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天人弈法 > 第九章 洞虚座下有道一
    青云看了一眼身旁的林真人,得到点头示意之后便小心翼翼地走向洞口。这洞口一人多高,上面还攀附着不少藤蔓,里面漆黑一片。

    定了定心神,青云双手捧着小木牌,迈步走了进去。方一进洞,入眼便是无尽的黑,再一回头洞口已然不见了。四周也感觉不到风和墙壁的存在,就连脚踏实地的感觉也模糊不清了,仿佛世界都是静寂的、虚无的。

    突然这黑暗中生出一团微弱的光,就在青云的手心里,他手中的小木牌正散发着濛濛的青光。慢慢地光芒逐渐变强,将其全身包裹在内,驱散了无边的黑暗。

    恍惚间青云发现自己来到了一片小竹林里,脚下是弯弯曲曲由鹅卵石铺就的小径,只能容一人在上行走,前后都曲折着没入了竹林深处。小径两边的地上生满了碧绿的小草,还点缀着紫色、黄色的小花,花草间穿插生长着茂盛的青竹。青竹上斑痕点点、青翠欲滴,让人看了神清气爽。

    青云忍不住欣赏起眼前的景色,这竹林实在是太美了。就在青云打量着眼前的竹林时,突然迎面拂过一丝微风,这微风带着花草的清香轻轻袭来,为青云整理发梢、抚平衣襟,随后又融入了青云的身体,沁其心脾。随着微风而来还有簌簌的声响,是青竹枝叶互相拍打着形成的韵律,这韵律带着大自然赐予的禀赋,幻化成美丽的诗篇。

    沉醉,是青云此时唯一的感觉。不过他还记得自己为何而来,于是收了心神,迎着微风和轻摆的竹叶,向小径深处走去。

    小径并没有多长,不过几十步青云便看到了竹林外透进的光,随着青云用手轻轻拨开眼前垂落的竹叶,一片清澈的湖泊映入眼帘。

    这湖泊清澈却看不见底,只能看到其中畅游的鱼儿。鱼儿看到客人来了,或是向着青云腾跃起来,冲向半空,最终又落入水中;或是吐着泡泡,一个接着一个。青云看了一眼欢乐的鱼儿,接着便把目光投向远方。

    远方好像有一片山,隔着濛濛的白雾,那里是湖泊的对岸吗?青云努力地张望着,突然发现湖中似乎有一只小船,小船上还有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年。

    看着看着,青云越来越觉得那少年好像自己,好像。

    正想着,青云突然发现视线变得更清晰了,目光能够轻松地穿过白雾看得更远了。

    当青云把目光落在那划船的少年身上时,不禁轻咦,“哎?”这少年竟和自己长得一模一样,只不过神色沉着些、坚毅些。

    就在青云惊奇之时,眼前的白衣少年不见了。青云突然感觉脚下一沉一浮,赶紧低头一看,只见自己脚上穿着一双洁白的布鞋,踏在船板上。往上看便是一身白色的衣裳,以及一双纤细却有力正在划着桨的手——那是自己的手。

    怎么回事?青云转头一看,发现不知何时自己竟远离了岸边,划船在这清澈的湖泊上。遥遥回望,岸边一个白衣少年正在驻足眺望,那不是自己吗?

    自己竟变成了这湖中的少年?还是这少年本就是自己?青云心中充满了疑惑。

    青云自然地划着船,游荡在这清澈的湖泊之上。不知何时,湖面突然起了风,这不是竹林中的微风,而是能掀起滔天大浪的狂风。

    狂风来得如此突然,吹得青云险些站立不住。正在青云努力稳住双脚时,平静的湖泊掀起了一个浪头,将小船顶向天空,片刻便落了下来,把青云的五脏六腑都颠倒了个个。

    落下浪尖之后,青云还未及松口气,便又被一浪顶上天空。在一个接一个的浪头之中,青云感觉一阵天翻地覆。手中的桨早已经不知是在哪个浪头中丢掉了,此时青云只能牢牢地抱着座板,祈祷这突然来临的狂风大浪能赶快过去。

    青云卧在船里,双手死死抱住座板,和小船在一浪又一浪中不断被抛向天空。

    就在青云神志昏乱之中,突然发现天上的雾散了些,已经挡不住自己的目光了。于是努力睁眼看了看,只见白雾之上的天空中竟架着一道七彩的虹桥!

    那是无比炫目的颜色,以致于让青云已经混乱不堪的精神找到了支柱。

    青云在一次次升空又下落之中努力看着那座虹桥,好像能带来希望一般。终于在一次升空时,他看到了那虹桥上的景物。

    虹桥之上有一个白衣少年,他两只手上各拿着一个小人,正迈着坚定的步伐向天边走去。

    终于,青云看清楚了那白衣少年,那好像也是自己。

    恍惚间青云脚下轻飘飘的,不觉低头一看,原来船板已经变成了一片七彩的虹光,又觉得手中有东西,仔细一看,竟是两个人偶。左手中的人偶是个襁褓中的婴孩,此刻正沉沉地睡着,嘴角露出纯真的笑容,让人见生爱怜。右手中的人偶是一个青春靓丽的少女,这少女带着超脱世俗的仙意看着自己,柳眉轻皱,目光复杂,似爱似恨。

    青云又向下看去,穿过云雾,只见那湖泊上一只小船正在风浪中颠簸,一起一落。小船上卧着一个白衣少年,双手死死抱住船板,面容僵硬双目失神。那是刚才的自己吗?青云不敢确定。

    青云又看了看脚下的虹光,和手中的人偶,自然而然地向天边走去。

    不知走了多久,青云已经疲惫极了,看到眼前不再是一片碧蓝的天空,而是一片白光。终于快到尽头了,是天的尽头吗?青云带着一丝疑问沉沉地睡去。

    睡去的青云很快又醒转过来,不过眼前已经不是方才的世界了。没有虹桥和人偶;没有小船和风浪;也没有竹林和花草,有的只是一间宽敞却幽暗的石室;一眼不知何处而来的山泉;还有泉边石壁下一位枯坐的中年道人。

    泉水潺潺而流,映着不知从哪里透进来的光,使得幽暗的石室还能看得清人面容。那中年人一身青色粗布道袍,盘坐在石壁下的一个蒲团上,面容红润古朴,须发皆白。长长的眉毛自然垂下,轻搭在双肩上,胡须也留得很长,垂在胸前。

    青云好奇地看着眼前突然出现的石室和道人,有些恍惚地想到,这位难道是祖师?

    应该是的,青云不敢轻慢,收束了心神缓步走上前来,跪拜下去恭声道:“青云拜见祖师。”

    “呵呵,长空之下是青云,好名字。”祖师轻笑,继而问道:“你可知自己姓氏?”

    “晚辈不知。”青云思索了一下又道:“自青云记事以来便一直跟爷爷姓张。”

    “你不姓张。”祖师笃定地说道。

    青云抬起头看向祖师,并没有问祖师为何如此确定,反而自顾自说道:“爷爷将青云养大,如父如母,青云自然跟爷爷姓张。青云只是想若有机会找到亲生父母,一定要问一问他们为何将青云遗弃,是否有不得已的苦衷。”

    祖师闻言微微一笑答道:“你会有机会的。”

    青云听罢双眼霍然明亮,如同迷途的羔羊再次找到回家的路。

    继而祖师又说道:“将那木牌给我看看。”

    青云闻言按祖师吩咐,将木牌呈了上去。

    祖师接过木牌,上下翻看一番,并用手轻轻抚摸着刻着“青云”二字的那一面,旋即摇了摇头,在青云疑惑的目光中将木牌还回其手中。

    “收好它,以后你的疑惑都会随之慢慢解开。”祖师嘱咐道。

    青云点头应是,此时他的心中有无数个问题想要问,不过还是忍住了,低着头等候祖师吩咐。

    祖师看着老老实实跪在地上的青云,突然轻笑出声道:“傻孩子,你可愿拜我为师?”

    青云大吃一惊,祖师要收自己为弟子?青云心中顿时被突来的喜悦填满,赶紧点头应道:“弟子愿意,弟子拜见师父。”说完便磕了三个头。

    “哈哈,好。”祖师大笑道:“今日真是双喜临门。”

    青云见师父高兴的样子,不由得问道:“师父所说的双喜临门指得是?”

    祖师伸手轻托便有一股力量将青云托起,微笑道:“坐下说话。”

    青云依言借着这绵绵之力坐了下来静静倾听着。

    “第一喜便是道恒用天心造化丸救了那名凡人,从此之后道恒的道心再无缺憾,直指坐照境的通天大道。即使是道行劫也绝对无法再对其造成阻碍,日后达到为师这般修为也是指日可待了。”祖师轻抚胡须说道。

    什么是道心?什么是坐照境?什么又是道行劫?青云听得云里雾里,知道这应该是天人界的术语,自己估计以后才会接触到。

    “第二喜便是收得佳徒了,哈哈。”祖师笑着打量起自己的弟子,越看越满意,突然好像想起了什么,于是补充道:“对了,我天山派内门弟子的字辈是‘天’、‘洞’、‘道’、‘玄’、‘微’。而为师道号洞虚,算是如今天山派的二代弟子,天人界修士皆称为师为洞虚道人。今日还要为你取一道号,你应是道字辈弟子。”说着说着陷入了沉思。

    片刻,洞虚道人轻捋胡须点头道:“便叫你道一吧,意在以后你在行事和求道之上都能够一以贯之。”

    青云重重地点了点头:“一定不负师父的期望。”

    洞虚道人满意道:“我知你还有好多疑问,不过今日还不是时候,等到你开灵之后,跨入天人之门,为师自会慢慢给你解答。”

    青云此时心中尚有忐忑,不由问道:“之前林掌门曾说弟子灵性微薄,并不适合修行?”

    “原来你在担心此事。”洞虚道人轻声回答道:“你掌门师兄的修为在‘具体’之境,乃是我天山派的中流砥柱。纵观整个天人界,除了隐世不出的圣人以外,也算是数一数二的人物,自然一扫之下便能看出你等根骨如何,只不过你是例外。”

    “我是例外?”青云更加迷惑了。

    “因为你身上有一道层次极高的天人封印,这层封印将你浑厚的灵性紧紧束缚住,使你的灵性只显露十之一二。道恒的修为还不足以看穿封印,那你的灵性自然是显得薄弱。而如今这封印已经被为师打开,再也不会束缚你的灵性了。”洞虚道人如是说道。

    青云不敢相信自己身上竟有一道天人封印,还只是束缚了自己的灵性,疑惑地问道:“为何弟子身上会有这等封印,难道是我父母布下的?”

    洞虚道人没有正面回答,只是感慨道:“也许有人不希望你被卷进那巨大的漩涡之中吧。”

    青云基本上确定这封印应该是自己的父母布下的,而且恐怕也是因为父母的缘故才会被师父收为弟子,不过父母的事情师父看样子并不想现在就告诉自己,应该要等到师父所说的开灵之后了。反正如今已经拜入师门,时间不是问题,早晚能够将事情的前因后果搞清楚。

    青云避开了这个话题问道:“师父所说的开灵指的是什么”

    洞虚道人耐心地答道:“所谓开灵,便是凡人初次参悟天人弈法的仪式,应由已经具备一定修为的修士主持。在开灵仪式之中,主持者主要起演示的作用,并可以将一部分传承的理念直接印入开灵者的脑海。开灵者如果天赋异秉还可能在初次参悟时便有明显的反馈,洞察部分天人弈法的规律。”说完便等着弟子提出下一个问题。

    “弟子明白了,师父曾经提到自己是坐照境的修为,而掌门师兄是具体境,那其他的天人弈法境界是什么呢?”青云再次提问道。

    “天人界根据修士对天人弈法的推演层次和所聚集的灵性多少分出九大境界,由下而上分别是:守拙、若愚、斗力、小巧、用智、通幽、具体、坐照和入神。”

    洞虚道人又补充道:“用智及以下皆为下乘;通幽、具体之境算是中乘,也就是当今天人界显赫人物的主要层次,各大门派的中流砥柱;坐照境算是上乘,基本上不会在天人界行走,皆一心参悟天道,以期能再进一步,是各大门派、道统的定海神针,有圣人之名。”

    “而入神之境现今只是神话传说而已,还未曾有人达到,可以说是圣人们的向往吧。”洞虚道人这次回答得十分细致,显然不希望自己的弟子日后因不懂常识而闹出笑话。

    青云认真地听师父说完,才问出自己最关心的问题:“师父,天人弈法和凡人棋道有什么样的联系呢?”

    洞虚道人轻声一笑:“凡人棋道是圣人们发明出来用以推演天人弈法的工具,如今的棋道重争夺,视棋局为战场,弈者分输赢。而天人弈法则重推演,一层一层递进变化,无需每次推演都分出胜负,最终的目的还是沟通天地,撬动乃至掌控规则。”

    “同时,天人弈法层次高的修士棋道一定也高,而棋道高的大棋士们可能因为灵性微薄而毫无修为,所以凡人棋道可以说是天人弈法一种普适性的映射。”

    原来是这样,青云感觉眼前豁然开朗,以前的迷雾都不复存在了。

    洞虚道人止住了弟子一个接一个的问题,抢先说道:“道一,今日时候不早了,你且先随道恒去天山城安置好住处,今夜子时便会为你开灵。”

    今夜子时,来得好快。尽管青云内心激动不已,但还是老老实实地点了点头,并再次叩谢师尊,之后缓缓退出了洞府。

    九品制始于三国时期,现在棋界通行的则是段级位制,本文中九大境界与古书中描写的会有所不同......因为修仙需要~~本章的幻境是后续故事的关键引子,大家可以猜测一下意味着什么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