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富矿 > 第786章 专利官司
    油井承包非常顺利,虽然中间蹦出了个别想截胡的,但是在石油集团川省分公司的配合下,这些人没捞到机会。
    拿下这些油井后,杨东升也很快发现了川省油田问题所在。
    川省的石油、天然气资源总量非常丰富,但是川省四面环山,西部更是青藏高原,被反复的地质变化拉扯、挤压,搞的稀碎。
    盆地内部反复隆起和坳陷。
    又有数条大河贯穿川省。
    在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下,川省的油气矿藏地质构造非常复杂,几乎没有集中的大矿场。
    原油埋藏深度非常大,很多油藏的深度甚至在七八千米以下。
    开采起来要投入巨大的成本不说,而且收益不高。
    相比之下,杨东升在得克萨斯州米德兰发现的油气田,虽然也很分散,但是油气均匀的分布在一大片连续的地层中。
    处理这种油藏对杨东升来说不难,只是要多费些功夫。
    离开川省前,杨东升抽时间,去川西地区看了看。
    距离那场大地震,已经不足两年了,杨东升想试试是否可以用自己的能力,将这场大地震化解掉。
    可是结果让杨东升失望了,川西位于青藏高原的边缘地带。
    这里遍地都是断层,而且断层之间相互交错。
    杨东升根本就看不出到底是哪条断层,导致了那场大地震,也根本不敢动。
    刚回到沪上,杨东升就收到了一个不太好的消息——西门子控告东升重工侵犯其专利。
    九十年代的时候,为了弥补东升重工在离心式压缩机、气体膨胀机、工业汽轮机技术上的不足。
    杨东升试图收购德国的德马格-德拉瓦涡轮机公司,但是该公司工会提出了一堆奇葩要求。
    杨东升索性放弃收购,挖走了该公司的大批技术骨干,当时帮他运作这项工作的是东德人奥拉夫·舒尔茨。
    这一举措确实帮东升重工的技术提升了一大步。
    东升重工在水泵、鼓风机、空分设备等相关项目上的技术,很快就提高了一大截。
    2001年,西门子在纽约上市后资金充足,收购了当时经营困难的德马格-德拉瓦,成为了其旗下的透平机械部。
    但是也没有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
    这些年,有不少外资企业指责东升重工、东升半导体侵犯其专利,但是真正进入诉讼程序的很少。
    首先是当时我们国家还没有加入世贸组织。
    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必须遵守《保护产权巴黎公约》和《保护文学作品伯尔尼公约》的实体性条款。
    台湾当局于1950年非法“退出”关税和贸易总协定,就是为了避开这些条款,发展经济。
    第二是有关部门对东升集团的刻意保护。
    为什么自二战后,就很难有国家再依靠工业发展,冲破限制,晋升为发达国家?
    专利保护发展到现在更多的时候就是专利流氓!
    如果国家不加以保护,工业根本别想发展起来。
    第三是因为杨东升比较克制。
    东升重工、东升半导体、东升机床等企业的主要市场就放在国内。
    偶尔对外出售产品,要么是俄罗斯、谷物海岸这种还没有加入世贸组织的国家。
    要么是自己能完全掌控的企业,比如爱丽丝。
    第四是综合办公室工作得力。
    杨东升很早的时候就认识到了专利的问题,让综合办公室联合各子公司、各部门,着手知识产权方面的工作。
    在法务部门的协助下,东升集团在注册专利的时候,采取了很多规避措施。
    第五就是保卫处工作得利。
    没有足够的证据,法院也不会受理。
    第六就是有些官司还没有走到法庭上,就已经调解解决了。
    但是这一次不一样了,对方是国际巨头之一,不是一点小钱就能打发的。
    更重要的是这一次的事件表明,时代变了。
    国家也越来越重视知识产权保护了,以前的玩法,现在不能继续搞了。
    杨东升立马召集东升重工、法务部门开会。
    综合各方面意见之后,杨东升发现局势对东升重工还是很有利的。
    杨东升挖德马格-德拉瓦的墙角,是九十年代的事。
    那时候,中国还没有加入世贸组织。
    并且挖来人手之后,东升重工就迅速进行了小幅改进,申请了自己的专利。
    他们周旋的空间很大!
    另外就是他们可以跟西门子施展拖字诀。
    由于东升重工的存在,西门子的透平机械部效益远不如前世。
    即便他们靠着外资的招牌,卖出了一些设备,但是有东升重工的同类产品比较,价格没有像前世那么离谱。
    而西门子是2001年收购的德马格-德拉瓦,那时候施罗德刚上台没多久,改革才刚刚开始,西门子是答应了德马格-德拉瓦的工会很多条件,才拿下的德马格-德拉瓦,负担非常大。
    为了这么一个不赚钱的部门,投入大笔资金打官司,管理层势必要面对股东的压力。
    时间一长,西门子最有可能的选择,就是考虑剥离透平机械部,及时止损。
    东升重工拖得起!
    时间进入六月份之后,谷物海岸的疫情逐渐平复。
    世界xx组织总干事宣布,在他们领导下,谷物海岸战胜了埃博拉疫情。
    其实只有杨东升他们这些了解内情的人才知道,根本不是他们找到了什么特别有效的抗疫方法,也不是什么战胜了埃博拉,而是谷物海岸的百姓要么死了,要么跑了。
    人都没有了,哪来的埃博拉疫情?
    这一次的埃博拉疫情死亡人数和死亡率,也逐渐统计出来。
    死亡人数只有xx人左右,死亡率65%。
    在历次扎伊尔型埃博拉病毒爆发中,死亡率算是比较低的。
    这又被认为是一个胜利。
    不过这样也好,最起码谷物海岸那边的压力会小很多。
    让杨东升感觉奇怪的是某个邻居家里仍然一片风平浪静。
    杨东升都开始有点相信恒河水加牛粪的效果了。
    杨东升只能再次放了一批尸体过去。
    随着埃博拉疫情平复,詹姆斯·惠斯勒来到了沪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