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穿成纨绔夫人后她开挂了 > 第43章 在他心里的确同旁人是不一样的
    冯氏抑郁了两天,病倒了,不再来招惹言菀。

    刘氏娘家的弟媳生了个大胖小子,她回去省亲之后稍信说要在那边小住。

    言菀清清静静的过了半月余,时令进入立夏。

    她收到高胜颐寄的第二封信,说见到她的家书和药材,高兴的好几宿没睡着。

    对她思念如黄河之水,滔滔不绝。

    恨不得抱着她这样那样,吧啦吧啦一大堆肉麻的话。

    看的言菀脸都红了。

    又说抢了件衬手的宝物,很适合女子用,等他回来的时候送她。她以后再面对他能不能别板着脸,他每次看到都很伤心。

    收起信,言菀叫来阿婵:“我对高胜颐态度很差吗?”

    之前没听他抱怨啊。

    怎么走了几个月,反而找她后账了呢?

    阿婵委婉的说:“有点儿。”对三公子从来没给过好脸色。

    不是瞪,就是嗔。

    依照少夫人的性格,八成还能动手。

    言菀心想,就算如此,也是他自找的,谁让他举止轻浮,名声那么差?

    看他在边关拼命的份上,往后她便对他好些:“你说,我要不要给他做身冬衣寄过去?”

    阿婵望了望外面庭院里绿意盎然的合欢树:“少夫人,现在才立夏,冬衣能用上吗?三公子就算再如何稀罕您的东西,他总不能三伏天穿个大棉袄儿二棉裤罢,那不成傻子了吗?”

    言菀:“……”是她思虑不周了。

    尴尬的挠鼻翼,眼睛忽然一亮:“上回你到账房领月银,管事的不是让你拿了两匹象牙色的丝绸回来么,做两身里衣他总穿得上。”

    阿禅得了吩咐,从旁边的储物房拿了布匹和放针线的箩筐,又回原先的偏院找高胜颐穿过的里衣。

    言菀裁完布料,才想起来自己从来没做过针线活。

    更不曾动手裁过布料,但她裁出来的东西,却很符合制衣的要求。

    她估计是因为有了原身的记忆,所以对方会的东西,她也会。

    丝毫没意识到,有些东西不是光凭记忆,就能轻易掌握的。

    就像画画,眼睛会,手不会。

    言菀花了三天做了两身里衣,又给高胜颐回了封信,让阿兴帮着寄过去。

    了却一桩心事,此时浑身轻松。撇下阿禅屏儿,自己带着鸭子到后花园散步。

    正遇上脚步匆匆的彩枝,言菀同她打了个招呼,彩枝小跑上前:“奴婢正想找三少夫人呢,您娘家的家仆过来送喜帖,说您的父亲连升两级,任地在湖州,下个月初便要启程去管辖地。请咱们明日到府上吃喜宴。”

    言菀一下子想起对原身和高胜颐这段婚姻的猜测。

    此时好像印证了。

    但消息比她预想的要快。

    不知道怎么的,心中忽然涌起一股沉重的悲凉。

    她是家中独女,父母除了在学业上严厉些,其他方面,对她几乎千依百顺。

    可同她长得一样的另一个姑娘,完全被家里人当做利益交换的筹码,让她觉得好难受。

    握着拳头,强行镇定情绪,嘴角勉强勾勒出一抹笑容:“那真是太好了!不知道可否传了话给我?”

    言菀还是希冀家人能记她一分。

    毕竟异世,有亲人挂念,她不会觉得那么孤单。

    “这......”彩枝咬着唇瓣:“那家仆送了喜帖就走了,三少夫人,明儿您和老祖宗一块儿回娘家,您爹娘应该会交待您的。有些话,家仆也不方便说啊。”

    彩枝说到这里笑了笑:“是吧?”

    这位少夫人确实有些可怜的,嫁来这么久,父母从不曾过来探望,回门后第二次回娘家,没过夜就回来了。

    恐怕在家里也是个不受宠的,否则家人亦不会允许她嫁给她们公子,毕竟他准短命儿。

    可惜了这模样,长得好,待人和善,对两个贴身的丫头就跟亲姊妹一样。

    偏偏命苦摊上她们三公子。

    三公子从十七岁就开始定亲了,定一个死一个。

    加上他做过仵作,京都稍微有点儿脸面的姑娘都对他避如蛇蝎。

    老太太想让他留个子嗣,给他纳了个因家道中落而卖身为奴的做通房,就是阿绿。

    但他说兔子不吃窝边草,家花没有野花香,就算阿绿是仙女下凡,他也不要。

    把老太太气的病了好几日。

    不过他嘴甜,在外头鬼混了几日回来,三两下又哄好了老太太,说非要他娶妻,那姑娘右眼下面必须长一个芝麻粒大小的痣,模样儿还得俊俏。

    老太太认为他故意刁难,不想管他了。

    就这么耽误到了他二十。

    这个时候,二少夫人不知道从哪里拿出一副小像,说叫言菀,问他这位女子行不行?很符合他提的要求,并说年龄,家世。

    他当时就竖起了耳朵,凑上去扫了一眼,说就要这个,并保证老祖宗只要给他定下这个姑娘,他便收起玩心入仕途。

    老太太头一次听到他自己说要入仕,便慎重起来,当即让主母操办此事。

    哪晓得找到官媒一打听,姑娘进了次年春的选秀名单,只要入了名单,在大选被刷下来之前,便不可以再行婚嫁了。

    当时公子得了消息,转身就走了,老太太没把这件事办好,以为三公子怪她,有些内疚,承诺说给他找个世家嫡女,公子说谁也不要,就要这个女子。

    没过两天,那官媒又来说她打听错了,姑娘没有参选秀女。

    高老太太便又让主母操办。

    主母一向看三公子不顺眼,根本不想管他,但碍于老太太的面子,她不得不管,这件亲事就这么定下来了。

    当年秋闱三公子便中了秀才,这可把老太太高兴坏了。来年春闱他毒发养身体没参加考试,老太太颇觉惋惜呢。

    后面就是进门之后的事儿。

    三公子虽说没入仕,不过也的确收了心,除开新婚当夜无故失踪的两天,他再没犯过混。

    眼下又去了边关,只是一直也没消息传过来。

    老太太经常念叨呢。

    想到这儿,她说:“三少夫人,恕奴婢多嘴,三公子给您寄过家书么?”

    言菀摇摇头:“我倒是写了两封过去,许是边关战事吃紧,没空顾家。”

    高胜颐信里没提过家中任何长辈,这样看来,她在他心里的确同旁人是不一样的。

    他既然不提,也不给其他人写,她也不想多嘴。

    免得他回来埋怨她多事。

    彩枝传了话便走了。