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美味来袭:世子大人快松口 > 第114章 :免税捞金
    不管怎么样,免去税赋的事情是要实施下去了。

    虽然有人质疑,却没有人敢反对,没有人敢不用心去实行。为什么,因为皇帝陛下说了,敢反对敢消极怠工不好好去实施的,都告老还乡好了。

    皇帝都这样说了,身为臣子还能怎么样,好好的去实施呗。江山是他的,随他去折腾,再来这免税一事也不是坏事。毕竟这是一件相当利民的事情,就是不知道国库撑不撑得住了,大蔚的底蕴比之雍南这样的老牌国家,还是有所不足啊。

    不过很快大家就没有这个烦恼了,新皇是谁啊,轩辕浪啊。那是轩辕皇室的后代,据说手中可是握着轩辕皇室龙脉的,那可是一国千年的积累啊。前大蔚铁血征伐了轩辕皇室,可是这宝藏被没有被抢夺啊,只有一个可能,那就是龙脉宝藏还在轩辕氏手中。

    新皇光复轩辕氏,是有摄政王的支持,但也离不开财力啊。这财力,很明显就是来之于龙脉宝藏,那这三年就不用担忧了。如此,民富国强,新大蔚一定能走得更远更好更强大。

    那真的有龙脉宝藏吗?当然有,但是和人们知道的几乎完全不是一个样。

    光复轩辕氏可是根本没有动用到这龙脉宝藏,要是能随便动用,那轩辕氏当初就不可能被范氏取代。而且谁又说了,这宝藏就是金银财宝?那龙脉宝藏可是轩辕氏的根本。至于,到底是什么,就是徐浪也不清楚。

    最清楚这个轩辕宝藏的是范彤,确切的说是桃桃,但也就是比一般人知道得稍微多一点。范彤这段时间的所作所为,和这个宝藏那是有密不可分的关系,部署好这一切,不就是为了能够毫无后顾之忧的去探索宝藏嘛。

    至于这个免税策略,范彤想的可不是放空国库,相反她是要充盈国库。国家和百姓,达到双赢的目的,甚至国家要占大头。免税只是这个计划中最为关键的一步,还需要其他策略来丰富实施这个计划。

    免税了之后,要做什么?那就交给冰冰这个商业世家的女儿了。

    雍南的商业封锁,范彤在继位之后,就解开了。现在雍南第一个要合作的就是新大蔚了,务必借着各种政策,狠狠捞一笔。至于政策嘛,还不是她和轩辕浪说了算,再说这都是些利民政策。或者会有人不解,但是不会有人反对的。

    要做到到免税,还有一个重要的事情要做,不然根本就不可能顺利实施。

    那就是对于贪官污吏的惩治,且重点在治不在惩。你皇帝说不收税免了税,可是底下的人未必肯啊,这样是没有税收了,他们从哪里中饱私囊?所以在实施免税之前,先颁布了一部法令,对贪官的鼓励。

    是的,没有错,是鼓励,而不是惩戒。

    水至清则无鱼这个道理,大家都懂。这些贪官污吏根本不可能真正的根除,所以才有了这个鼓励法令。但,有时候,鼓励往往比惩罚更可怕。至少大蔚的那些贪官,在弄明白这法令之后,都是胆战心惊。

    怎么会有这样的法令,什么样的人才能弄出这样奇葩的法令。

    其实这个鼓励很简单,那就是把各级官员的俸禄收入核算,然后做了一套符合官员所有的生活水准框架。你要是没有达到这个水准呢,朝廷无条件给你补。可你要是超出了这个框架,呵呵,那么不好意思,做做善事,捐出来发展当地。

    当然,说了是鼓励,不会让你吃亏。

    官员要是捐献达到一定份额,会给你加官进爵,这简直就是明明白白的卖官了。可是想想,给地方做了贡献,有了政绩也是该加官进爵。所以这一条看起来是买官卖官了,实际上跟没有一样。

    当然,有人会问,那这样官员不就是可以明目张胆苛刻百姓,正大光明的搜刮民脂民膏。错了,你要是过分搜刮民脂民膏,那你治理的地方岂不是根本就发展不了,就别想着加官进爵了。给了你这么好的福利,你做不好,那就等着被罚吧。怎么罚,免官流放,家产充公。

    反正算来算去,都没有贪官污吏赚的分。你想方设法的赚了,那得捐出来发展地方,你没赚那还是贪官吗?没赚才惨,没有办法发展辖区经济,就等着被免官流放吧。

    这哪里是鼓励啊,哪里有奖励啊,加官进爵就是陷阱啊。就是换个法子逼着你励精图治,逼着你爱国爱民,还不能有怨言了。

    说白了,就是你若是剥削了百姓,那皇帝就剥削你,然后这钱又给用到民众。看明白了这法令的人,是不能够去狠狠剥削百姓的,不能够剥削百姓,那为了政绩,就得想法设法的创收啊。

    当然,不能逼着这些人太紧,兔子急了还咬人呢。历来贪官就不可能是笨的,一个笨蛋能做好一个贪官吗?

    为了安抚他们,朝廷给他们提供了一些相当好的福利。本来,关于官员经商这个事,按一定品阶是有一定的限制的。未来三年,这个限制几乎就被取消了,能不能赚个盘满钵满,就各凭本事了。

    就是皇室都和雍南第一商行展开了合作,如火如荼的商业活动开始在雍南遍地开,空前盛世。

    本来准备看大蔚笑话的其他国家,都坐不住了,也想在这一场商业盛宴中分一杯羹。只是他们还做不到免税那么夸张的事情,也不想大胆开放自己的国家,看着大蔚和雍南合作了,于是就纷纷派使者来大蔚,想要寻求合作占领大蔚的部分市场份额。

    雍南是雍南,其他国家就要分个亲疏远近了。要合作,行,交钱。要市场份额,行,交钱。李明珠为了这个事都快忙死了,凭什么要她来管这些啊,她是又不是雍南的臣子。可是能怎么办,女王陛下都下命令了,说这事对她考验,务必做好。

    于是,借着这件事,大蔚很快就从其他国家那里捞到了第一桶金。

    范彤看着账册,却又愁眉不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