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寒门仕子 > 第1110章 扶桑得势
    齐誉的原定计划是,在救下今上李宏裕后,就立即潜行转去漠北。
    只要到了戚景的地界,自己一行才算是彻底脱险。
    当下水路已断,不可能再沿着原路返回了,所以,这样行事很符合时宜。
    除了制定大方向外,还得重点关注战局的发展情况。
    很快,就有相关的军情谍报传过来了。
    首先是驻守在胶东半岛一带的琼军和奉军,他们在那儿修筑工事、摆开阵仗,虽然只是做做样子,却也有效的震慑住了居心叵测的扶桑人。
    而扶桑人,见攻击大奉无希望后,便收回精力,全身心地投入到与高丽间的博弈中。
    于这个环节里,明正天皇非常巧妙地运用了自己的智慧。
    既然东虏人已向己方抛来了橄榄枝,那自己为什么不笑纳呢?
    联合起来共伐高丽,才是当下最明智的选择。
    就这样,高丽人被迫由最初的自卫反击,变成了背腹受敌。
    他们本以为,东虏人在遭到己方拒绝后,会调转方向转攻漠北,却没想到,他们竟然破天荒地和扶桑人搞起了关系暧昧。
    何止是暧昧!
    现在都同穿一条裤子了!
    高丽王哪里知道,人家东虏是受到了齐小彤的启发,后从善如流采用了此计。
    在这个环节里,金六福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推波助澜作用。
    从结果上来看,东虏人和扶桑人的结盟,让高丽这边始料未及。自然而然,也就被打了一个措手不及。
    这种变化,让他们感到疲于应付。
    而此现象,也就是兵法上经常提到的首尾不能相顾。
    而最令高丽人感到头大的是,东虏军居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攻占了城北的那处秘密据点,并还将那地改装成为了他们的大本营。
    那一战,高丽军队可谓是全军覆没,连个喘气的俘虏都没有留下。
    自然,也就相关的音讯传回,所有一切,全都是事后的凭空猜测。
    至于被关在其中的李宏裕,大概率是惨死于战火之中了。
    要不然,怎么会杳无音讯呢?
    不过,这个消息不能放出,否则,大奉那边会气急翻脸的。
    高丽窥不到真实脉络,也只得用自己的脑补去诠释结果了。
    且说回战局。这处关键据点的失守,直接让高丽陷入了空前被动。
    原因有二。
    首先,这里距离高丽的大王城实在太近,在这儿建立根基,无异于在人的卧榻之侧支起一座大分贝的炮台,你想安睡,都没办法做到。
    然而,此地易守难攻,一旦失去就再难夺回。说不被动,那是假的。
    还有就是,这个地方得天独厚,可以作为真正的根基赖以发展。
    这可不是夸大其词,而是实事求是。
    其内,水源充足、粮草不缺,简直就是休养生息的绝佳之地。东虏在这里展开经营,很快就能扎根下来。
    相比以上三方的死磕,戚景这边就显得有些过于安静了。
    他现在,完全就是一副坐山观虎斗的姿态,既不明言参与,也不出兵搅扰,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以上的这些,便是战局的总览。
    齐誉在把军情滤了一遍后,旋即露出了畅然的微笑。
    无疑,这样的时局是自己最喜闻乐见的,他们越是火拼得厉害,自己一行就越安全。
    且还有收益。
    削弱敌人,就等同于壮大自己。
    道理上而言,确实如此。
    齐誉认为,自己只需按部就班、依计而行,即可确实无虞。
    只要安全抵达了漠北,这一趟北行就算是圆满结束了。
    其他的事,皆不重要。
    由于北归是秘密潜行,所以,琼军依旧要保持着白天休息、夜晚行军的反生物钟节奏。且,但凡能避开的危险,都要尽量避开。
    这种模式,却是让圣天子遭了不少的罪。
    连续两天时间,他都没能将‘时差’倒腾过来,每到下午时分,他就瞌睡得如同是念经的老和尚一样,摇头晃脑不知所云。
    在他的认知里,夜行军只能是偶尔为之,怎么可以作为常态化呢?
    这样,还让不让人睡觉了?
    齐誉却回说,军事上素来没有恒定不变的模式,只要是时宜的方法,就是好的选择。
    好吧!
    一听这话,李宏裕立即就没了脾气。
    既然别人受得,自己为什么就受不得呢?
    忍着就是!
    齐誉见他的态度还算端正,这才没有以少保的名义再论大道理。
    反正途中没有急事,刚好可以顺道教育一下年轻气盛的皇帝陛下。
    如此,又过去了五六天时间。
    这几天里,皆风平浪静,波澜不兴。
    齐誉也按照自己的思路,对天子开始了的综合性的大洗脑。
    虽然,从效果上来看还微乎其微,但,多多少少也给他形成了一丁点的意识概念。
    细水长流,咱慢慢侵蚀。
    改变意识形态是个大型工程,急是急不来的。
    这一日,齐誉正在讲解阉割和非被阉割的儒家文化的区别时,突有斥候送上军情。
    “禀齐大人,大奉的对敌策略做出了调整。”
    “哦?是怎么调的?”
    “简单来说,就是由原来的固定防守,变成现在的伺机而动。”
    “且进一步细说……”
    接下来,斥候便对大奉的调整做出了相关介绍。
    而齐誉和以化名示人的李宏裕,则是端坐在上位处垂耳聆听。
    据斥候说,大奉朝欲在这次的高丽混战中分一杯羹,即使博得弹丸之地,也是白白赚到的。
    墙倒众人推,破鼓万人捶。
    趁火打劫、落井下石,皆是世之常见,并没有什么不妥之处。
    更何况,苏琉还有着自己的想法。
    齐誉只是略一琢磨,便猜透了那位的心思。
    李宏裕却是一脸困惑,不解地问道:“少保,你说母后她另有居心,这话……到底是什么意思?”
    齐誉解释道:“太后的想法并不复杂,就是非常简单渔翁得利之道。当然的,这里的‘利’乃是指陛下您!”
    “朕?”
    “嗯!您被救出来的消息,目前任何人都不知晓,其中,也包括以皇太后在内。所以,如何救您脱困出来,仍是她当下思考的首要问题。”
    一顿,齐誉又道:“不过,她若能在高丽占得一隅国土,那么,在接下来的交涉中,她话语权可就重了许多。此战,无论是高丽获胜,还是东虏和扶桑鸠占鹊巢,太后都可以拿所占的领土将你赎回。而对方,为了保持高丽半岛的统一性,也必定会酌情做出让步,以达成这笔政治交易。”
    弄了大半天,原来全都是因为朕呀!
    唉,自己堂堂皇帝,怎么沦落到做交易筹码的地步了?
    李宏裕脸色一僵,不由得一声长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