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组织豪杰去抗日 > 第104回 飞兵码头镇(六)
    韩行笑了 说:“这就对了 命令是死的 人是活的 要是一顿炮弹全交待了 那后悔就晚了 ”

    于是 侯大山下了命令 集中所有的人力 改造现有的炮兵阵地 王一飞的一个连也帮着忙 南征军再调给他两个连 务必在两天之内完成这项巨大的土木工程

    到了9月12号的下午 直-8直升机编队才算把所有的部队运到了码头镇一带 张维翰和徐大也來到了韩行的身边 商量下一步的行动计划

    韩行首先想到的是 如果能把这支直8直升机编队留下來 那就太好了 这一带地形复杂 江河湖泽纵横 如果直升机编队留下來 那就等于步兵安上了翅膀 可进可退 可守可攻了

    对于徐大來说 韩行就不必要用欲擒故纵以退为进对付王一飞的那一套來给徐大说话了

    韩行对徐大说:“徐司令啊 感谢孙司令帮助我们运了这么些的兵 可是下一步怎么办呢 直升机编队是继续留下支持这场战争呢 还是立马走人呢 ”

    张维翰当然也是希望这个直升机编队留下來 如果这支直升机编队真的留了下來 那么上山也好 过河也好 那就真是如履平地了 那也真是步兵装上了风火轮了

    请百度一下 谢谢!

    所以张维翰也看着徐大的眼睛说:“徐司令员啊 就我目前南征军的处境來说 你也看到了 真是困难重重啊 码头镇也好 江对面的武穴镇也好 富池口也好 半壁山也好 还有田家镇也好 都需要來回地过这个长江 如果沒有了直升机 我们又沒有船 况且江上还有日军 我们怎么过这条江 如果直升机编队要是留了下來 情况就再也不是这个样子了 我们也就不再怕这条江了 ”

    徐大皱着眉头说:“按照孙司令的意思是 运兵到了码头镇我们的直升机编队就要返回 真是沒有考虑到这里的地形是这么的复杂 这样吧 我再请示一下孙司令 能不能让直升机编队暂时先留一阵子 等待田家镇战役完了再回去 ”

    韩行笑着说:“就是这个意思呀 如果孙司令不同意 我再去说 他要是真不同意 那我就要來硬的了……”

    张维翰将了韩行一句:“你给孙司令來硬的 什么硬的 ”

    韩行说:“卤水点豆腐 一物降一物 我自有对付他的办法 ”

    “具体什么方法 ”张维翰是打破砂锅问到底

    韩行就是想用雷清來要挟孙司令 但是这个事情沒法对张维翰说 嘴张了张 沒有说出口

    徐大马上到一边拿出手机 去向孙司令汇报了 待一会儿 回來高兴地说:“孙司令同意了 让直升机编队暂时配合南征军行动 待军事任务完成后 再回基地 ”

    高兴得韩行大叫起來:“好啊 好啊 我们的胜算又多了三成 ”

    张维翰也是十分兴奋 和韩行击掌道:“我们就是天兵天将了 再也不需要飞机场了 ”

    徐大也高兴地前來击掌道:“我也高兴啊 这等于是我的飞机也多了 有更多的选择了 ”

    高兴之余 三个人又商量着如何如强直8直升机加强自身防护的问題 韩行说:“是不是每架直升机上再装备上两挺89式12.7毫米重机枪 这样的话 虽不用直接参加空战 但是对付陆地上的鬼子 特别是敌人的坦克 可就有了打击力量了 ”

    张维翰马上支持说:“我同意 这样对付小鬼子的步兵和坦克 我们就有了大杀器了 ”

    三个人又商量着怎样对日本第三舰队的江上一战 韩行对徐大说:“日本的第三舰队非同一般 光大小战舰就有几十艘 光重炮就有上百门 要是沒有你徐大的空军 他们要是攻打码头镇 那像一只大象要碾死一只蚂蚁一样 ”

    徐大笑着说:“可是如今不一样了 有了我们南征军的空军 他们就不能这么猖狂了 ”接着又商量了具体的作战方案

    排兵布阵來说 三人决定把一团放在小高地上 因为一团的迫击炮 重机枪是最多的 把二团 三团放在小高地前面的前沿阵地上 算是对付小鬼子的陆战队或者步兵 直属一营、二营算作是预备队 放在了小高地的后面

    9月14日 天刚亮不久 几千米的江面上江风拂面 阳光和煦 碧波荡漾 波涛不惊 日军的第三舰队便气势汹汹地向码头镇方向前进

    何谓日军的第三舰队

    在抗战初期 日军组建了所谓的中国方面舰队 旗下包括三支分舰队

    以青岛为基地 主要在中国华北和东北沿海作战的丰田副武中将的第4舰队(丰田副武也是后來的日本联合舰队司令);

    以上海为基地 在中国华中尤其是长江作战的长谷川清中将的第3舰队

    另外还有以广州为基地 在中国华南地区的盐泽幸一中将的第5舰队

    第3舰队则和这两个舰队都不同 他的作战区域是华中 而华中远比华北和华南复杂

    它的主要任务有两个:一个是有效支援黄海一线的登陆作战 帮助日军夺取上海这样的大城市

    另一个则比较特殊 是沿着长江作战的能力 控制长江制江权

    因为长江是横穿中国核心区域的母亲河 一旦控制了长江 也就控制了华中几乎全部的核心区域 中国也就被从南到北切为两断

    所以第3舰队也做了相应的分工 他也下属两支舰队:第10战队和第11战队

    其中第10战队主要用于给攻打上海以及其他沿海城市的日军提供 空中和近岸火力支援 所以第10战队包括出云号重型巡洋舰 以及龙田号 天龙号巡洋舰 这些巡洋舰都有重炮 比如出云号有203毫米炮4门 150毫米炮14 门 可以有效提供 火炮支援

    同时 必要时候 第10战队还会得到强有力的援军 淞沪会战期间 第10战队得到多达日本4艘航空母舰的支援 包括加贺号重型航母 凤翔号 龙骧号护航航母 神威号水上飞机航母支援 主要用于争夺沪宁杭地区的制空权 因为当时日军在上海还沒有一个机场

    在淞沪会战中 第3舰队的舰载机起到巨大作用 而海军的重炮也对国军造成极大伤亡

    相比配备具有强大制海制空能力重型舰只的第10战队 另一支第11战队则完全不同

    同第10战队相比 第11战队似乎根本不起眼 他的大型舰只排水量不过1000吨左右 更有200、300吨的小型军舰 相比第10战队中排水量近万吨 吃水7米多的旗舰出云号 第11战队的军舰根本就是个小不点

    其实 这并不是说明第11战队军舰差 日军沒有给他配备好的军舰 而是因为他的主要作战区域就是长江

    长江是一条奇怪的江 在长江很多流域 江面宽阔 水流平缓 在南京作战时 军舰已经开入无锡江面 由于长江非常宽阔 一些从沒见过大江的日军士兵甚至认为他们沒有进入长江 还是在大海上

    但长江也有很多浅滩和所谓的枯水期 在枯水期时 长江很多流域深度还不到2米 比如出云号这种吃水8米深的军舰 进去就完蛋

    而长江三峡水域更是夸张 重镇宜昌以西的三峡航道狭窄 弯曲复杂 滩多浪急 险象丛生 有的地方仅容一船通过 就算在丰水期 三峡水道往往仅能容纳1500吨以下的民船通过 至于军舰吃水比民船深 往往1000吨以下才能通过

    所以 日军并非沒有大型军舰使用 而是在长江中无法使用吨位大 吃水深的重型军舰 只能使用吃水低于3米甚至低于2米的内河炮舰

    日军强大的联合舰队 是清一色的远洋军舰 而日军为了侵略中国 控制长江 费半个世纪之久 特地早就了一支精锐的舰队 也就是第3舰队第11战队 也就是所谓的扬子江舰队

    1908年 日军正式成立所谓的第3舰队 这支舰队根本就是用來侵华的产物 该舰队根本就不是在日本驻扎的 而是驻扎在中国的华中和华南地区 包括伏见号 隅田号在内一共7艘军舰

    第3舰队的建立 标志着日军的魔抓正式伸向中国的长江 1909年他们建造了伏见号的改良型鸟羽号中型内河炮舰 速度上升到15节 主炮也变成2门76毫米火炮 吃水则仍然保持0.8米 排水量215吨

    这些中型炮舰的火力有限 不能摧毁坚固的地面工事 日军认为还是需要吨位较大的战舰 装备口径相对较大的火炮

    于是 他们在1911年又建造吨位较大的嵯峨号大型内河战舰 吨位为1000吨 主炮增大到120毫米 舰炮威力和射程都大幅度增加 代价是全舰吃水也达到2.3米 可以从上海到宜昌一线长江作战 但无法有效通过三峡的浅滩 在1911年第二代内河炮舰出现以后 第三代内河炮舰也迅速诞生 他的代表作是安宅号大型内河炮舰

    安宅号排水量为1200吨 但航速高达16节 续航能力高达2500海里(可以从日本到上海几个來回) 吃水为2.3米 主炮为2门120毫米炮 还有2门76毫米高炮 另外有6挺机枪 军舰船员120人

    安宅号在19年正式服役 以当时的各国海军水平來说 安宅号是世界第一流的内河军舰

    在建造安宅号的同时 日军又建造4艘吨位较小的新型内河炮舰 也是第二代的改装型 这些军舰在技术上做了很大的改进 开始不使用煤 而使用重油作为燃料 以提高航速和巡航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