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戏精王妃在线打脸 > 第131章 受教
    “你这丫头,少给本宫戴这些高帽子。赫儿,你等下随母妃一并去给你父皇请安。”万昭仪望向司马赫,却发现司马赫有些走神。

    万昭仪不由皱了皱眉心,继续喊了一声,“赫儿,你在想什么呢?”

    司马赫回过神来,眼神有些飘忽躲闪,“母妃,儿臣只是在想,那些人为何要千万百计地得到蓬莱烟?”

    万昭仪慢慢将视线从司马赫身上收回,神情复杂地说,“蓬莱烟乃世间难得的奇药,想来也是为了用此药来救什么重要的人吧。”

    “为了救人,竟然不惜牺牲如此多的人命,这是什么人命竟会如此珍贵?”杜若实在不能理解,心中忿忿不平,“他们要救的是命,其他人的命就不是命了?”

    “同是人命,确实会有区别。有些人非同一般,他们的身上或许肩负着重要的使命,又或许他们的身体里头流着与众不同的血。”万昭仪意味深长地拍了拍杜若,“丫头,你还小,也不曾经历过大风大浪。终有一天,你会明白这个道理的。”

    “就算明白,我恐怕也无法认同。”杜若坚持众生平等的己见,“或许你们都觉得,主子的命就珍贵,奴婢的命就低贱,可我却觉得人生来就应该是平等的,没有什么贵贱之分。谁不是两个眼睛一张嘴?难不成做主子的都比奴婢们多一只天眼不成?”

    万昭仪与司马赫都是做主子的,虽说平日里待下人都是极为和善,可心里头终究还是有主仆之分的。此时听到杜若这番惊世骇俗的言辞,不由心惊。

    “丫头,话虽如此,可你想过没有,人与人之间终是有区别的。”万昭仪道,“别的不说,就说燚儿吧。燚儿与一个路人,他们的性命于你而言,当真毫无区别吗?”

    杜若心头一颤,司马燚与路人于她而言肯定是有区别。

    见杜若不说话,万昭仪自知方才戳中了她的心事,于是继续说着,“亲疏有别,亲人与外人有别。虽然人与人之间确实生来没有区别,但在不同的人心中,每个人的价值会有不同。于是就会有人显得格外重要,值得你不惜一切代价去相护相守。”

    听罢万昭仪此言,杜若顿悟。她颔首道,“我明白了,多谢娘娘教诲。”

    “丫头,你虽为女子,天生一副柔软心肠,但却偏偏侠肝义胆,不屈威武敢仗义执言,遇不平之事总能拔刀相助,行事颇有江湖人风。这很难得,是你的闪光点,却也是你的致命点。”

    万昭仪语重心长,“所以丫头,在外头要学会收敛自己的光芒,凡事量力而行,万不可强出头。要知道你收敛的不仅是你的光,还同时隐藏了自己的致命弱点。”

    “一个人只有在无懈可击之时,才能真正称之为强大,才能更好地保护自己所在意之人。”万昭仪拍了拍杜若的肩膀,意味深长地扫了司马赫一眼,“记住了吗?”

    杜若恭敬且感激地点头,“杜若受教,多谢娘娘。我一定将娘娘的话铭记于心。”

    “好了,看你这眼下的淤青,早些回去休息吧。”万昭仪满目疼惜地望着杜若,“这里的事交给本宫,你就不用再操心了。本宫让人送你出宫。”

    杜若点头,“让娘娘受累,多谢。”

    待杜若离开,万昭仪目光落在司马赫身上,却没有了之前对杜若的慈爱,反而显得有些严厉,“燚儿,你方才当真想的是蓬莱烟之事?”

    司马赫立马跪地,“什么都瞒不过母妃,儿臣知错了。”

    “杜丫头是何身份,无需本宫再提醒你吧?”万昭仪的语气十分郑重,“你若不想让她万劫不复,就收起你那些不该有的心思。本宫不希望再有下次。”

    司马赫低头应着,“是,母妃。”

    送杜若出宫的是翠香,虽说杜若与蓬莱烟并无直接关联,然今日在宫门抓捕亦欢时杜若在场,万昭仪还是有些担心刺客同党会失去理智,蓄意报复于杜若,故而派了身边最信得过的翠香送杜若出宫。

    翠香是会些拳脚功夫的,虽不如苏孜姜那般武艺超群,可对付一般不会功夫的人却绰绰有余。

    杜若跟着翠香走到半路,忽然回头,“姑姑,我忽然想到还有些事情要办,姑姑先回去吧,就不用再送了。”

    “这……怕是不妥。”翠香有些犹豫,“娘娘特地嘱咐一定要将姑娘安然送出宫门,姑娘要去办何事?奴婢陪着姑娘一并去就是了。等姑娘办完事,奴婢再送姑娘出宫。”

    杜若原是想再去找司马芙,看看她究竟有何事要说。可若是翠香跟着,怕是司马芙肯定不会相见。于是她只能暂且作罢,“算了,也不是什么急事,改日进宫再说。”

    “是啊,我看姑娘自己气色也不大好,还是先早点回去休息吧。”翠香道,“娘娘安排了马车送姑娘,就在宫门前候着,姑娘请随奴婢来。”

    上了马车,翠香目送杜若离去,这才折返雍和宫复命。

    万昭仪面上隐隐还残留着愠色,跪在她跟前的司马赫直到翠香进门时才刚刚起身。

    “杜丫头安全离开了?”万昭仪问。

    “是。”翠香点头,“不知娘娘准备何时去给陛下请安?”

    “现在就去,把东西带上。”万昭仪看了眼司马赫,“等下见了你父皇,可知道如何做?”

    “儿臣知道。”司马赫低头。

    “知道就好。”万昭仪软了些语调,“赫儿,你素来知分寸,希望你说到做到。”

    司马赫温顺地同自己母亲表着决心,“母妃放心,儿臣一定不让母妃失望。”

    母子二人共赴乾穹殿,却并未一起进殿求见。万昭仪在殿外请见之时,皇帝刚小寐方醒。

    听闻万昭仪来了,皇帝顿时心情大好,“朕都忙糊涂了,竟忘了今儿是雍和宫解禁之日。”

    “陛下日理万机,臣妾万不敢劳陛下挂心。只是月余未睹天颜,又得闻昨夜陛下为六皇子之事彻夜未眠,臣妾难免心中牵挂。”

    万昭仪走上前去,将食盒打开,“陛下肩上千斤重担,臣妾一介女流也无法替陛下分担,只盼着陛下能保重龙体。陛下龙体安康,这天下方能国泰民安。”

    皇帝握住了万昭仪的手,“还是爱妃最贴心,这后宫里头的一个个若能都如爱妃这般懂事,朕这白发也能少添几根。可惜偏生那一个个,没有让人省心的!”

    万昭仪也不顺势去踩哪个后妃,只是温婉低头,将食盒内的点心摆好,“这些都是臣妾亲手做的,陛下尝尝可还合胃口?”

    皇帝不由感叹,“前些日子朕看梅园的花儿初绽,忽然想吃梅花冻,可他们如何都做不出爱妃做的味道。”

    “往年的梅花冻,乃是从西寒山采来的野生白梅,自然与宫中的梅花味道不同。”万昭仪解释着,“是臣妾的不是,今年没能让陛下吃上新鲜的梅花冻。”

    “这又如何能怪你?”皇帝拉着万昭仪的手在掌心摩挲,带了几分愧疚之意,“如今真相大白,你那宫女乃是被人所陷害,并非与人有私情自尽。说起来,还是朕让爱妃受委屈了。”

    “臣妾不委屈。”万昭仪善解人意地倚着皇帝,伸手轻轻替皇帝按着肩膀,“臣妾只怕给陛下添麻烦。”

    “爱妃多虑了,你们母子素来都只会替朕解忧,又何时给朕添过麻烦?”皇帝尝了一口点心,满心愉悦地赞叹,“嗯,爱妃的手艺似乎又有长进。”

    “陛下是久不尝臣妾的手艺,故而觉得新鲜了吧!”万昭仪笑了,“不过今日这点心,确实还有所不同。”

    “哦?”皇帝饶有兴致地问,“不同在何处?”

    万昭仪掩唇低笑,“赫儿听闻臣妾在给陛下做点心,于是掺和了一手。这不,今儿一早晨尽在小厨房忙活了,连宫里头发生了大事儿都是后知后觉。陛下觉得这点心味道不同,可是尝出自己皇儿的孝心了?”

    “老四?”皇帝意外,“下回可别让他掺合了。身为皇子,他那手是用来握笔执剑的,在厨房里头掺和什么。”

    “臣妾也是看着赫儿一片孝心,陛下放心,臣妾绝不让他再下厨房了。”万昭仪说忽然感叹道,“今儿刺客同党终于肃清,宫中总算是能再得安宁了。”

    “肃清?怕是谈不上。”皇帝不由一叹,“老三那家伙下手太重,那宫婢话未交待完,人就断了气。也不知那与其接头之人究竟是潜伏在宫中,还是逃逸出了宫外。”

    万昭仪小心地察言观色,“陛下不用担心,三殿下一定会尽力追捕,绝不会有漏网之鱼的。”

    “怕是大海捞针啊,终究还是祸患。”皇帝说着,不由捏了捏眉心,看来还是因此而烦恼的。

    万昭仪连忙贴心地替皇帝按起了头,“臣妾听闻那些人是为了六皇子的蓬莱烟而来,何不让三皇子守株待兔?守好显阳宫,那些人若还惦记着蓬莱烟,早晚得再露马脚。”

    皇帝闭目答曰,“守株待兔固然是个法子,可何时能收网实难预知。老三那家伙岂是沉得住气的性子?倒不如由着他闹去,至少能给外头那些虎视眈眈的家伙紧紧绳,让他们不敢轻举妄动。”

    “陛下所言甚是,还是陛下思虑周全。”万昭仪看似不经意地提起,“原本臣妾还觉得守株待兔最是可行,如今看来是臣妾目光短浅了。至于那些请君入瓮的什么法子,看来就更不靠谱了……”

    “请君入瓮?”皇帝忽地回头,“什么请君入瓮的法子?”

    “呃,其实也没什么没什么,不过是今儿与赫儿闲聊,听他随口提过一嘴。”万昭仪自然而然地引出话题,“那孩子说什么与其守株待兔,不如请君入瓮。臣妾觉得实在太过冒进,设局引蛇出洞,万一有个好歹……”

    皇帝似乎对这个话题很感兴趣,坐直了身子刚欲再细问,却闻崔海亮在进来传话,“陛下,四殿下求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