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王妃又来催休书了 > 第五百七十九章 给力的岳丈
    流云到了尚书府时,尚书大人正在宴请几位朝中的重臣,原来尚书府早就预料到了皇上不愿意开国库,便想通过宴请来说服他们帮着一块儿筹集善款。

    “让他到书房等我。”尚书大人让下人将流云引到了书房,他还没有说服在座的几位大人,不想让他们看到流云,免得以为是楚凌逸的意思。

    “真是不好意思,你们先吃,我去去就来。”

    “尚书大人,瞧你说的,你忙去吧。”

    流云正在书房里等着尚书大人,他不清楚他能否说服尚书大人与他一块儿去游说各位朝臣。

    “是王爷让你来的吧,尚书大人进了书房,看了一眼又匆匆的将门给关上。”尚书大人向来是个谨慎的人。

    流云一见到尚书大人,便将他的来意告诉了尚书大人。这会儿百姓们正在努力的抢救农作物,但未必能保证抢救回来,能有抢救回来三成就已经不错了。

    “王爷说了,眼下最要紧的事情就是筹善款,去别处购买蔬菜、粮食来维持百姓的生计。”这些都想要大量的银子,不开国库,只能是靠别人捐款。

    尚书大人拍了拍流云的肩膀,“回去告诉王爷,此事我也在想办法,游说不太合适,最主要的还是要朝中的重臣起带头作用。”

    尚书大人说的没错,上面去游说,无疑是当着他们的面跟他们要钱,他们又怎么会心甘情愿的将银子掏出来呢。若是朝中的重臣们都捐款,那地下的人便也会纷纷的效仿,如此一来,善款也就没有问题了。

    “这,能行吗?”要知道很多的臣子都不想参与此事,他们可不想将自家的银子拿出来给百姓。

    “你方才来时,我正在请几位大人吃饭,还没说到正式上你就来了,你先回去,我会把结果托人告诉王爷的。”尚书大人不好离开太久,毕竟是他请他们来的,就这么晾在那里,实在没道理。

    “好,那我等着尚书大人的好消息。”

    尚书大人为了不让别人发现流云,特意让府里的下人带着流云走了偏门。

    自从方仙人进宫迷惑皇上之后,尚书大人就离这些是非远远的,但不代表他不忠心于皇上,而是没有适合的机会。现在百姓们深受其苦,尚书大人自是不能袖手旁观。

    尚书大人离开之后,几位大人都在猜测尚书大人的心思。“你们说他会不会也为了五王爷,要知道他的女儿可是五王妃啊。”

    “我可没银子,我儿子就要大婚了,有的是用银子的地方。”

    “得了吧,你那么多的门客,又怎么会没银子,是愿意拿出来吧。”

    几位互相调侃着,听他们的意思已经是猜到了尚书大人宴请他们的意图了,果然都是老狐狸,精明的很。

    流云一走,尚书大人便匆匆忙忙的赶了回来,“真是不好意思,我那二姨娘身体不舒服,非要见我,见笑见笑。”

    “尚书大人可真是爱护你那二姨娘啊,怎么不将她扶正?”

    作为同僚,大家都清楚尚书府有个厉害的二姨娘,府里上下都是二姨娘在打理,可这么多年了,尚书大人就是不把二姨娘给扶正,他们免不了要打趣尚书大人。

    “方才听你们聊什么大婚,是谁又要纳妾?”尚书大人坐了下来,给他们倒酒,等寻着个合适的机会,就与他们开口捐款一事。

    一个个绷着脸,各自是使着眼色,想让对方开口。

    “怎么了,你们都是得了眼疾?”尚书大人将酒壶放在一旁,端起手中的酒杯,“来,先干了这一杯。”

    几位大人扯着嘴角似笑非笑,“哪里哪里,这不风进了眼睛。”

    还真会掰扯,一个人的眼睛进了风也就罢了,难不成几个人都是风进了眼睛,当真以为尚书大人是好糊弄的?

    尚书大人之所以能混到现在这个位置,不仅是皇上对他的宠信,更是他做事努力。从他们的神情中想必他们已经知晓了尚书大人宴请他们的目的,尚书大人也不想继续周旋下去。

    “不瞒你们说,现在的江山可谓是危机重重,需要大伙儿一块努力为皇上保住这江山,也保住我们的饭碗。”

    几个人时不时的看向对方,举起手中的酒杯又一轮喝了起来,他们并不想直面尚书大人的话。

    这几个都是皇上信任的重臣,在朝中颇有威望,平日里做事也甚得尚书大人的心,只是一提到银子他们便与俗人一般无异。

    “各位大人就不必再装下去了,今日我宴请你们就是为百姓筹善款,你们是重臣,只要你们起到带头的作用,底下的人便会纷纷效仿,还望你们不要让皇上失望。”尚书大人当即拿出了三万两。

    他们看傻眼了,三万两可不是一个小数目,他们听说,王爷也才拿出了一万两,看来尚书大人是铁了心要帮王爷。

    “王爷,你说你拿钱与我们有何干?这钱又到不了我们的口袋里。”他们还是不情愿将自己的银子掏出来。更何况,他们知晓国库充盈,还未到需朝臣掏银子的份上。

    但凡有点办法能说服皇上开国库,尚书大人也不至于拉下脸在这里与他们拉扯。

    “各位大人平日里饱读诗书,到了百姓有难时,却忘了你们当初的信念了。”一个个朝堂上能说会道,让他们掏银子的时候又开始装聋作哑,还真是皇上的好臣子。

    他们最初为官都是为了帮助皇上稳固江山,为百姓解决疾苦,可时间久了便将最初的信念都忘得一干二净了。

    几位大人羞愧的低着头,为官这么多年拿的奉银都是从百姓的税收里面得来的,百姓才是他们的衣食父母。“尚书大人,我起个头,我捐一万两。”

    紧接着另一位大人说:“我儿子大婚在即,多的我没有,我出五千两。”

    “好,果然是好同僚,你们的这份恩情,我会替百姓们记住的。”

    为了避免别人说闲话,尚书大人让他们在纸上写下他们自愿捐献的银两数额。

    “尚书大人,这酒我们也喝了,菜也吃了,银两也捐了,是不是可以让我们走了?”

    尚书大人笑了笑,“瞧你们说的,好像是我逼你们一样,你们若是有事,我也就不拦着你们了。”

    尚书大人将他们写下的那份捐款书收了起来,让人将银子以及这一份捐款书送到了王爷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