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商户千金 > 第二百四十一章 惊
    黄夫人险些笑出了声,咳了一声,“那自然。”

    赖嫲嫲上来送燕窝,“就是得在床上躺几天。”

    毕竟黄夫人被大小姐给气的厥过去了嘛,怎么也得好生卧床养几天。

    黄夫人接过装了燕窝的小碗,没精打采。

    “怕是要无聊死我。”

    董三娘连忙道:“黄姐姐不嫌弃的话,我留下来陪姐姐说话?”

    黄夫人眼睛一亮,但还是摇了摇头。

    “你是要做正事,我怎么能为了我自个就强留了你下来?”

    董三娘自然说无妨,“让她们去忙就行。”

    “你有这个心就比什么都强。”

    黄夫人绕过了这个话题,“对了,老爷已经给绣庄题好了字,只等刘管家做完了匾额就给你送过去。”

    “这真是太好了!”

    原本董三娘只当了黄夫人说说而已。

    毕竟知府大人的字可谓一字难求,她一个商户女何德何能?

    黄夫人摸了摸董三娘的头发,“这下你总可以放心了吧?有了我家老爷的题字,这湖州府里没人敢不卖你的帐!”

    董三娘心中感恩,犹豫了一会儿,忍不住开口问道:“黄姐姐,我有件事想请教你,只是不知道该不该问。”

    黄夫人白了她一眼,“原来你只是白叫我一声姐姐?”

    董三娘连忙解释,“是这桩事是我自个推敲出来的,不知道是不是真,所以才一直犹豫不敢来问姐姐。”

    当下就把程三郎的事说了一遍。

    黄夫人的眉头皱起,“这人好大的胆子,这样纠缠于你。”

    董三娘默然,“他也只是仗着他那在宫里当太监的小叔。”

    “姓程,在宫里当太监。”

    黄夫人拧眉苦思,半天才一拍手。

    “我想起来了!”

    又叫赖嫲嫲来,“你还记得从前我刚嫁给老爷,跟着婆婆去宫里给郭圣人请安的时候的事吗?”

    赖嫲嫲当时也跟着进宫去了,哪里会不记得?

    “夫人是说那次给郭圣人请安,结果贵妃娘娘闯了进来,说猫儿丢了,非要搜郭圣人宫殿的事吗?”

    黄夫人一拍手,“对,就是这次!”

    “我想起来了,贵妃娘娘身边就跟着一个大太监,就姓程!”

    董三娘吃了一惊。

    原本以为程三郎的小叔只是在宫里当太监,没想到居然是贵妃娘娘身边的大监。

    “你方才说这程三郎变卖家产,前两天还组了一支马车车队走了?”

    董三娘点点头,“我爹特意派人去量了车辙留下的痕迹,很深。”

    黄夫人皱了皱眉毛,“普普通通的马车,也不可能装石头,除非……”

    董三娘和黄夫人交换了一个眼神,“除非是银子。”

    黄夫人坐不住了,“你说的这个程三郎必定是替他那个跟在贵妃娘娘身边程大监做事,可替程大监做事不就等于替贵妃娘娘做事?”

    “贵妃娘娘要这么多银子做什么?”

    黄夫人突然愣住了,连礼节也不顾了。

    “好妹妹,我现在立刻去要去找我家老爷,多谢你带来的消息,若是真的,你可对我们家有大恩了。”

    董三娘匆匆离开,就见着赖嫲嫲飞一样往外院跑了。

    董三娘再一次深深察觉到自个与黄夫人之间的差距。

    她只是说了一件发生在自个身上的事,而黄夫人却能联想到那么多。

    摇了摇头,董三娘出发去三泰街。

    她该说的都说了,到底这背后有什么她是一头雾水,只能看黄夫人和刘知府了。

    赖嫲嫲来找刘知府的时候,刘知府还没升堂。

    一说黄夫人要找他,只以为黄夫人又哪不舒服了。

    刘知府把公文一扔,连忙回了后院。

    “淑芳,你哪里不舒服?”

    黄夫人这次是真的脸色惨白,“赖嫲嫲,你让所有人都下去,关好门窗,你亲自在门口守着。”、

    刘知府大惑不解,“这是怎么了?”

    黄夫人开口就是石破天惊。

    “老爷,这次可多亏了我那干妹妹,不然我们刘家就完了!”

    “我那干妹妹刚才给我带了一个消息,老爷,贵妃娘娘她……她!”

    黄夫人嘴唇直打哆嗦,好半天才挤出一句话来。

    “贵妃娘娘只怕有反意!”

    什么?

    刘知府大骇,“你是怎么知道的?”

    黄夫人当下把董三娘说的话全盘托出。

    刘知府越听脸色越不好看,“这种事她一个弱质女流是不可能撒谎的,那只有是真的。”

    黄夫人点点头,“所以我才立刻让赖嫲嫲把老爷找了来,这事可怎么办?”

    刘知府安慰了黄夫人一句,“你别急,你身子本来就不好,急坏了怎么办?”

    他们夫妻两人都是京中老牌世家出身,看多了日升月落兴盛衰落。

    就是耳濡目染,政治上的敏感度,不知道要甩旁人多少条街。

    董三娘只是几句话,他们夫妻二人立刻就能想得极深远。

    在屋子里跺了半天步,刘知府才开口说道:“要是这程三郎运送银子回京,必然不会走陆路,我这就派人去杭州府打听消息。”

    杭州府有京杭大运河,去京城走水路又快捷又方便。

    “如果打听回来消息的确是真的,那我立刻修书一封回京。”

    黄夫人脸色苍白,“老太太会不会不信?不舍得?”

    刘知府咬了咬牙,“我们在这江南都能得到消息,京城那头要是真查,什么消息得不到?”

    “你别怕,老太太吃的盐比我们吃的米还多,万不得已老太太是会壮士断腕!”

    刘知府喃喃道:“丹书铁券是祖宗在战场上拼了命才挣回来的东西,我们家向来明哲保身,从不掺和到立储的事里头,从太祖时候起那么多的超品大员什么国公、什么侯爵、伯爵的,到现在还剩下几家?”

    “老太太识大体,不会不顾大局。”

    黄夫人已经话都说不出了,“但愿吧。”

    刘知府不敢再多停留,丢下一句,“别怕,万事有我”就走了。

    赖嫲嫲等刘知府走了,这才进来给黄夫人揉胸口。

    黄夫人渐渐才缓缓回过神来。

    “一个个的都瞧不起我那干妹妹,要不是她,等东窗事发,我们一家子全进去了,到时候还不知道是谁看不起谁呢。”

    赖嫲嫲脸上写满了忧心,“夫人,您说老太太真舍得?那可是她最宝贝的老来女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