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商户千金 > 第二百九十二章 千秋节
    若是程三郎再执迷不悟,她又要如何?

    董三娘吩咐跟进来的蓝香,“把我拿回来的那篓子鱼虾做成菜,让爹娘尝一尝。”

    无论如何,她是绝不会向程三郎屈服低头。

    他要纠缠,她奉陪到底!

    吴氏还要再说,董思明却拉了她一把。

    三娘的模样分明自个有了主意,他们若是啰诧,只会让三娘心里更烦。

    吴氏暗叹口气,不做声了。

    本来还狠心想让叫这程三郎在这人生地不熟的湖州府受个大大的教训,让他再不敢来寻三娘,可谁知人家就有这本事,又能攀上本地的豪绅。

    蓝香看看主子们的脸色,连声应了,抱着篓子就退了下去。

    董三娘看看堆满桌子的礼品,叫了声黄莺,“都拿到库房去,专门理个箱子出来放这些东西。”

    谁稀罕他程三郎送的东西?

    来日有了机会,自然要全部还给他。

    黄宝珠咬咬牙,“这人怎么就贼心不死?上次我都折了他一条手臂,他居然还?”

    疯子吧。

    董三娘笑笑,“谁知道他心里怎么想的,懒怠理他。”

    黄宝珠撇撇嘴,“反正从今天开始我再不离开三娘姐姐身边一步。”

    倒是下定了决心,就是来月事疼的站不起来爬也爬到董三娘身边。

    董三娘突然间也想到了这一点,小声道:“倒是你,这毛病总是不大好,我听说咱们绣庄边上的济仁堂有位妇科圣手,明天我陪你去看看?”

    黄宝珠虽然大咧咧的,可到底是女儿家,说到这个还是忍不住脸红。

    “这……这多不好意思啊,还是不用了吧?”

    董三娘却不赞成,“讳疾忌医这可不好,你是女儿家,不说每次都疼成这样,若是嫁了人恐怕还影响生孩子呢。”

    黄宝珠攥着衣角,“我……我才不嫁人……”

    到底语气是松动了。

    董三娘笑了,“那我们明天就去看大夫去。”

    蓝香的手脚很快,一会儿一盘子清炒河虾,一盘子杂鱼烩就上了桌。

    虽然天色已晚,可董思明夫妇还是等董三娘回来才吃饭。

    一家子面上如常,私底下一个个的心中别有心思。

    第二天一大早,董三娘梳妆打扮之后就带着黄宝珠和黄莺先去了知府府上。

    黄夫人没想到董三娘这么早就来,再一听董三娘把向娘子的事一说,就冷笑了起来。

    “我就道通判家没一个好东西,后宅不宁通判大人又能有什么出息?先是姨娘的弟弟闹事,现在又是通判夫人的表侄子?”

    “这事是小事,我让赖嫲嫲去通判府上说一声便是。”

    说完向娘子的事,董三娘毫无扭捏直接把程三郎的事说了一遍。

    “他不知道从哪里结识的江老爷,昨天就堂而皇之登了我家的大门。”

    江老爷?

    黄夫人皱了皱眉毛,“可是清和园的江老爷?”

    江南多园林,江浙相近,湖州府本地豪绅家里常常都做成苏氏园林模样,连名字也要起的古朴韵致。

    董三娘点点头,“我爹娘说他是这么自称的。”

    黄夫人指尖在绣桌上点了点,“这个江老爷不简单啊。”

    董三娘心头一惊,“难不成他有什么来历?”

    黄夫人一笑,“他倒是没什么来历,不过有个在朝中做官的弟弟罢了。”

    董三娘脑子一转,立刻想通了程三郎怎么就勾结上这个江老爷了。

    必然那江老爷的弟弟也是贵妃娘娘的人。

    董三娘能想明白的,黄夫人自然早就明白了。

    “妹妹莫慌,若是他弟弟亲来,我们家倒是得礼遇三分,可只是江老爷也就罢了吧。”

    朝中做官自然比刘永这样的地方为官的,圣宠更多。

    毕竟天天上朝,在官家跟前也能混个面熟。

    可说起来那江老爷的弟弟也不过四品而已,跟刘永一个品阶。

    董三娘压下心底的不安,“我听姐姐的,我不慌。”

    说着露出一个笑来,“我早就属意他人,他若是强迫,大不了鱼死网破而已。”

    黄夫人捏捏她的手,“何至于到这种程度?他若是敢强迫你,还得问问我。”

    董三娘想到上次程三郎醉酒到绣庄发疯,对她动手动脚,胳膊上忍不住都起了鸡皮疙瘩。

    黄夫人拍拍董三娘的手,“有姐姐在,莫要怕。”

    董三娘点点头,黄夫人的手心温暖而干燥,她的心也慢慢沉静下来。

    “我倒还有桩事要与你说。”

    黄夫人安抚过董三娘,转而说起了另一桩事,眉头微微有些皱起的模样。

    “再过三个月郭圣人就要过千秋节了,往年不过送些稀罕物也就罢了,偏偏今年官家大病初愈郭圣人不愿大办千秋节,哪怕送的贺礼也要简朴为上。”

    “我一时为难不知道送什么好,思来想去想到了你。”

    董三娘微微张大了眼睛,“姐姐是想?”

    黄夫人点点头,“对!郭圣人信佛,若是得了手绣的佛事绣件想来必定欢喜。”

    董三娘微微沉吟,“不知道姐姐想要这幅绣件绣些什么?”

    黄夫人神秘一笑,“药师佛。”

    董三娘想了想眉头一动,“姐姐是想借着郭圣人的手,把这幅绣像送到官家跟前?”

    黄夫人大赞,“我就知晓你聪慧至极!我才说了一分,你就能想到十分。”

    站谁那边都不如直接站在官家这边,最是忠心。

    药师佛又名消灾延寿药佛师,而官家大病初愈想来最大的心愿就是延寿,若是郭圣人得了这幅药师佛绣像,必会送去官家手上。

    官家见了,便会明白永恩候家的立场。

    无论日后老太太决定怎么对待姑太太,至少算是先在官家跟前表了态。

    黄夫人为了日后的安稳,也是煞费苦心。

    董三娘握握黄夫人的手,“姐姐放心,这幅绣像我一定会小心细致,保证尽善尽美。”

    黄夫人没有什么不放心董三娘的,“我自然信你,只是这时间上有些仓促,怕是要你费心了。”

    董三娘算算日子,三个月说是多,可还要包括从湖州府送上京城的路程,其实最多只有两个月的功夫。

    抿了抿嘴,董三娘笑道:“姐姐放心我,我又怎会让姐姐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