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商户千金 > 第二百四十四章 好兆头
    吉时到了。

    充当吉祥物,在绣庄二楼和几位湖州府本地最有头有脸的夫人喝茶吃点心的黄夫人,也下楼亲自露面站在绣庄门前看董三娘点鞭炮。

    董三娘手里持了一柱香,把鞭炮的引信点着。

    噼里啪啦。

    足足响了几十息,没有一个空炮。

    黄夫人笑眯眯地握住了董三娘的手,“好兆头。”

    董三娘心里也高兴,“借姐姐吉言。”

    巧娘子绣庄正式开张,黄夫人也不久留。

    她出面的目的是给董三娘撑台面,可不是真杵在这当吉祥物的。

    董三娘送黄夫人上车,“辛苦姐姐了。”

    黄夫人坐在车厢里,单手撩起了轿帘。

    “这有什么?倒是你,不要忙坏了。”

    等黄夫人走了,董三娘请门口看热闹的到铺子里看一看、坐一坐。

    新装潢好的铺子干净整洁,因为做的是绣活买卖,所以布置的也是十分淡雅。

    又因为专做佛事绣件,所以巧娘子绣庄一进门一眼就能看到对面墙上供着一尊观世音菩萨像。

    这是先前董三娘特意从慈心庵请来湖州府的,保佑平安。

    铺子里有淡淡的檀香味,不浓,让人一进来就觉得心神宁静。

    无论是一楼还是二楼,触目所及都是各色各样的佛事绣件。

    有绣像,有经文甚至还有香囊、扇面,只有想不到没有买不到。

    黄夫人都出面了,今天谁敢不做散财童子?

    就小半天的功夫,巧娘子绣庄里的佛事绣件小件就卖了三分之一。

    就连大件的也订了三四件。

    小件的利润低,大头都在大件这。

    订一件就够吃好几个月的了。

    都忙着这样了,还有人凑过来跟董三娘套近乎。

    “董娘子,你和黄夫人?”

    董三娘知道肯定有人好奇,面上只是微微一笑。

    “黄夫人是我的干姐姐。”

    难怪。

    商户们互相使了使眼色。

    “有黄夫人帮衬,想来董娘子你的绣庄必定生意兴隆啊。”

    “借您吉言了。”

    红鱼在人群后面踮脚喊:“三娘,有夫人要订观音像。”

    观音像是大件。

    董三娘顿时来了精神,“哎,我来了。”

    迎来送往,从人头簇动到天色黯淡,绣庄里的客人也渐渐都走了。

    擦擦汗,董三娘准备关门盘账。

    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

    就今天开张第一天,大件订了六件,一共五千两银子。

    巧娘子绣庄的规矩,定金收一半,也就是说一共收了二千五百两银子的定金。

    小件虽然卖的多,但本身定价低,今天一天一共卖了三百多两银子。

    红鱼眼睛亮得会发光,“难怪三娘你非要来湖州府开绣庄,这银子也太好赚了吧?”

    董三娘心里也是感慨。

    “是我运气好,遇见了黄姐姐。”

    “不过这也是开张第一天,还得看以后。”

    今天黄夫人亲自前来,有她这尊大佛坐镇,谁敢不捧场?

    特别是知道这间绣庄有黄夫人的股在,在绣庄里买绣件不就等于给黄夫人送礼?

    董三娘就是眼睁睁看着这些夫人们、商户们,抢着和黄夫人寒暄。

    就是盼着给黄夫人留下一星半点的印象。

    所以今天在巧娘子绣庄买绣件,那就跟银子天上掉下来一样,和别人比着谁掏银子更快。

    看着这些人的作态,董三娘再次感叹自个运气好。

    缘分使然,才能这样轻易就和黄夫人结交。

    红鱼点点头,“我看啊以后我们绣庄的生意也会继续这样红红火火。”

    董三娘嘴角含笑,视线却有些飘。

    如果贵妃娘娘真有反意,成了刘家一家至少不会连坐。

    若是没成,而刘老夫人又优柔寡断,只怕刘大人一家都要跟着遭罪。

    如今是刘大人黄夫人,这些夫人商户们都急着锦上添花。

    就怕来日,无人雪中送炭。

    董三娘现在真的两难。

    她都不知道该盼着贵妃娘娘成还是不成。

    成,程三郎得意,她遭殃。

    不成,刘家会不会连坐?

    她的绣庄有黄夫人的股在,是不是也得关门大吉?

    只盼着如今的盛况,不会是昙花一现。

    “走吧,都这么晚了,赶紧关门,咱们随便到哪吃点饭再回去吧。”

    本朝开放不宵禁,商户们关门都晚。

    董三娘怕麻烦知府府上,这些天都是自个在外头吃完再回去。

    “还是得赶紧把院子买了。”

    红鱼也不想再住在知府府上了。

    “每次只要远远看到那刘小姐,就感觉头疼。”

    刘音受了几次教训,如今虽然乖顺了些,可那也只是对着刘大人和黄夫人的时候。

    遇见她们时,总是把下巴抬得比天还高。

    周欢抓抓脑袋,突然开口。

    “我昨天去打听的时候,倒是有了消息。”

    “哦?”

    董三娘眼睛一亮,“地方是在哪?院子怎么样?”

    周欢指指三泰街左边的一条街,“就在福禄街上,说是一个教书先生要回乡下去了,就想把自个住的院子给卖了。”

    福禄街离三泰街不远,位子倒是不错。

    就不知道院子怎么样。

    “明天我和你一块去看看。”

    周欢响亮的应了,“哎!”

    第二天,董三娘先去了店里。

    今天的生意果然没有昨天那么火爆。

    不过毕竟新开的店,就是新造的茅坑也能香几天是吧?

    还是陆陆续续有人进来。

    董三娘见人不多,就把绣庄交给了红鱼,她和周欢要看院子去。

    福禄街离得近,连马车都不用,直接走过去就成。

    董三娘一路看过去,福禄街上有不少住宅,只不过因为这里的住宅院子都是互相连着的,所以空间不是很大。

    走着走着,都快走到福禄街最末尾的地方,周欢才停了下来。

    “三娘,就是这家。”

    董三娘打起精神看了一眼。

    格局和她一路看过来的差不多,不过这一家的院子里还种了几根竹子。

    青绿的枝条都伸到院子外头来了。

    周欢上去敲的门,黑漆木门很快打开。

    “谁啊?”

    “是庄夫子家吗?”

    “是。你们是?”

    来应门的是一位穿着长袍的中年男子。

    周欢连忙招呼董三娘,“三娘,就是这里。”

    “请问您就是庄夫子对吗?我们是来看院子的。”

    中年男人朝董三娘和周欢看看,“请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