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商户千金 > 第三百十一章 武功侯府
    一个月的时间眨眼而过,药师佛绣像就要到收尾的地方了,董三娘看着黄历算着日子,生怕超过了算好的时间。

    还得留好送进京城的时间,若不然过了千秋节,就找不到这么好的机会把这药师佛的绣件送进宫了。

    想到京城,董三娘忍不住想起了阿晦。

    算算日子,阿晦和关东应该早已经到了京城。

    也不知道他们在京城吃的好不好、穿的暖不暖,阿晦有没有找到自个的过往。

    凝望窗外,路上行人衣着日渐单薄,门口的两棵稀罕绿桃也早已经落尽了残花。

    时光啊,它匆匆。

    远在京城的阿晦和关东,此时也在看黄历。

    关东忍不住朝阿晦感叹了一声,“咱们出来也有一个多月了啊,也不知道师父师娘好不好,师妹听不听话。”

    阿晦也忍不住想起了董三娘,心中不由黯然。

    “再过段时日,咱们就回去。”

    “关东,你先帮着张老师傅看管场子,我出去一趟很快就回来。”

    近段时日,阿晦经常自个一个人单独出去,关东问过可阿晦只说有点事,他就不好多问了。

    “哎,那你自个当心点,早点回来啊。”

    关东目送了阿晦出门,自个就去帮张老师傅打扫场馆。

    张老师傅是他师父的至交好友,他们这一趟来京城就在张老师傅的武馆落了脚。

    张老师傅对他们十分热情好客,只是他的武馆生意并不怎么好,勉强维持着生计罢了。

    阿晦和关东来了之后,吃住都在张老师傅的武昌武馆,心里觉得过意不去,就常常帮着张老师傅做点事。

    “张老师傅,待会儿我请你喝杯豆汁儿吧?”

    张老师傅须发皆白,闻言哈哈大笑:“怎么?小关东,你终于觉出豆汁儿的滋味了?”

    才来京城时候,张老师傅安排的早饭里头总有一碗豆汁儿,关东喝不惯差点吐出来,如今呆的日子久了,居然也习惯了。

    关东抓抓头呵呵笑了起来,“这不是我师父说的嘛,到一个地方,就得习惯一个地方的习俗,这习俗里头不就包括饮食嘛。”

    这豆汁儿没喝惯的人,第一回喝的人还真有些受不了。

    反正他是差点喝吐了好几次,才慢慢习惯。

    不过,阿晦似乎没什么不习惯的,看他模样似乎还喝的挺带劲。

    关东摇摇头上去揽了张老师傅的肩膀,“走!咱们爷俩喝豆汁儿去!”

    喝豆汁还挺带劲的阿晦一个人悄然走在街上,京城这么大,分了东城和西城,西城住的大多都是平民百姓,而东城都是些达官贵人或是豪门权贵。

    一路从西城走到东城,阿晦仿佛回了自个家一样,眼前的每条路每条街他全都叫不出去名字,可潜意识里他就知道该怎么走。

    这儿一拐,穿过一条小巷就到了另一条大街,再走两步,往右边拐过去就是文博侯家。

    ……

    文博侯家?

    阿晦抿了抿唇,面上波澜不惊只有眼中闪过一抹难言的暗色。

    走了几步,果然前头就是一座府邸,黑底的牌匾上用金漆写了四个大字,“文博侯府”。

    阿晦在文博侯府大门外略顿了顿,紧跟着继续埋头往前走。

    沿着文博侯府的高墙一路往前,行人几乎没有,一条笔直的青石路又干净又宁静,路边还种了些垂柳。

    这会儿都深春马上要进暑了,这些垂柳的枝条叶盛繁茂,像女子长长的发辫垂了下来随着风轻轻摆动,远远望过去,倒像是一阵又一阵的绿浪永不停歇。

    阿晦的眼前,仿佛出现了几个画面。

    几个穿金戴银的男孩子,你追我我追你,折了长长的柳条当成了马骑,后边还有许多的下人前拥后簇。

    甩甩头,眼前的画面很快就消失不见了。

    阿晦的脚步渐渐停了下来,向前望了过去。

    青石路的尽头是一座偌大的府邸,三架的红漆大门飞檐走壁比文博侯府的大门更加气派。

    大门正上方也是一块黑匾,上面用金漆写了四个大字。

    阿晦张嘴无声地念道:“武功侯府。”

    武功侯府。

    眼前仿佛有无数的画面走马灯似的飞快旋转,后脑勺处的旧伤传来崩裂般的痛楚,阿晦咬紧了牙关不让自己晕厥过去。

    他抛下爱人远涉千里,为的就是找回过往。

    这一刻,就在他要想起往事的关键时刻,他绝不能晕。

    眼前的画面换的太快,阿晦的眼睛血丝暴起,脸色却苍白如纸,颈后的大动脉连着旧伤口“突突”直跳。

    阿晦连喘几口粗气,跌跌撞撞往后倒退了几步勉强站稳。

    再抬起头的时候,眼中一片猩红。

    好一个武功侯府,好一个武功侯!

    他想起来,他什么都想起来了。

    他不是阿晦,他是齐曜!

    他是武功侯府的庶长子!

    阿晦的嘴角逐渐弯起,真好,他没有被人暗算死在边关,他活着回来了。

    就在此时,有人从武功侯府的侧门出来,前呼后拥。

    阿晦眼睛微微一凝,飞快地往后退了几步,贴着墙边低了头佝偻了身子一动不动。

    那一队人骑着马经过阿晦身边的时候,一阵风夹在着些许灰尘劈头盖脸洒在了阿晦的身上。

    有人边骑马边高声说笑:“听说樊楼有个西域来的歌妓,那眼睛还是蓝色的,哥哥我今天就带弟弟们一块去开开眼!”

    有人应和:“好咧!今天咱们大家伙可就要沾世子爷的光了啊!”

    马蹄声和说笑声,仿若一阵风落进了阿晦的耳朵里,来得快去得也快。

    等马蹄声消失远去良久,阿晦才渐渐抬起头来看向了马蹄声消失的方向。

    齐晔。

    那高声说笑要带人去见识异域风情的歌妓之人,就是他的弟弟齐晔,也是如今武功侯府的世子爷。

    他差点死在边关,就算是被董大郎所救也失去了记忆,险些就浑浑噩噩过一辈子。

    而齐晔,却在这温柔富贵乡里春风得意马蹄急。

    阿晦的嘴角始终带着一点笑意,只是此刻看来,这抹笑意中似乎沾染了血色。

    血色中,又带着刻骨的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