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商户千金 > 第一百二十四章 庄子
    阿晦挑了挑眉,将手炉揣在了怀里,双腿一夹就往前而去。

    红鱼不由扒着窗框,“阿晦骑马的姿势真好看。”

    董三娘和孙汝兰忍不住对视一笑,“红鱼也大了。”

    吴氏也拔开帘子朝阿晦的背影看了一眼,光背影看着就格外的英挺。

    原说阿晦人真没毛病,长得好看听大郎说他身手也好。

    红鱼是她看着长大的,要配阿晦那也够够的。

    只是阿晦失了记忆,不知道从前有没有娶过亲。

    红鱼虽不是吴氏亲生的,可养了这么多年,可亲生的感情也没了什么差别。

    她虽觉得阿晦和红鱼相配,可却不愿意委屈了红鱼。

    这失忆的事可不好说,谁知道阿晦什么时候就想起来了。

    若是从前没娶过亲也就罢了,若是娶过亲,她的红鱼岂不是从妻室变成了妾?

    如今可没有什么平妻之说。

    董三娘和孙汝兰交头接耳,说着闲话,红鱼只顾着扒着窗框往外看。

    倒是吴氏抱着手炉靠在车厢上,多了一笔心事。

    马中人说的这个庄子倒是有些路,天冷,车也赶得不快,等到的时候都时近正午。

    庄子的主人不在,迎出来的是一对中年夫妻。

    是这个庄子的庄头。

    显然马中人已经带了人过来相过庄子,这叫刘八的庄头一见马中人就迎了过来,“中人您又来了。”

    庄子的主人要卖庄子,庄头夫妻心里也没个底。

    这些年庄子都是交给他们夫妻两看着,若是换了个主子,还不知道会不会留他们下来继续看庄子。

    马中人给吴氏她们介绍,“这是庄头叫刘八,这是他的娘子姓乌。”

    都到正中午了,庄头一家正准备吃饭。

    眼见来了客人,乌娘子倒是手脚麻利,立刻又收拾出了一桌来。

    都是庄子里自家产的一些菜蔬果子,还有乌娘子亲手腌制的雪里蕻咸菜笋干,刘八还特意去屋檐下摘了只风干的野兔子。

    辣子爆炒兔丁,笋干炖腊肉,一碗雪里蕻毛豆干,再几碟时蔬、咸菜。

    就是一向胃口小的董三娘都吃了两碗饭,更别说其他人了。

    乌娘子是不敢上桌的,一桌都让给了吴氏她们。

    董三娘吃了一半的时候转头看了看外间,见阿晦跟马中人、车夫,还有刘八坐在一块,心里莫名的有些不是滋味。

    他这样的人,就是穿着破衣裳说是不记得从前的事了,也能看出他器宇不凡。

    因为是陪着她们出来,家里一个主事的男人都没跟出来,倒是委屈他了。

    董三娘不知道怎么的,总觉得阿晦与一般人有些不同。

    也许是举手投足吧,便是从前牛志高标榜自个秀才的身份,其实腿上的泥点子都没洗干净。

    吃个饭唏哩呼噜,一看就知道从小没有好好的教养。

    而阿晦……

    董三娘看看他,哪怕身处陋室吃着粗茶淡饭,却怡然自得,一身气度仿佛黑夜之中的明珠。

    只怕大哥这回捡回来的这个人,来头不小。

    董三娘默默吞了口饭,一般的人家只怕养不出这样的气度来。

    吴氏吃的满意,又见乌娘子手脚麻利饭食也洁净,心里高兴直接赏了乌娘子一两银子。

    便是那只野兔子拿到集市上卖也不过几十文罢了,哪里当得这么多银子?

    乌娘子千恩万谢,刘八心里也高兴,这会儿来的总归不是个小气的。

    用过了饭,略歇息了会儿,就准备到庄子里头看看。

    这个庄子不小,占地足足有五百亩。

    只不过其中大部分都是山地。

    所以,哪怕原主着急脱手,来看的人也不少,但始终没能卖出去。

    刘八知道原主的意思,是必定要脱手的,总也希望新的主子是个慈和的好说话的。

    吴氏方才出手就是一两银子,刘八心里就掂量过了。

    这户女眷不差银子,出手也大方,看为人也不是个苛刻的。

    倒是真上了心,有心讨好,一路都是刘八带路去看的,又是到山上看了一圈果子林,山的背面还种了好些樟树。

    看完了山再去看地,吴氏没嫁给董思明前在娘家也是侍弄过地的。

    这庄子的田地虽然不多,可刘八照管的很用心,几乎都是中等田偏上些。

    吴氏最中意的还是那些香樟树,香樟树是极好的木料。

    日后无论是家里打家具,大宝长大成亲,又或者是卖人。

    光这些香樟树都值了。

    毕竟好的木材难寻,这要打造家具什么的,也不是砍了树就能立刻做的,还要好好的阴干几年,做成的家具才能不裂不腐。

    毕竟是要买庄子,也不是一桩小事。

    吴氏还要商量孙汝兰,孙汝兰背着大宝,倒是满意极了。

    “我就想着等明年天热的时候可以来避暑,还能吃各种各样的果子,大宝肯定也欢喜。”

    吴氏见孙汝兰高兴,就问了马中人。

    马中人是做惯买卖的,一见吴氏的眼角眉梢都张扬开来了,心里就是一激动。

    “吴大娘子,您看您这怎么说?”

    “不瞒您说啊,这庄子的原主子举家要搬到蜀地去,您知道的,这蜀地离咱们这太远了。为了这么个庄子,每年还得派人来回跑,人家嫌麻烦,这才想脱了手去。”

    马中人点点山林上的那片香樟树林,“您看看您看看,不说别的,就是这片香樟树林,光这个就值一大笔银子。本来就是这原主子特意种的,预备给他家的小娘子打嫁妆用的,就更别提其他的了。”

    吴氏淡淡笑,“只要这庄子没问题,倒也可以。”

    一定这句话,马中人立刻一拍大腿,“我就知道吴大娘子您是爽快人,您啊和董老太爷一样,这脾性痛快!”

    “您放心,我马如奉做了这么多年的中人,但凡我经手的就没出过一点毛病。”

    “这庄子干干净净一点问题都没有,您真放心,我去衙门查过。”

    不说为了自个的招牌,就是看在董老太爷的份上马中人也不敢来糊弄吴氏。

    当年董老太爷为了他们这些商户,可是吃了大苦头,险些就瘫了。

    他们这些上了年纪的商户,谁不记得当年的事,谁不记得董老太爷当年的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