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天人弈法 > 第一章 苍天怒焰烛红夜——谁家少年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这是古来的习惯。在黄昏来临之际,龙垂县上的人们也各自归家,点上了油灯,学子们继续着白日未竟的苦读,商户盘算着一天到头的收益,农户则惦念着自己的庄稼。在一间不起眼的小屋舍内,一老一少则坐在土炕上聊着神话传说。

    “传说混沌初开之时,清气上升为天,浊气下沉为地,日月星辰未有,山川河岳未生,天地一片溟濛之象。不知何时,天外突然飞来一块巨大石碑,半截生生扎入大地。这石碑似蕴含着无穷造化之力,凭空生出日月,周天轮转不休;继而显化星辰,遨游太虚无界。光芒普照之下,世间溟濛散尽,又有玄奇造化生灵,花鸟鱼虫、飞禽走兽不一而足。”

    “又过三万六千年,某古猿部族迁徙过石碑处,为其伟岸所震撼,于是举族定居于此,日夜顶礼膜拜,不知不觉间灵智渐开,学会了直立行走,直到偶然之间用木石擦出了火焰,才最终逐渐摆脱了蒙昧。”老人悠悠说道。

    “爷爷,这个古猿部族就是现在的人类吗?”

    “小青云真聪明,传说中这个幸运的古猿部族就是我们人类的始祖。”

    “爷爷,那这个神奇的石碑到底是什么样子呀?”

    “哈哈,小青云不急,听爷爷慢慢给你说。”老人顿了一顿,继续道:“虽然有幸见过石碑的人不多,但是传说确是不少,经过筛选总结,世人们对这石碑的样子也算是有了一个大致的认识。

    “传说这石碑有百丈之高,本来是半截插入地底,后来一次大地动导致那一片区域从这石碑处往外裂开了一道巨大的缝隙,形成了山谷,恰好这石碑的下半部也露了出来,上下加起来足有三百余丈高,现在就如同半镶嵌在这山壁上一般,而这个山谷被人们认为是创世之谷,又是日出之地,还给它起了个独特的名字,叫作‘旸谷’。”

    “这石碑啊,不提那创世的传说,本身也当真是神奇的不得了。据说这石碑材质不是凡俗土石所筑,似金非金,似玉非玉,万年伫立于此,风吹不损,雨打不伤,雷霆不敢加之其上,听说其外壁上还天然存在一幅神奇的雕刻呦。”老人说到这里微微一笑。

    “爷爷,你就别卖关子啦,快点说嘛。”小青云双眼锃亮,滴溜溜转个不停,一双白嫩的小手抓着老人的左臂摇个不停。

    “好好好,爷爷不卖关子了,小青云别摇了,再摇爷爷这把身子骨啊,就要散架了。”

    小青云听闻赶紧安静下来,瞪大双眼等着老人继续讲下去。

    老人开怀一笑,于是继续娓娓道来:“这石碑上的雕刻十分规则,却又变化无方。所谓规则,即是传闻石碑上刻有纵横各十九道实线,整体构成了浑然天成的网格,其上共有三百六十一交叉之点,这些交叉点上又有九个点会散发出无穷毫光,分散在网格上呈现九宫之相,这九点中又有一点尤为明亮,点在石碑正中。”

    “这九个点如星辰一般散落于石碑之上,被人们称之为‘星位’,而正中央一点则如日中天,如星拱月,被人们尊称为‘天元’。这纵横之路,交叉之点,星位格局千古未变,这就是石碑规则的体现,而所谓变化无方则是指人们看到的除了规则之外的,各不相同的景象。”

    听到此处,小青云更是对这创世之碑好奇的不得了,不禁发出了自己的疑问:“爷爷,为什么人们会看到不一样的景象呢?”

    老人微笑着继续说道:“这也正是石碑最神奇的所在,据说每个人看到的石碑除了规则以外各不相同,有人会看到螣蛇与神雕搏斗之景;有人会看到山川河岳分界之形;有人会看到风雨雷电生灭之势,有人会看到清风明月奥妙之征;更有学究天人之士、道法通玄之师能看出其阴阳玄黄之意,其中玄奥,可谓是演绎了世界,也演绎了人生啊。”

    小青云好奇地追问道:“爷爷,为什么这石碑这么神奇?”

    老人调换了一下盘坐得有些僵硬的双腿的位置,缓缓道:“传说这石碑乃是天外仙人演绎天地变化的器具,受仙人点化生出灵性,已经可以自行演绎出神奇的变化,而演绎的过程被人们称之为‘天人弈法’,据说还有不少人从中悟出灵性,也能借此与天地沟通,修为精深者更有移山填海之力,阴阳造化之功。”

    小青云听罢眼睛更亮了,其中充满了对未知的渴望和对神奇的向往,问道:“那爷爷一定见过这些神奇的人了?”

    “不错,爷爷是见过。”老人轻笑着回答道,然后慢慢回忆着讲述起了自己当年经历的一件奇事——

    “驾!驾!”,“驾!”,两匹良驹一前一后驰骋在县城通往州郡的笔直官道之上,马蹄下风沙四起,雕鞍之上两名清秀俊俏的青年,为首的一身白衣,头戴青色布冠,腰悬宝剑,后面的青年则是一身粗布青衣,头顶青巾束发,两人手握缰绳,全身随着马儿的起伏自然而动,好不潇洒。

    不多时,为首的白衣青年左手一挥,同时勒住缰绳,只听得马儿一阵长嘶,慢慢停了下来,后面的青年也跟着勒住了马。

    白衣青年看了眼日渐西沉的天色,转身抱拳对青衣青年道:“张兄,你我二人此番路赶得急,怕是已错过宿头,眼见官道迢迢,恐离州郡尚远,夜路又不安全,不若我等野外寻一处所,但凡能遮风雨,便可歇息一宿,明天方好上路。”

    青衣青年闻言也抱拳道:“王兄此言有理,如今明月方升,银河欲坠,再不寻住所恐晚矣。”

    说罢二人也不耽搁,循着道路缓慢前进,在天黑之前找到一间庙宇,拴住了马匹,取下包裹叩开了老旧的庙门。

    这两位青年身着白衣者,姓王名岳,字崇之;青衣者,姓张名史,字春秋。二人生于大熙王朝龙垂县的书香门第之中,自幼便能识文断字,少年时则已可吟诗作赋,在当地素有才名,弱冠之年便已有秀才功名,如今正值科考秋闱,遂结伴而行,准备去大同郡一博举人之名。两人虽然家境不错,却无丝毫娇气,即使是夜半投宿于荒野上破败的庙宇之中,也未曾见皱一下眉头。

    二人稍作安顿,便寻木柴升起了火,取出包裹中的干粮,略作果腹。充饥之后,两人简单谈论些诗文、历史便各自寻着依靠,缓缓睡去。

    清朗的夜空万里无云,银河迎着明月倒挂天际,淡淡清辉流泻于原野,草木上似镀了一层薄霜。慕然间,庙宇前的荒野上平地起了一声惊雷,又有奇光异彩绽放开来,风势骤起,吹倒无数花草,折断千百树枝,径直冲开了庙门,将二人从睡梦中惊醒。

    王岳与张史二人醒的快,却看得迷糊,只见得庙门外约百米地方一片闪耀的奇彩光华,在黑夜中好不亮眼。二人正欲向前观看清楚,却见那奇彩光华隐约化成一只丈许高鸟雀之形,带着光华向二人飞扑而来,百米距离几乎转瞬即至。

    电光石火间,一声惊雷于二人身前炸响,只惊得二人三魂七魄陡然散了一半,迷迷糊糊中见眼前鸟雀形光华溃散殆尽,便不省人事了。

    不久二人悠悠醒来,只见其身犹在破庙之中,还保持着昏迷前的姿势,仿佛一切如梦幻一般,转瞬即逝,没留下丝毫影响。不过二人马上惊讶的发现,在庙门外竟凭空多出三人,站着的两人一男一女,均身着白色云纹官袍,头顶玉钗金丝发冠,地上栽倒一人全身黑衣蔽体,头半扎入泥土,动也不动,不知是死是活。

    二人尚未回过神来,身着白色云纹官袍的男子率先开口道:“大熙王朝翰林棋士宗子言见过二位”,随即用手虚引向同行女子,介绍道,“这位是在下师妹钟灵”。

    王岳与张史对视一眼,慌忙躬身行礼齐声道:“龙垂县王岳有礼了,不知是翰林阁下驾到,失了礼数,还请二位大人勿怪。”

    宗子言轻轻摆手道:“同为大熙子民,无高下之分,也无贵贱之别,何必纠结礼数。今日我二人奉命缉拿江湖弈盗‘流光雀’,不料惊扰到二位,却是在下失职。不过于这荒野中能遇到二位也确实是缘分,看两位读书人的打扮,想必是赶考错过了宿头的学子,今日既然相遇我且予你二人两枚玉牌,执此牌你二人可前往各州郡棋院测试灵性,若是符合要求以后未免不会与我等同列‘弈官’之位。”说罢也不等二人回答,随手递出了两枚拇指大小的玉牌。

    张王二人连连称谢,慌忙接过玉牌,只见玉牌正面凹陷,上刻弈·宗子言名号,背面则是篆刻的大熙王朝四字。

    宗子言与钟灵对视一眼,点了点头,于是再度看向张王二人,拱手道:“我二人皇命在身,便不与二位多叙,就此别过,山高水远,我们日后有缘再会。”

    张史与王岳不敢挽留,于是四人拱手作别。作罢,宗子言俯身左手拎起黑衣人,右手轻挥之间一片青光逸散出来,裹住其一行三人,化作流光冲天,转瞬间便消逝在天际。只留下张王二人驻足仰望,久久无语。

    张史与王岳二人经历了此番奇事,久久不能忘怀,尤其是宗子言那飞天遁地的本事更是让人羡艳不已,一时间博取功名的心思也淡了许多。二人虽是书香门第出身,但这龙垂县地处大熙王朝边缘,再往外便是无尽荒山野岭,消息自然也不畅通,千百年间更是没出过什么大人物,因此对这些玄奇之事也只是听过传说罢了,今日一见不免心生向往之情,打定了主意要去这“棋院”试试自身灵性,也不算辜负了与宗子言的这一番缘分。

    只可惜这灵性一事过于虚无缥缈,二人在大同郡棋院测试未果,尤不甘心,心有郁结无处排遣连科考也近乎耽搁了。此次大同郡一行后二人更是约定结伴而行,遍访天下灵山道场,试图在江湖中寻求“天人弈法”的痕迹。

    可惜后来张家突逢变故,张史其父染病去世,家中失了主心骨,待到张史闻讯赶回已为时晚矣。其悲恸无可言表,日日也不思谋生之道,渐渐家道中落下来,人散的散,东西能卖的也卖了个干净,中年之后不得已,借着自幼习来的文章诗赋,当起了塾师。

    这一晃就是三十年,身边早已物是人非,他的求仙之心也淡薄了下来,如今只凭着当年作塾师的那一点积蓄,置办了一间寒舍,与捡来的小青云相依为命。

    老人边回忆边抚摸着小青云的脑瓜儿。自从自己在天寒地冻的大雪天将被遗弃在路边的小青云捡回来,抚养长大,已经七八年了,在老人的心里也早把青云当成了自己的亲孙子,稀罕的不得了,也未尝没有将自己未竟之志付诸于后辈的想法,只是其不想给小青云太大压力,一直隐而未谈,不想今日一下打开了话匣子,思绪竟也如潮水般涌出,一时间竟陷在这回忆之中。

    小青云静静地看着老人,突然发现本是耄耋之年、垂垂老矣的爷爷双眼中竟焕发出勃勃的生机,还有深深的渴望,不禁懂事地说道:“爷爷,小青云以后一定好好学习,努力奋斗,替爷爷找寻天人弈法。”

    老人听完呵呵笑道:“小青云真是懂事,还知道替爷爷实现愿望,不过这灵性一事确实难以捉摸,还是先读好书,那才是立身之根本啊。”

    “青云知道了,一定不让爷爷失望。”小青云坚定地回答道。

    聊着聊着,小青云靠在爷爷的臂弯里沉沉睡去,老人见状便将其抱起,轻轻放在炕里侧,吹熄了油灯,也躺了下来,只是久久未能阖眼……

    刚刚开始写作,希望能在不断地尝试和练习中进步。本文每章内容一般在4000字左右,过渡性章节字数会有所削减。我会尽力创作出好的文章,献给挚爱的亲人和敬爱的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