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商户千金 > 第一百五十二章 鳏夫
    董大根的娘子简氏和董小根的娘子王氏,也都是爽利的性子。

    王氏先笑了起来。

    “看大伯娘说的,从来在家都听爹娘说大伯和大伯娘当初是怎么帮咱们家的。”

    “这么些年,这恩情从来没有忘记过,大伯娘在我心里就是这世上除了我婆婆之外最和善的人。”

    吴氏和吕氏都笑了起来。

    吴氏指着王氏哈哈大笑,“这个小刁钻,这张嘴!这听着好像是明着在夸我,其实还是踩着我拍自家婆婆的马屁呢!”

    简氏抿嘴一笑,“婆婆和大伯娘,两位长辈都是慈和人,能有这样的长辈是我们这些做小辈的福气。”

    吴氏直摇头,“二弟妹,你的这两个儿媳都是伶俐人,怎么偏偏就你这样的好福气寻到了这样伶俐的儿媳呢?”

    抱着大宝哄他吃饭的孙汝兰不依了。

    “我就知道娘您早嫌我愚笨了!”

    “这会儿见了好的,心里就在说,看看人家再看看我们家的汝兰,唉,怎么我就没这样的好福气呢。”

    吴氏被逗的笑得杯子都握不住了。

    “你这嘴!光你这嘴就是我的福气了!”

    董三娘和红鱼笑的险些滚到一处去了。

    作势揉着肚子,董三娘揶揄道:“大嫂,我们都还没吃饭呢,你就害我笑的肚子疼,这么多好菜都没法吃了!”

    孙汝兰白了她一眼。

    “我可不就打了这个主意,让你们一个个的都笑疼了肚子,这些好吃好喝的都归我了!”

    又是一场哄笑。

    吴氏笑的合不拢嘴,“可别光顾着说笑啊,赶紧动筷子,不然待会儿菜都冷了。”

    亲自用公筷夹了一筷子桂花鱼给吕氏。

    “来,你尝尝,这是我家汝兰的拿手菜。”

    吕氏自然捧场。

    “这桂花鱼也不知道侄媳妇是怎么做出来的,一丁点腥味也没有。”

    “汝兰啊,你可不能藏私,把这做桂花鱼的法子好好教一教你的两个弟妹啊。”

    孙汝兰自然是答应的。

    “好咧!正好二伯娘你们都要留下来住几日,只要弟妹她们不说我这过年的还要拖她们去厨房里做事,我都教!”

    简氏和王氏自然都笑着说不会。

    董思明一家从来没有当她们是乡下的泥腿子看待,她们又怎会不识数?

    年夜饭到这个时候,已经是最热闹的时候了。

    今天也不讲什么食不言寝不语的规矩,大家说说笑笑,吃吃喝喝。

    倒是吕氏吃了几口菜喝了几杯酒,就轻轻扯了扯吴氏的衣袖。

    “大嫂,你别怪我扫兴。”

    吕氏压低了声音,只和坐在她身边的吴氏悄声说话。

    “实在是我们在乡下,这城里的事都不清楚。三娘这……”

    “不瞒你说,消息我们是听说了,可到底怎么回事真不清楚。”

    吕氏的脸上满是担忧,“三娘可是被人欺负了?”

    到底是自家人,吴氏心头一暖。

    在桌子底下,握了握吕氏的手。

    “放心吧弟妹,三娘是和离了,可是这事还算顺利,如今他牛家也不算什么妨碍了。”

    “你只管放心!”

    这女子和离的事哪有这样轻巧?

    只可惜三娘这么好的小娘子了。

    吕氏悄声道:“大嫂,你别嫌我多事。三娘这和离了之后,再说亲只怕艰难。”

    “我知道消息之后,就在我们那地附近悄悄打听了。”

    “家里田庄旁边还有个田庄,那田庄的主子就住在田庄里头,他家有个儿子,比三娘大六岁。”

    “我看过了,样貌什么的都不错,性情也好,只是是个鳏夫。”

    “不过大嫂你放心,他娘子的病死的早,还没留下一儿半女。”

    吴氏眼珠子转了转,倒是有丁点心动。

    三娘这样和离的女子,再找个头婚的男子只怕不容易。

    就算有,也只能是歪瓜裂枣。

    她倒是想过,只怕也只能给人做填房续弦。

    只是这填房续弦也一样难为啊,万一前头的留下了孩子。

    这三娘一个还没生养过的人,一去了就当了后娘。

    后娘难为啊。

    “这户人家是不是就咱们家田庄边上的那一户?”

    当年为了安置董老二一家,董思明刚发达了些,就咬牙买了一处一百亩的小田庄。

    庄子不大,位置也不是很好,大部分的田地还是沙地。

    所以买来的时候便宜。

    亏得董老二会调理,沙地拿来种西瓜,这沙地的收成竟不比良田差。

    话扯远了,当初买下那田庄,吴氏也是去看过的。

    知晓那附近有家大户,是个地主。

    他家的田庄有近五百亩,这也罢了,这五百亩的田地可是连绵成一片的良田。

    一般人家就算能有这个条件买下这样的田庄,也保不住。

    这户人家只怕也不是普通的地主家。

    想到这,吴氏越发心动了。

    “当年他家的儿子我还远远见过一面,长的是没得说。”

    “怎么?当年见他的时候好像还没成亲呢,怎么就又成了鳏夫?”

    吕氏见吴氏起了兴趣,连忙凑过去道:“就大前年娶得亲,说是娘胎里就定的娃娃亲。只可惜,那娘子从小就体弱,嫁过来之后三天两头病着,咱们就在旁边都常常见到那孩子骑了马去城里接大夫。”

    “就是因为体弱,熬了两年实在熬不过去,就没了。”

    吴氏这才放心,她也怕是这人命硬生生克死了自个的娘子。

    “这么说起来,还真不错呢。”

    当初买的那田庄离镇上有些远,远是好事啊。

    远就没人知道三娘从前的那些事,三娘到了那没人在背后说闲话,日子也能过得轻松些。

    吴氏越发动心,“好弟妹,现在不方便多说,等会儿吃完了饭,你和我好好说一说。”

    董老二一家到现在都是受着董思明一家的恩惠,吕氏是个厚道人,倒是真心为董三娘着想。

    吴氏这么一说,她自然没有什么不答应的。

    “娘,知道您见了二伯娘心里高兴。可也不能只拉着二伯娘说话不让二伯娘喝酒吃菜啊!”

    孙汝兰直接提了壶过来倒酒。

    “二伯娘,天冷您快喝杯热酒暖暖身子。”

    吴氏反应了过来,“是我的不是!该罚该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