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商户千金 > 第二十一章 态度
    母女连心,吴氏立刻明白了为何明明看不上这点廪银的女儿会和女婿闹别扭。

    不是在乎银子,而是在乎态度。

    很明显,女婿的态度和亲家母的态度,让女儿失望了。

    吴氏恨得牙痒痒,不是恨牛秀才也不是恨张氏,恨董老太爷。

    当时牛家来提亲的时候她就不愿意,奈何董老太爷一口一个贤婿佳婿,现如今倒好,养的他牛家倒成了吸血的虱子要巴在女儿身上不放了。

    再说,若不是董老太爷做的决定,任他牛家是怎样的人家与她女儿有什么瓜葛?

    吴氏听到此处心里已经清清楚楚,言语淡淡的,“只怕还不光光这样吧,三娘的性子我知道,面上是面团似的一个人可她心里头有计较。我知晓你方才为何不愿意开口说真话,是不是三娘教的你说什么别让我和她爹替她操心?”

    说着说着吴氏又忍不住哭了起来,“心疼煞人!都怨她那个糊涂爹,明明自个受了罪回娘家还要忍着不说,生怕爹娘操心,这傻孩子就是这样可人疼!”

    其实红鱼也觉得老太爷挺糊涂的只她不好说,要不然干嘛把好好一个三娘送进了虎狼窝?

    连忙递帕子给吴氏擦眼泪,红鱼又跌脚道:“大娘子莫哭了,三娘要是知道了,还不知道该怎么说我呢。”

    吴氏直哭了半天才收住眼泪,哭完还嘱咐红鱼,“三娘的心我懂了,她怕我知道了会难过,那咱们就瞒着她。你也不必告诉她我已经知晓了,全当了我还不知情吧。”

    这又是为啥?红鱼不明白。

    吴氏点点红鱼的脑门,“傻孩子,我的心跟三娘是一样的啊。”

    她也是从女儿家过来的,怎么会不明白自个女儿的心思。

    三娘不愿意让她担心,若是知道她已经知情了,心里还不知道该如何愧疚难过。

    既然如此,就当了她不知情,免了三娘伤心。

    红鱼虽然不明白,可是吴氏都吩咐了,再说她也怕三娘念叨她,忙不迭的点头答应了。

    不说吴氏在那边如何拷问红鱼,只说董三娘和孙汝兰手挽手回了自个出嫁前住的闺房,看看房里的布置摆设还和从前一样,甚至手摸过去家具上一点灰尘都没有。

    董三娘红了眼圈,“汝兰,还是你有心。”

    和孙汝兰从小就是闺中密友,不在人前的时候,董三娘就不叫大嫂了。

    孙汝兰“嗐”了一声在绣墩上坐下,“哎,这可不是我的功劳!是娘,娘每日都会来你屋里亲自打扫擦洗。”

    董三娘的心汪酸汪酸的,出嫁前可能不懂什么是亲爹亲娘,出嫁后全都明白了。

    自个的亲爹娘不求回报的疼爱是无私的,而婆家,对他们再好她也只是个外人。

    “汝兰,你说人长大了为什么要嫁人?”董三娘摸着放在绣桌上的一只绣花绷,这还是她出嫁前用的,明明熟悉的东西现如今摸上去却带着股陌生的意味,“要是永远不长大,不用嫁人就好了。”

    孙汝兰从小就爱往董家窜门,自家也是做买卖的,铺子就在董家铺子的隔壁,嫁到董家后吴氏和董老太爷对她跟对女儿似的,她倒从没有这样的感慨。

    不过,孙汝兰心细,听这话就觉得有些不对头的意味了。

    “三娘,你这是怎么了?是不是在牛家过的,嗯?”

    孙汝兰也不好直接问董三娘到底过得好不好,人家才一开口她就紧巴巴跟着问人家过得好不好,倒像是她在盼着三娘不好似的。

    董三娘连忙擦干眼泪,“你看看我,长时间没回娘家,总是看看这想哭一哭,看看那又掉几颗眼泪。”

    孙汝兰暗想她回娘家的时候可没这种感觉,难道是因为三娘太久没回来了?

    不知道为啥,孙汝兰心里总有些觉得不太对劲。

    “哎呀,你就是太守规矩了。难道他牛家是什么监狱天牢的?还不许儿媳回娘家探亲?明明就小半个时辰的路程,半年才允你回来一次。”

    孙汝兰顺着董三娘的口风往下说:“反正我可不管,这一次回来你可得好好在家给我多住几天,你都不知道娘有多想你,没有一日不念着你的,爹虽然嘴上不怎么念叨你,可你出嫁前养的那盆水仙,爹可是当了宝似的每天亲自伺候。”

    “我话可就撂在这了,就算是我们的秀才相公亲自来接,我也不放你回去!”

    董三娘噗嗤一声笑了,“不走不走,谁接都不走!等大宝做完周岁我再走!啊对了,大宝周岁大哥赶得回来吗?”

    董大郎一个月前去的边关,如今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什么药材皮子的这时候价格最低。

    董家没有大门路,赚的就是个差价,也是个辛苦钱和卖命钱。

    毕竟要去的是边关,虽说如今太平年岁,可边关终究是边关,谁人不怕有个万一?

    想起一走就是一个月的董大郎,性子开朗的孙汝兰都有些轻愁,“六月能赶回来都算不错的了。大宝的周岁他赶得上赶不上都不是大事,只盼他一路平安顺顺利利的才好。”

    董三娘想起大哥心里也不是不担心的,可还是安慰起孙汝兰来,“那条路大哥是走熟的,你放心,大哥肯定能平平安安的回来。”

    孙汝兰失落地笑笑,“其实咱们家也不缺银子了,何必还非要去那条道?到底是边关,我真怕……呸呸呸,童言无忌大风吹去!”

    自觉自个说了不吉利的话,孙汝兰恨不得能打自个的嘴。

    到底是自个的亲哥,董三娘也不愿意接着这个话题继续说下去,边起身打开了自个带回来的包袱,取出一套小衣裳来。

    “汝兰,你来看,这是我给大宝做的新衣裳。你看看,这大小可合适?”

    孙汝兰也不愿意再提方才那个话题,连忙接过衣裳一看就赞不绝口,“你做的衣裳还用说?你看看你看看,你这个绣工,简直跟活了一样!”

    这套红色小衫是董三娘废了一个月的功夫才做成的,裁衣缝制倒是简单,难的是衣裳上的绣活。

    一套衣衫,用银线足足绣了九十九只狮子滚绣球。

    这也罢了,用了好几套针法所以每只狮子的形态动作都不一样,活灵活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