有什么说什么,何须说‘拜托’二字?你只管说。”

    董三娘把自个要跟着黄夫人上京的事说了一遍,“我若是去了京城,自然也不能干闲着,我想借着官家嘉奖的这股东风在京城也开个巧娘子绣庄。”

    李绣娘顿时对董三娘刮目相看,“想当初你刚说要开绣庄的时候,银子都不凑手才给了我机会能入股,可如今呢?谁人再敢说女子无用,我第一个上去啐他一口,只看董三娘就知道女子有用还无用了!”

    “师父!”

    董三娘脸颊绯红,“你取笑我!”

    李绣娘感叹,“我哪是取笑你,我真是在夸你。你看看你才一年的功夫,你不光开了两间绣庄还得了官家的嘉奖,如今更要把绣庄开到千里之外的京城去,就是一般男子也没你本事。”

    董三娘眼波流转,“京城卧虎藏龙,我也只是想试一试。”

    李绣娘笑道:“你有官家的嘉奖,身后更有黄夫人做依仗,在京城只要不出头不争强,想来平平稳稳总还是有的。”

    话是这么说,那可是京城啊。

    不说各种盘根错节的关系,就是走在路上天上掉下一块砖都能砸到一个皇亲国戚。

    她是想开绣庄,可也怕开不好。

    李绣娘安慰道:“不用怕,当初你开第一间绣庄的时候不也担心没生意嘛,可如今呢?船到桥头自然直,既然你都想好了,那就努力着去干吧。”

    董三娘点点头笑了,“师父,我若是要去京城开绣庄,可就得劳烦您老人家给我带一批绣娘出来。”

    这也是她这次请李绣娘来的第二个目的。

    李绣娘自然说没问题,清河县的巧娘子绣庄她有股,光去年一年的分红她就赚的盆满钵满。

    她虽然孤寡,可身边有银子关门弟子伺候她孝敬她比亲女儿还亲。

    李绣娘就算是为了自个,也要更尽心尽力替董三娘做事。

    更何况,董三娘从前也是她的弟子,待她也从来用心。

    这事就这样说定了,李绣娘干脆把自个的关门弟子也从清河县接了来,这关门弟子深得她真传,师徒俩一同带着董三娘新签了契的一批绣娘,力求短时间内带出一批合格的绣娘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