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商户千金 > 第二百九十四章 擂台
    等周欢接了李绣娘来,已经是第三天了。

    董三娘熬的脸色发白眼圈发黑,将将才把一副药师佛的绣样给描完。

    李绣娘见了都忍不住心疼。

    “这事周欢都和我说了,再怎么急,有三个人一块赶工总也来得及,你若是在第一关就把自个的身子骨熬坏了,日后怎么撑得住?”

    董三娘脚步都有些虚浮,“师父,我无妨的。您来的正好,我把向娘子介绍给您认识。”

    向娘子自打安置好了之后,又给自个相公请了大夫正经吃药,没事的时候就把阿福带着到巧娘子绣庄帮帮忙。

    她是个好绣娘,对绣件上的各种针法色彩搭配了若指掌。

    有客人来挑选的时候,有她在旁边说几句,往往客人都会掏钱包。

    有她帮忙,红鱼都觉得自个轻松了不少。

    如今红鱼在湖州府这边的巧娘子绣庄坐镇,湖州府的习俗就是不夜天。

    许多店铺都能营业到天明,她实在忙不过来,干脆就住在了绣庄里头。

    “这位就是向娘子,一手杭绣出神入化。”

    董三娘给李绣娘做介绍,“向娘子,这位是我师父李绣娘。”

    向娘子和李绣娘寒暄了两句,算是认识了。

    “因为是要送进宫的,咱们是一点差错也不能有。”

    董三娘言辞凿凿,一字一顿,“师父、向娘子,这送进宫的东西若是出了差错,后果不用我多说。”

    李绣娘从前常在官宦人家做教习,自然明白这其中的干系。

    “你放心,我心里有数。”

    向娘子人虽清高孤傲,但为人却十分细心。

    她知晓董三娘能找她自然也是因为看重她,不论旁的,董三娘提前预支了工钱给她好让相公看大夫吃药,就这点恩情,她自然要还。

    “董娘子,你怎么吩咐我就怎么绣,多余的事我半点不干。”

    都是弱女子,谁敢冒风险?搭上全家?

    董三娘先交代过这桩事的重要性,再来就要挑选绣件所用的缎子和丝线。

    这倒不用董三娘她们费心去寻,黄夫人早就送来了。

    只不过是要在各色锦缎绢纱和绣线中,寻到合适的。

    既然是送进宫,自然不能挑简朴的,黄夫人也是这个意思,送来的无论是锦缎绢纱还是绣线,俱是上好的,甚至连金线也备好了。

    选了素色的云锦做绣面,配好了各色绣线,就这,又是两天的功夫。

    一切准备工作做完,董三娘才回去好好补觉。

    而李绣娘和向娘子开始刺绣。

    这是一番大工程,接下去的两月,董三娘到还好,李绣娘和向娘子当真要废寝忘食。

    董三娘一睡就睡了两天,才缓过精神来。

    惹得吴氏心疼的不行,“再怎么也不能把身子骨熬坏了。”

    董三娘一边喝吴氏炖的虫草鸡汤,一边眼睛亮晶晶的,“娘,您知道吗?这幅绣件可是要送进宫的!”

    吴氏没好气地白了她一眼,“就是送进宫那又怎样?你身子骨若是熬坏了可怎么办?”

    “娘!”

    董三娘压低了声音,“这幅绣件黄姐姐是想借着郭圣人的手送到官家手上,若是能得官家一个‘好’字,娘,我那绣庄可不就出名了?”

    吴氏好笑,“瞧你一脸的市侩样,跟你爹一模一样!”

    董思明在一旁拨着茶盅盖,“怎么就市侩样了?三娘这是知道上进!多好的机会,若不是三娘有缘和黄夫人交好,这样的大事怎么能轮得到她?”

    光湖州府本地就有多少绣庄,有多少好绣娘。

    若不是董三娘恰巧和黄夫人结识交好,这样的好事想都不用想。

    不过嘛,这送进宫的东西和旁的不一样,得格外当心。

    董思明放下了茶盅,“三娘,你毕竟还年轻,这送进宫的东西很多都有避讳,你若是有不懂的地方,不妨问问庄夫子也可以去问问黄夫人。”

    庄夫子学识渊博也不是一般的穷酸,与董思明倒是十分说得来。

    若不是有庄夫子在,说实在话,背井离乡,董思明哪怕在湖州府有从前结识的若干朋友,也怕是会寂寞。

    董三娘点头,“爹,您放心,自打开始刺绣开始,黄姐姐就让赖嫲嫲时不时过来看着。”

    赖嫲嫲虽是下人,可人家出身不同,见识上是一般人家压根都比不上的。

    董思明这才放心,“你也可以跟着赖嫲嫲多学一学。”

    董三娘撒娇,“爹,我知道啦!”

    吴氏也瞪董思明,“就不能让三娘好好喝碗汤?”

    董思明讨饶,起身去寻庄夫子下棋去了。

    吴氏倒是有些高兴,“若真是被官家称赞一声,就是那程三郎也不敢再随便打你主意。”

    董三娘喝汤的动作一顿,勺子打在碗边发出轻微的声响。

    “这几天我忙,程三郎没再来过家里吧?”

    吴氏摇摇头,“这倒没,他有没有去绣庄找过你?”

    董三娘也摇摇头,“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咱们现在也寻不着他人,也不知道他要做什么,随他去吧。”

    到底是在湖州府,人生地不熟的情况下程三郎做事总会收敛几分。

    董三娘是这么想的,可等她喝完鸡汤又去绣庄的时候,才发现,就巧娘子绣庄对面新开了一家绣庄。

    虽然还没开张,可来回不绝的搬运工人,蒙着白纱的大型绣件都吸引了不少人围观。

    红鱼都在自家绣庄门口张望,眉心紧蹙。

    见了董三娘来了,红鱼连忙上来拉董三娘,“三娘,对面是要开绣庄吗?”

    董三娘也有些吃惊。

    她这绣庄可是和黄夫人合伙开的,湖州府谁家有这样大的胆子,敢在她家绣庄的对面开绣庄?

    这不是打擂台吗?

    而且不光是在和她打擂台,连黄夫人的擂台一起打了。

    这家绣庄背后的主子到底是何人?

    难不成是外地来的?

    不知道她家绣庄的底细?

    可若是外地来的,又哪来的本事能在三泰街上开店铺?

    红鱼早已经没了从前的冲动和暴脾气,“就开在咱们家的正对面,怕是要针对咱们家。”

    若是普通的绣庄也就罢了,怕就怕它来势汹汹,说不得做的也是佛事绣件。

    不知道为什么,董三娘有些不太好的预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