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和离后成了小叔子的皇后 > 第260章 谢亦的心思
    “是吗?”楚月把最后一瓣橘子放嘴里,转头看着谢亦问,眼里是笑容。

    谢亦冷哼了一声,拿出方才自己擦手的帕子,沾取些微茶水,将楚月手拿过来,把她手上橘子汁擦干净。

    擦完手随意把绣帕放在她袖子里,谢亦眼睛直瞪,“你跟他沆瀣一气,我不帮你洗帕子了。”

    叶凌风看着他们俩,就有点牙疼,满眼都是嫌弃,无语。

    一把将扇子收拢打在手心,叶凌风不耐烦站了起来,高冷的看着他们俩,“懒得管你们,我走了,省得影响本大爷心情。”

    看着他一身白衣潇洒离开的背影,谢亦在后面大喊,“给你介绍对象的事认真考虑一下,我们银凤楼很多美女,到时别后悔啊。”

    成功看到叶凌风背影顿了一下,谢亦脸上的笑容就更浓郁了,“娘子,喝茶。”还高高兴兴的拿起茶壶给楚月倒了杯茶。

    楚月无奈一笑,端起茶杯喝了口茶。

    傍晚,谢亦把楚月送回房,让她好好休息,转身就去找了驿站的官员,把银子给他们,让他们采买东西用,驿站官员不接受,谢亦展开了劝解。

    “前面三天我没出银子,是因为大家都这样,我没什么好说,接下来我们还要逗留十几天,这十几天伙食,不可能让你们驿站出。”

    谢亦脸色严肃,但驿站官员拒不接受。

    “殿下,下官知道你说的没错,但驿站从来没有这些规矩,若我们收了你的银子,传出去,我们泉州驿站会被人嘲笑?!”

    驿站官员表示很为难,不想接受,甚至心里觉得这王爷太难缠,有便宜不占,是不是傻子?

    谢亦看到官员这样子,大概猜得出来他在想什么,一时脸色不好看,驿站官员以为他生气了,心里更是忐忑。

    “天启帝国有明文规定王公贵族住驿站不需要付银子吗?”谢亦反问他。

    驿站官员摇了摇头,“没有这个规定。”

    谢亦笑了,脸上带着微微嘲讽,“既然没有明文规定不让我出银子,为什们泉州驿站被人家笑?笑的人才是傻子吧?”

    官员也找不到话说了,他发现他说不过这个王爷,一时很为难。

    “我看以后驿站就得立一个规矩,官员住驿站超过三天就得付银子,特殊情况除外,来往做住三天已经很多了,毕竟驿站又不是他们家,凭什么得管他们吃喝拉撒?朝廷每一年花在驿站的银子都不少吧?”

    谢亦冷冷的看着他,眼睛充满了打量,审视,把官员看得冷汗淋漓,低下了头,手心都冒了汗水。

    “是,朝廷每年花在驿站上的银子,一个省差不多几十万两银子,这么多个省,数百万两也是有……”

    驿站官员不太敢说话了,说到最后声音几乎都听不见。

    毕竟,来往住在驿站的官员,大部分都是他们得罪不起的,他们只是小官而已。

    做什么都是上面的人吩咐。

    来往官员要吃山珍海味,花钱请那些贵的离谱的青楼女子来唱歌,也是那些人的要求,也有驿站恭敬的表示。

    每个驿站都这样,他们也不得不如此,随波逐流。

    谢亦脸色不太好看,他不是那种特别理想化的人,他知道这些猫腻,毕竟水太清了没有鱼。

    可他也没想到这个水混到这么个地步,水太浑了也摸不到鱼啊,这是个难题。

    “行了,你别跟我说这么多,我把银子给你你就收着,接下来,我们的衣食住行,你全都从我给你的银子里出,不够再来问我要。”

    他说完就出去了,反正跟他们说也说不通,还不如让他们直接听命令。

    驿站官员握着手里一袋银子,手有一点抖,看着谢亦的背影,眼里有了一点希望。

    回到房里,谢亦就跟楚月说驿站的事。

    “你说,朝廷每年花几百万两银子在驿站上,是不是很亏本?如果把这些银子都收拢到国库里去,干些大事不是很好吗?比如说修桥修路这类,搞书院提高人民群众的教育程度,也都很好呀。”

    他躺在床上翘着腿,嘴巴里还叼着一根枯草,看着模样吊儿郎当,说出来的话却引人深思。

    楚月刚睡了一会儿,这会儿不想睡了,就坐在床边看书,听着谢亦的话把书放在桌上压平,回头看了他一眼,赞同的说:“你的想法很好,可是想要去做,并不容易。”

    “这件事我义父一直在做,但一直都没成功,稍微有点成效,后来又固态复燃,根本阻止不了。”

    “这么多年过去,也真是难为了他老人家。”楚月说到这里有点感慨,义父为国为民,真是不容易。

    谢亦没说话,他在想这件事要怎么搞才能搞定,随后他想了想,想到了两个字——沥都!

    他侧身,一只手撑着头,像一条美人鱼一样侧躺在床上,看着楚月的眼睛抛了一个媚眼。

    “我们到沥都之后,第一件事就是发展农业,让大家都能把肚子吃饱,然后就把驿站的事情敲定,你觉得怎么样?”

    谢亦眉眼亮亮的,说到这里,他心里突然有了很多期待感,跟之前那些空荡荡的感觉完全不一样。

    他终于有了自己想做的事。

    “你觉得怎样都好,我全都支持你,不过,要想让大家吃饱肚子,这个太难了,你想想京城那么繁华,还是在天子脚下,可周围州县,也不见官员敢夸下海口,说他们区域内百姓吃饱了肚子。”

    楚月思考问题比较理性,会结合周围的情况来看,能大致推断出说的方案是否可行。

    而谢亦,他全凭想象,毕竟他对天启,没有太多了解,也没有多少爱。

    谢亦有点不高兴了,内心还有点沮丧,翻身躺在床上,双手交叠垫在脑后根,忽然想起了现代一位特别厉害的老人。

    就是因为他,国家的水稻才年年丰收,老百姓不会再饿肚子,能用比较少的钱去买比较多的大米。

    可现在并没有这样的人啊,也没有杂交水稻,这是一个特别难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