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商户千金 > 第一百三十章 哥儿
    就算当初是程三郎设了仙人跳害的他没了功名,这事跟他们董家跟她的三娘有什么关系?

    他是孬汉,不敢直接冲着程三郎去,就会欺负她家的三娘险些害了三娘的性命。

    想到那天三娘失魂落魄的回来,一脖子的淤青,吴氏就忍不住生气。

    在心底偷偷骂了牛志高几句,又念了几声佛。

    “你看这样冷的天,你还要天天往绣庄跑,时不时还要去绣娘家里和慈心庵。”

    “你从小体弱,娘实在心疼。要不这绣庄我们就不开了?也省的天天跟在后头受罪?”

    董三娘微微一笑,“娘,您放心,我这天天往外跑,倒觉得如今的身子骨比从前健壮了许多。往年这样冷的天,我总要感染风寒数次,您看我今年可有生病?”

    吴氏无奈,“你这孩子,唉!也罢也罢,既然你自个心里乐意,娘若是再劝阻你反倒是娘的不是了。”

    说到这,吴氏又想到护院的事,“你爹昨天才说的,好像是寻着了一个好护院,只不过如今正是年关的时候,那护院要等过完年才能来家里。”

    “说是那护院手底下还有两徒弟,都是人品不差身手也极好的,这当师傅的一年要五十两银子,两徒弟少一些,一年一人只要三十两银子。”

    “你爹想想,咱们家这些年倒还没请过什么护院,有备无患吧。若是舍不得银子,真等出了事的时候后悔都来不及。”

    比如先前三娘出事的时候,当时身边若有一个护院护着,那牛志高哪能轻易得手?

    其实也不光这,万一日后世道乱起来,有几个护院护着倒也能保一家人平安。

    董三娘心里莫名一咯噔,强笑道:“这倒好!天天委屈阿晦这样一个人才跟在我后头充当护院,我这心里实在过意不去。”

    吴氏看的人多了,“阿晦这个孩子,光看他一身的气度就知道他从前绝不是什么普通人家出身的。你大哥当时在关外吓坏了,一逃回关内急急忙忙帮着问了两天,没打听到消息也不敢久留,就把人给一路带回来了。”

    “再要打听阿晦家人的消息,这就难了。”

    是啊,一个在江南一个在东北,相隔千里。

    “也只能慢慢托人打听了。”

    董三娘想想,“这要过年了,娘您说我要不要给阿晦做身衣裳?毕竟阿晦他救过我的命,倒是没有好好谢过人家。”

    阿晦刚来的那一天,她也只是改了从前给牛志高做的那些衣裳送过去。

    毕竟那是从前给牛志高做的,不是专门做给阿晦的。

    吴氏想想,“你做完了拿到娘这来,让娘转交给他吧。”

    说到这,吴氏又眼含深意地看向了董三娘。

    “娇娇,你如今可有中意的人?”

    “你也知道程三郎他对你,你若是一味拖着,倒让他以为你是为了他呢。”

    董三娘低下了头,“娘,我天天忙着绣庄的事,没心思想这些。况且,牛志高才死我就……”

    吴氏不乐意听这话,“你早就和他和离了,他死那也是他活该与你又有什么关系?”

    “我知道与我没有关系。”

    董三娘苦笑,“我是破罐子破摔,反正已经是了个笑话,我是怕连累爹娘、大哥大嫂。”

    吴氏心疼坏了,“你这傻孩子……唉,也罢也罢!这世上的人啊大多都是睁眼瞎,若是急冲冲地给你再找人家嫁了,只怕又要把你这颗明珠当成了鱼眼珠。好在我们娇娇年纪还小,咱们不急,慢慢找。”

    算是跳过这个话题了,董三娘大松一口气。

    她是真的不想再嫁人了,这也是为什么再难她也要坚持把绣庄开下去的道理。

    她有嫁妆,有绣庄,再买个小庄子买个小宅子。

    既然吃喝都不愁,何必再嫁人去受那份罪?

    只是心里偶尔会闪过一个人影,让董三娘本来坚定的心微微有些动摇。

    不能想,不能想。

    董三娘猛地摇了摇头,倒是让吴氏奇怪了。

    “娇娇,你怎么了?”

    “额,我没事我没事……”

    董三娘连忙站了起来,“大约是方才回来的时候沾上雪了,有雪水化到我脖子里了。”

    “我在这也是妨碍娘您对账,我先回屋换件衣裳。”

    吴氏连忙催促,“赶紧回去吧,不然着了凉可不是闹着玩的。”

    董三娘逃也似的回了自个的屋,只不过在经过院子的时候,遥遥看到客房门前迎着雪一个身影在打拳。

    是他,这也太不爱惜自个的身子了吧?

    阿晦打完一套拳,哪怕头上身上已经积了一层薄雪,可他头上热的都冒汗。

    小厮儿抖着手从檐下跑了过来,递了一条帕子给了阿晦,“公子,我们赶紧回屋吧。”

    这太冷了,也就阿晦公子能冒着雪打拳。

    还别说,虽然冷是冷了点,可是阿晦公子打的拳真的好看,这天上飘的雪都被他的拳劲给震散了。

    难怪大郎一直说阿晦公子的身手好呢。

    阿晦接过小厮儿递过来的帕子擦了擦脸,“不是和你说过了,别一口一个公子的。我哪是什么公子?你也叫我阿晦就成了。”

    每日练拳似乎是这具身体本来就有的习惯,屋子里地方小。

    所以哪怕下了雪,阿晦也忍不住习惯在院子里打了一套拳。

    小厮儿憨憨地摇着头,“公子是公子,我怎么能叫您的名字呢?”

    阿晦笑了,“那你们这怎么一口一个的大郎、三娘,怎么轮到我就叫公子,怎么不叫我哥儿呢?”

    说到这阿晦自个都愣了愣,哥儿是哪的称呼?

    小厮儿抓了抓头,“咱们这不叫人叫哥儿姐儿的,我听我们家铺子里的伙计说,倒是北边的地儿跟我们江南不一样,不叫大郎、三娘什么的,都是叫哥儿姐儿。”

    “公子怎么知道的?难道公子是北边人?”

    也是,他怎么会吐口而出就是“哥儿”两个字?

    还有,他的口音与大郎他们很不一样。

    原先只当了自个是在关外被董大郎救的,自个应该就是边关上的人。

    可仔细想想,当时董大郎在关内停了两日打听消息的时候,他的口音跟那些关内的当地人也不一样。

    难道……难道,他是北边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