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尝娇:偏执暴君的绝世溺宠 > 第四百七十三章 犹豫
    待走出了养心殿的范围,惠妃的手心还是冷的。

    庆阳公主努力压低了声,“母妃,皇兄……”

    秦渊说的那些话,不会是无的放矢,看母亲的反应,更不像一无所知。

    皇兄秘密返京了。

    惠妃猛地抓紧她的手,双唇抿紧。

    庆阳公主噤声。

    身后突然一阵有力的铁甲铿锵声响起,母女俩惊地回头,却是一队禁军威风赫赫地跑过,前头带队的,正是姜奉秋。

    忆起适才姜奉秋带领禁军杀入养心殿的画面,母女俩的脸色更白了几分,惠妃尤甚。

    惠妃怔怔地望着禁军提到跑过,双唇颤动。

    “然儿,你看他们像是去哪?”

    “……瞧这模样,仿佛是宫门的方向。”庆阳公主也不敢完全确定。

    “宫门?”

    惠妃声音,紧抓着女儿的手。

    庆阳公主顾不得痛,安慰母亲,“没事的母妃,太子既然说了那些话,必是留有余地的,否则,他也不用说这么多了。”

    惠妃神色多了几分复杂,似松了口气,更似有不甘,“连你也觉得你皇兄必败?”

    庆阳公主顿住,贝齿咬了下唇,“太子能提前洞悉所有人的动向计划,母妃觉得呢?”

    皇兄秘密回京的事情,连她都不清楚,秦渊却知道得一清二楚,秦渊对全局的掌握,可见一斑。

    惠妃神色颓然,身上忽然失了力道,亏得庆阳公主紧搀住她。

    ……

    “王爷,机不可失,眼下是出手的最好机会了。”

    幕僚不知主子在犹豫些什么,只能焦急地催促,急得都跪下了。

    太子与贤王相斗,主子正好带兵入宫“勤王”,名正言顺地浑水摸鱼,再没有比这更好的机会了。

    “请王爷决断!”

    看着一屋子矮下身子的手下,秦涧握在身后的手紧了又松,松了又紧。

    他知道手下说的是对的,自己若想一争,这是最后唯一的机会。

    曾经,他确实厌倦过,想过干脆放弃,但那并不代表当大好的机会捧到自己面前时,他不会心动。

    若不然,他也不会一接到消息,就匆匆赶回京城,秘密筹划这一切。

    只是临到关头,他却忽然犹豫了。

    见主子迟迟不能下决定,幕僚着急,“王爷,别再犹豫了,难道您想一世仰人鼻息,生死由人?”

    秦涧眼睛陡地睁大,仿佛又看见那支凌厉的利箭向着自己的心口呼啸而来。

    生死由人……

    做不成坐在最上面那人,可不就是生死由人吗?那人一个命令,自己便命陨荒野。

    想起那种锥心刺骨的痛感,秦涧面沉如水,“来人……”

    “咻!”

    就在这时,一支灌满力道的冷箭猛地直直射入,砰地一声牢牢钉在他右侧后方的圆柱上。

    “谁!”

    身着铠甲的副将大大喝一声,冲出门外,结果只看到一道敏捷的身影檐纵身一跃,消失在眼前。

    瞧这速度,追也是白费力气,追不上的。副将狠狠啐了一声,愤然转回屋内。

    但见秦涧正摊开一张白纸匆匆浏览。

    看样子,这纸条应该是刚才那黑衣人一同射入的。

    幕僚急匆匆起身,站在秦涧身畔,正欲看看纸条上写的内容,却被秦涧快一步挡住了。

    秦涧将纸揉成一团捏在手心,脸上闪过挣扎,艰难地闭了闭眼。

    众人莫名,又觉喉咙发紧,等待着秦涧的最后决断。

    “散了罢。”

    丢下这么三个字,他边朝外走边喊,“备马,本王要入宫。”

    在场众人脸色齐变,“王爷……”

    还不等他们说出话来,秦涧已经丢下所有人走了,留下在场所有人,面面相觑。

    *

    秦涧大摇大摆地入宫。

    彼时,正赶上一众臣公女眷出宫。对于这些人来说,今日可算是刺激了。先是在奉先殿里担惊受怕了大半日,原以为平帝转醒就天下太平,转眼奉先殿就着火了。

    亏得他们提前被疏散出来,否则还不知道会搭上多少性命在里头。

    还未等他们后怕完,禁卫军就开始提刀杀人拿人。

    血溅了一地,些个胆子小的人当场就昏死过去。

    好在禁军不是胡砍乱杀,默默将目标杀完绑完,便只是将他们赶到奉先殿边上的承泰殿,留了一队人马在殿内殿外看紧他们。

    谁敢有异动,立即格杀勿论。

    宫变当真发生了!

    宫变并未祸及承泰殿,但是所有人都焦惶不已,紧紧缩在一起,生怕下一瞬便又会有其他队伍闯入,提刀砍杀。

    就这么熬啊等啊,仿佛等了十年之久,承泰殿宫门被打开,大内总管祝公公前来传消息。

    言则中宫母子假传圣旨,私自调兵,意图刺杀皇上、储君,已被当场拿下,等候审判。

    众人瞧见不管具体什么心思,面上无不呈激动愤慨之色,严词叱骂谋反的叛贼母子,坚决与逆犯划分界限,向朝廷表忠心。

    祝公公似乎不大爱听这些,只与他们寒暄了几句,便赶着回养心殿伺候了。

    祝公公走后又来了一波禁军,手上捧着一本名册,上面也不知道写的什么,总之被念到名字的就阖家上前,有的被直接放走,有的却被当场扣住。

    扣的都是跟贤王一派走得近的。

    谋反之罪,牵连广众,太子这是要秋后算账。

    在场人无不胆战心惊,拼命回忆自己有否与先前贤王一派走近,没有的暗暗松气,有的即刻如丧考妣,悔不当初。

    如是一波又一波地放人拿人,转眼天色都暗了。

    得以归家的各家如蒙大赦,又像是背后鬼追一般,脚下生风迈着脚步疾走出宫。

    在一众着急出宫的身影中,逆向而行的秦涧很难不引起注意。

    “凌王殿下?”

    “凌王不是送公主和亲北狨吗?怎么在这儿?”

    “兴许是得知皇上病重,匆忙往回赶?”

    “瞧这装束精气神,怎么看也不像风尘仆仆赶路的样子。 ”

    “你是说凌王其实早已返京?”

    “凌王返了京城却秘而不宣,难道……”

    在场人相互交换了几个眼神,神色微妙。

    一位发须皆白的老臣迈着快步往前走,“你们还有心思猜这些有的没的,我现在只想赶紧出宫,越快越好。”

    众人如梦初醒,“说的是,赶紧走赶紧走!”

    管他甚密谋算计,都跟他们没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