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农门锦秀:猎户郎君悠着点 > 364 新衙门
    之后,《时事杂论》一共加印了三回,第一回一千份,当日被全部买光,当晚徐柏再次加印一千份,次日依旧不够卖,随后徐柏又加印了两千份,最后在两三日之内也卖完了。

    这件事甚至惊动了陛下,陛下也让人亲自买了一份《时事杂论》回去,看过之后,在朝堂上表扬了周学先几人,然后直接下令由周学先和戚子安两人成立一个新的机构,就叫报刊衙门,专门负责以后玉京这一类刊物的发行,官方的由报刊衙门负责发行,而民间的必须到报刊衙门这里登记了之后才允许在市面上发行。

    除此之外,报刊衙门还要负责民间发行的那些刊物的内容审核,不能出现什么太过分以及大逆不道的东西,也不能出现扰乱民心的刊物。

    这个报刊衙门,就是日后大衍朝出版总署的雏形,随着日后的发展,各类刊物的发行,那些能够印刷刊物的书坊,以及市面上各种话本,都不归于这一个衙门来管理,而周学先和戚子安最初定下并不断完善的规定,让大衍朝的文化事业蒸蒸日上,与经济发展齐头并进。

    不过这都是以后的事情,目前这个清水衙门一共两个人,唯一的刊物只有《时事杂论》。

    周学先和戚子安也就这么一回出刊的经验,两人一思量,虽然心中有个主意,但是还是找姜云商量一番为好,于是联手拦下了处理完事情准备回家的程峤,腆着脸跟着程峤去程家蹭了顿晚饭。

    顺便把陛下新成立了个衙门,以后专门负责玉京报刊的事情给姜云说了一下。

    姜云左手握拳,往右手掌心那么轻轻一砸,“这是好事啊,不知两位大人接下来有何打算?”

    周学先略一沉吟,“原本,我和子安已经写好了下一期报纸的文章,咱们当初定了是五日一发,后日就是第五日了,现下《时事杂论》第一期还在继续卖着,我们打算明日把文章付梓,后日一早开卖,依旧是一文钱一份。”

    倒是戚子安补充了一句,“不过这印报纸,怎么也得要一文钱一份,这文章也不能光由我和周兄来写,陛下也没说让户部给咱们这个衙门拨银子,想来以后这些文章到底怎么来,还得想想办法。”

    周学先和戚子安不是没想过跟人约稿,可这写稿子又不是种大白菜,一个人能写一篇,写十篇,可是五日就写一篇还得不断写新内容的,那可真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

    姜云倒觉得文章不难,“文章可以通知人投稿,凡来稿子,你们审核没问题的,都可以刊登,不过确实,不能让人白写文章。”

    姜云知道,报纸这东西靠卖给别人赚钱不现实,它的重点在于广告费。

    那么,怎么让人知道这个广告确实能够起到作用呢?

    “你们平时用的笔墨纸砚肯定比较多,那么你们有用过相对来说物美价廉的东西吗?是哪家铺子的?名气如何?大家都去那里买还是?”

    周学先和戚子安对视一眼,不知道姜云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倒是戚子安想了想,“我用过有一家铺子的笔非常好用,价格也不贵,铺子比较偏僻,生意一般。”

    “那你愿意向别人推荐这家铺子吗?”

    戚子安点点头,“我向一些同僚推荐过这家铺子。”

    姜云一锤定音,“这样好了,第二期报纸上,你在你的文章下面单独辟出一个小版块,用稍小一点的字推荐一下这家铺子,以及把地址给备注上,然后让人盯着这家铺子,只要这家铺子在咱们报纸推出去之后生意好了起来,咱们就把这个事情宣扬出去。”

    “只说咱们《时事杂论》作为报纸,每期可以卖出去几千份,也就意味着在这上面刊登一条宣传的消息,就能被几千个人看到,哪怕这几千个人里只有一百人去买,那也是有效果不是?”

    “然后这个小版面日后就是收费的,收费状况根据卖出去的份数来定价,比如五千份那就定价一百文钱,一万份就是两百文钱,然后这个钱就当成以后的约稿费。”

    姜云说完也有点不好意思,“虽然钱少了点,可是咱们这报纸毕竟不怎么赚钱。”

    姜云提出来的是这么一个思路,周学先在这方面弱了点,戚子安却陷入了沉思,随后他提出来一个问题,“那咱们约稿是按照什么样的标准给钱呢?”

    姜云毫不犹豫,“按字数啊,我们一个版面最多能放多少字,每次文章不能超出这个字数,少了也没关系,配图就行了。”

    “再说了,报纸传将出去,也是把大家的文章传了出去,给那么多人看到,顺便宣传了一下写文章的人,既有钱拿又能得名,这样的好事可不多。”

    周学先木然的看着姜云,得,好话都让你一个人说了。

    不过这确实能成为他们办刊物的思路。

    随后姜云提道:“不过民间跟风一向很快,所以咱们的报纸一定要持续保持时效,但是不能为了赶时间拿出粗制滥造的文章,然后有一点,千万别带什么导向性,咱们保证客观真实就行。”

    “还有,除了报纸,类似于月刊这样的东西咱们也可以准备了,月刊内容比报纸多,所以可以约一些深入分析的稿子,然后连载个什么话本之类的。”

    姜云说的这些,周学先和戚子安都记下了,两人回去琢磨了一番,戚子安当即决定,他要往他平常买纸笔的那家素墨斋走一趟。

    而周学先这边把四篇文章审核了一番,第二天就排好了版,准备拿去付梓印刷,而戚子安赶了回来,拦住了周学先。

    戚子安先把一个钱袋子往桌上一搁,“昨天程娘子说的,在版面上辟出一块地方来给素墨斋宣扬几句,留了吗?”

    周学先也知道戚子安平素买笔的那个铺子,早就替他写好了,这会儿直接拿出来给戚子安看,“在这。”

    戚子安一看,“成,然后这里是一百文钱,素墨斋的掌柜的给我的,说若是真的能给他带来更多生意,下回这个位置还得是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